1.有關竹的小故事簡短
孟宗竹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子倆相依為命。他讀書勤懇,極為孝順。
長大后,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何處能尋得竹筍!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另有說他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
有詩頌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這是中國古時候有名的《二十四孝》中的一個故事。
2.有關竹子的小故事
據說鄭板橋的畫非常傳神,能夠使畫中之物成真。話說鄭板橋有一個朋友,家里新砌了一道墻,他一直請求鄭板橋給在墻壁上畫個畫,無奈鄭板橋總是忙著沒時間。
有一次,這朋友請鄭板橋還有一些朋友到家里喝酒。酒席喝到一半,主人當著大家的面,非請鄭板橋在墻壁上畫一畫不可。鄭板橋見推不掉,就說:"行,你磨墨吧!"
主人連忙讓兒子拿來一硯墨來,鄭板橋一看,說道:"不行,太少了,至上要磨半小盆的墨。"大家一聽,那么多的墨,難不成要將整壁墻都涂黑?主人心疑之際,仍趕緊讓兒子端來半小盆的墨。這時鄭板橋已經是醉得搖搖晃晃了,他走到墻壁前面,用手往盆子里一沾,就往墻上抹起來,抹了幾把,又把整個盆子端起來,將里頭的墨汁整個都潑到墻壁上,弄得黑鴉鴉一片。這主人心里可不痛快了,他原來只想讓鄭板橋畫在墻上,一是風光,二是好看。誰知黑鴉鴉一片不知在畫何物?又不好涂掉,只好留下,自己生悶氣。
有一天剛下一場大雨,天上不住地打雷,加上閃電,好不驚人,誰知雨過天晴,這道墻壁前面竟然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過了一些時日,來了一個老頭,來到這主人家門口,就對著這道墻壁仔細地看。這主人看見了,一時好奇,就問:"您在看啥?" "這畫,一定是名人畫的吧?"
主人心中還有氣,說道:"那是什麼名人,只是一個朋友用手抹的。"
老頭兒問:"這畫成了之后,可出過什麼奇怪之事?"主人答:"奇事倒是有一件,有天下大雨,又打雷又閃電,之后就在墻前面發現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老頭點頭說道:"這畫,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畫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時候,閃電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將它當成真的竹林,飛來避雨,所以就撞在墻上死了。"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鉆來鉆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里的文同,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里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于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么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么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贊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后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們在辦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個準譜兒了。
3.有關竹子的故事
竹子的傳說有一對貧苦的老夫婦,他們沒有子女,只靠著一些手藝來賺些錢過活。
老公公每天都要到山上去砍些竹子回來,再將竹子逍成細長的薄片,老婆婆便將這些竹片收集起來編成竹籃。 等籃子都編好了之后,老公公便將那些竹籃疊起來,帶到鎮上去賣。
就這樣單純而寂寞的過著生活,一天又一天的。 有一天,老公公和往常一樣,到山上去采集一些竹子。
當他一根又一根的砍著時,忽然看到了一株竹子非常的耀眼,一直閃亮著光芒。 「這真是不可思議啊!像這樣的竹子,還是第一次見到的哩!」 老公公心里這樣想著,就拿起刀子往這竹子砍了下去。
突然出現了一個可愛的小嬰孩。老公公趕忙抱了過來。
「真是個可愛的孩子呀!」 這個小嬰兒好小好小,差不多只有老公公的兩個手掌那麼大。 老公公得到了這麼可愛的女嬰孩之后,便很快的回家去,也顧不得那些已砍下來的竹子了。
「老伴啊!快點出來啊!看看我手上抱的是什麼東西!這是從竹子里生出來的喲!」 「好可愛的小寶寶啊!是神賜給我們的吧!」老婆婆也很高興的說。 一向就很希望有個小孩子的老夫婦,忽然間得到了這麼一個女娃娃,便很小心的扶養著她,照顧得無微不至。
女娃娃在他們小心的照顧之下,漸漸的長大,變成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姑娘了。 有一夾,老公公又到山上去砍竹子的時候,很意外的從竹子中,發現了許多的金子。
自此之后奇怪的是,每當老公公到山上去新伐竹子,總是可以在竹子里發現很多很多的金子呢! 老公公和老婆婆漸漸的成為有錢的人。他們雖然成為有錢的人,卻常常拿出錢來,幫助那些可憐的人。
而女娃娃這時候,已經漸漸的長大,全村里,再也找不到一位可以和她美麗相比的女孩,也沒有人彈琴得像她那樣的好。 等到女孩長大成人之后,村里的祭司便為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祭司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了「佳古亞公主」等五個字。 許多人都紛紛圍了過來,爭看著這一位村里的第一美人。
他們的眼光都一直停留在這一位美麗的女孩身上,一點兒也不肯離去。 「真是美得脫俗啊!」 佳古亞公主的美麗從此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到城里去了。
有一天,從京城里來了五個男人,他們向很多人打聽,才找到佳古亞公主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了老公公,五個人便開門見山的同時向老公公請求著: 「無論如何,請將美麗的佳古亞公主,許配給我做新娘吧!」 老公公聽到這五個男人這樣一講,心里覺得十分的為難。
佳古亞見老公公這樣的為難,便趕忙為他解圍,她向這五個人說:「如果你們五個人之中,誰先找到我所要的東西,那麼,我便嫁給那一個先找到東西的人。」 五個男人聽了這句話也都非常贊成。
於是,他們便照公主所說的話去做。公主告訴他們她所想要的東西,這五個人便動身出發去尋找佳古亞公主所說的那樣東西。
佳古亞公主所說的東西實在是非常罕見的,后來才知道是一種在印度國才有的東西。那是石頭做成的缽,也是佛門最寶貴的東西之一。
五個男人之一的伊喜并沒有真的來到印度,他在附近找座山隱居了叁年,每天只是出去四處尋找佳古亞公主所說的那個寶貝,但一直沒發現。 最后,終於將山撿來的石缽,帶回去見佳古亞公主。
佳古亞公主將伊喜送來的石缽拿了出來,仔細的看了看之后,很失望的對伊喜說: 「這個石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話,會發出閃閃的光輝,而你送來的這個石缽,卻一點也不亮,反而暗淡無光呢!」 說完便將石缽丟在地上。
伊喜非常失望的告別了他們,回到京城里去了,五個追求者中已經退出了一個。 佳古亞對五個人所要求的東西都不一樣。
克拉被要求尋找一種玉做成的樹枝。 於是克拉便乘著船,到蓬萊山上去尋找玉做成的樹枝。
可是蓬萊山實在太遠了,他便在中途的一個小島上岸,上了岸以后就去尋找手藝高明的玉匠。 「我請玉匠做一個跟公主所說的東西一模一樣,這樣公主便是我的了。
」 等東西做好之后,便裝著若無其事的態度回到了佳古亞的住處。 這真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玉樹枝。
公主看了以后一點也沒有懷疑,但心里覺的非常的苦惱,因為她必須實現自己的諾言啊! 這時候,外面來了一些玉匠,大喊著說: 「喂!那玉樹枝的工錢還沒有付呢!怎麼可以賴帳呢!」 這時候才拆穿了克拉的謊話,公主差點被他給騙走了呢! 阿部被公主要求去尋找一件火老鼠皮做成的外衣。而這件外衣是中國才有的東西。
於是阿部便花了很多錢,派人到中國去訂做這樣的外衣,自己并沒有親自去尋找。 過了一段日子,終於從中國送來了佳古亞公主也會喜歡的。
」 阿部便很高興的將這一件皮衣送到了佳古亞公主的面前。 公主一看到這件皮衣,也非常的喜歡。
便告訴阿部說: 「啊!真漂亮!如果這一件皮衣,真的是用火老鼠皮做成的,那麼將它丟到熊熊的烈火之中,也不會燃燒起來的呀!」於是公主便將皮衣丟進了火爐中。可是當這件皮衣被扔進去以后,卻很快的燃燒起來了。
大奈乘著船出海去了。原來,他想去取下龍王頸子上的五個珠子。
而這五個珠子,正是佳古亞公主所想要的東西呢! 可是船剛離岸不久,就碰上了大風浪。而且海面上風起云涌的,就好像暴風雨即將來臨一般。
船身不停的搖動起來,好像就快翻覆了。 大奈急。
4.古代關于竹的小故事
有一個孔子與竹子有關的故事,春秋時代的孔子駕牛車周游列國,走在山西省平順縣的一個小村莊的路上時,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在路上用土圍了一座城池擋住了孔子的行程,孔子讓小孩讓路,小孩子問孔子:您見過城池給車讓路嗎?孔子只好驅車繞城而過,這個村后來就叫北耽車。
孔子繼續前行,在路上修城池的小孩子追趕上牛車問孔子:松樹為什么耐寒,冬天也青翠碧綠?孔子回答:松樹心實、油大,所以耐寒,冬天也青翠碧綠。小孩子又問:竹子無油、心空,怎么在冬天也青翠碧綠?孔子答不上來。
小孩子問:樹上的柿子見過吧,青時是澀的不能吃,紅了怎么就慢慢不澀能吃了呢?孔子回答說:太陽曬得多了,柿子紅了就不澀了。小孩子再問:胡蘿卜吃過吧,為什么埋在土里的是紅色的,而露在外面太陽曬著頂部是青色的呢?孔子回答不上來,只好結束山西之游,回車山東,這個村莊后就叫回車村。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
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
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有個對聯的故事, 門對千棵竹,家藏萬卷書。 門對千棵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藏卷書長有。 竹報平安 竹:竹簡。
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
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樣穩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
用作視長壽或宮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明·范世彥《磨忠記》:“祝壽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長。”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
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
唐·李白《長千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比喻男女純真的愛情。 茂林修竹 修:長。
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勢如破竹 形勢如劈竹子一樣,劈開上端之后,下面就隨著刀刃分開了。形容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也形容不可阻擋的氣勢。《晉書·杜預傳》:“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迎刃而解。”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九回:關勝等眾,乘勢長驅,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 竹林七賢 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
《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稱七賢。 松竹梅——歲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
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 關于竹的曲牌也不少: 竹山詞 詞集名。
宋未蔣捷(號竹山)作。 竹坡詞 詞集名。
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檜,時論簿之。 竹枝詞 樂府《近代曲》名。
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
后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
原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
此后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地風俗和男女愛情。 關于竹的故事也不少: 竹塢聽琴 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
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
寫道姑鄭彩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合的故事。 竹書紀年 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
因原本寫竹簡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譯。
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 竹溪六逸 據《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共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竹葉亭雜記 書名。清姚元之撰。
所記有清代掌故、清宮儀制、科場典事、東北西北地區風土習俗、名人軼事等。并反映了兵制、鹽政、吏治等腐敗的情況。
金石絲竹 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
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
泛指各類樂器。也指各種樂音。
《莊子·驕拇》:“多于聰者,亂五聲,謠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也。” 品竹彈絲 品:吹樂器。
泛指吹奏樂器。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哀絲豪竹 形容音樂悲壯動人。哀絲。
5.胸有成竹的小故事10個字簡略概括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6.竹急
有一對貧苦的老夫婦,他們沒有子女,只靠著一些手藝來賺些錢過活。
老公公每天都要到山上去砍些竹子回來,再將竹子逍成細長的薄片,老婆婆便將這些竹片收集起來編成竹籃。 等籃子都編好了之后,老公公便將那些竹籃疊起來,帶到鎮上去賣。
就這樣單純而寂寞的過著生活,一天又一天的。 有一天,老公公和往常一樣,到山上去采集一些竹子。
當他一根又一根的砍著時,忽然看到了一株竹子非常的耀眼,一直閃亮著光芒。 「這真是不可思議啊!像這樣的竹子,還是第一次見到的哩!」 老公公心里這樣想著,就拿起刀子往這竹子砍了下去。
突然出現了一個可愛的小嬰孩。老公公趕忙抱了過來。
「真是個可愛的孩子呀!」 這個小嬰兒好小好小,差不多只有老公公的兩個手掌那麼大。 老公公得到了這麼可愛的女嬰孩之后,便很快的回家去,也顧不得那些已砍下來的竹子了。
「老伴啊!快點出來啊!看看我手上抱的是什麼東西!這是從竹子里生出來的喲!」 「好可愛的小寶寶啊!是神賜給我們的吧!」老婆婆也很高興的說。 一向就很希望有個小孩子的老夫婦,忽然間得到了這麼一個女娃娃,便很小心的扶養著她,照顧得無微不至。
女娃娃在他們小心的照顧之下,漸漸的長大,變成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姑娘了。 有一夾,老公公又到山上去砍竹子的時候,很意外的從竹子中,發現了許多的金子。
自此之后奇怪的是,每當老公公到山上去新伐竹子,總是可以在竹子里發現很多很多的金子呢! 老公公和老婆婆漸漸的成為有錢的人。他們雖然成為有錢的人,卻常常拿出錢來,幫助那些可憐的人。
而女娃娃這時候,已經漸漸的長大,全村里,再也找不到一位可以和她美麗相比的女孩,也沒有人彈琴得像她那樣的好。 等到女孩長大成人之后,村里的祭司便為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祭司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了「佳古亞公主」等五個字。 許多人都紛紛圍了過來,爭看著這一位村里的第一美人。
他們的眼光都一直停留在這一位美麗的女孩身上,一點兒也不肯離去。 「真是美得脫俗啊!」 佳古亞公主的美麗從此一傳十,十傳百的傳到城里去了。
有一天,從京城里來了五個男人,他們向很多人打聽,才找到佳古亞公主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了老公公,五個人便開門見山的同時向老公公請求著: 「無論如何,請將美麗的佳古亞公主,許配給我做新娘吧!」 老公公聽到這五個男人這樣一講,心里覺得十分的為難。
佳古亞見老公公這樣的為難,便趕忙為他解圍,她向這五個人說:「如果你們五個人之中,誰先找到我所要的東西,那麼,我便嫁給那一個先找到東西的人。」 五個男人聽了這句話也都非常贊成。
於是,他們便照公主所說的話去做。公主告訴他們她所想要的東西,這五個人便動身出發去尋找佳古亞公主所說的那樣東西。
佳古亞公主所說的東西實在是非常罕見的,后來才知道是一種在印度國才有的東西。那是石頭做成的缽,也是佛門最寶貴的東西之一。
五個男人之一的伊喜并沒有真的來到印度,他在附近找座山隱居了叁年,每天只是出去四處尋找佳古亞公主所說的那個寶貝,但一直沒發現。 最后,終於將山撿來的石缽,帶回去見佳古亞公主。
佳古亞公主將伊喜送來的石缽拿了出來,仔細的看了看之后,很失望的對伊喜說: 「這個石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話,會發出閃閃的光輝,而你送來的這個石缽,卻一點也不亮,反而暗淡無光呢!」 說完便將石缽丟在地上。
伊喜非常失望的告別了他們,回到京城里去了,五個追求者中已經退出了一個。 佳古亞對五個人所要求的東西都不一樣。
克拉被要求尋找一種玉做成的樹枝。 於是克拉便乘著船,到蓬萊山上去尋找玉做成的樹枝。
可是蓬萊山實在太遠了,他便在中途的一個小島上岸,上了岸以后就去尋找手藝高明的玉匠。 「我請玉匠做一個跟公主所說的東西一模一樣,這樣公主便是我的了。
」 等東西做好之后,便裝著若無其事的態度回到了佳古亞的住處。 這真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玉樹枝。
公主看了以后一點也沒有懷疑,但心里覺的非常的苦惱,因為她必須實現自己的諾言啊! 這時候,外面來了一些玉匠,大喊著說: 「喂!那玉樹枝的工錢還沒有付呢!怎麼可以賴帳呢!」 這時候才拆穿了克拉的謊話,公主差點被他給騙走了呢! 阿部被公主要求去尋找一件火老鼠皮做成的外衣。而這件外衣是中國才有的東西。
於是阿部便花了很多錢,派人到中國去訂做這樣的外衣,自己并沒有親自去尋找。 過了一段日子,終於從中國送來了佳古亞公主也會喜歡的。
」 阿部便很高興的將這一件皮衣送到了佳古亞公主的面前。 公主一看到這件皮衣,也非常的喜歡。
便告訴阿部說: 「啊!真漂亮!如果這一件皮衣,真的是用火老鼠皮做成的,那麼將它丟到熊熊的烈火之中,也不會燃燒起來的呀!」於是公主便將皮衣丟進了火爐中。可是當這件皮衣被扔進去以后,卻很快的燃燒起來了。
大奈乘著船出海去了。原來,他想去取下龍王頸子上的五個珠子。
而這五個珠子,正是佳古亞公主所想要的東西呢! 可是船剛離岸不久,就碰上了大風浪。而且海面上風起云涌的,就好像暴風雨即將來臨一般。
船身不停的搖動起來,好像就快翻覆了。 大奈急忙抱著船桅。
7.胸有成竹的小故事10個字簡略概括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
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
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竹子的小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