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用現代散文來敘述正氣歌中十二位“典型”的事跡,要求簡練而有氣
正氣歌是南宋末年三杰之一文天祥所著,其中的故事分別是:1、在齊太史簡:春秋齊莊公因為與崔杼老婆偷情而引發了手下崔杼的仇恨,并且伏兵殺死了齊莊公,攝政于國,當時的齊國太史官就把此事記錄在案,崔杼知道后,要求太史改寫或刪除,太史不同意,崔杼就殺害了太史.太史之弟繼承其官職,再次把崔杼的記錄在案,堅決不改,崔杼再殺,而后太史弟弟的弟弟繼續記錄,崔杼在恫嚇無效下,只好放棄了.2、在晉董狐筆,意思跟在齊太史簡一樣,都是不畏權貴不畏淫威不顧生死,而憤筆直書.故事發生于晉靈公時期,因為靈公無道,迫害多次勸說他的重臣趙盾,使得趙盾逃往異鄉.沒想到,靈公被趙盾家族的趙穿殺死,并且請求已經逃亡到晉國邊界上的趙盾回朝執政.當時晉國的史官董狐就記錄說,是趙盾弒君.趙盾聽說后,找到董狐說,我并沒有弒君呀!但董狐卻說,你沒有處罰殺君者,同時你還是晉國執政者,倘若你逃出了晉國那么弒君與你無關,可畢竟你沒有離開晉國……趙盾無奈之下只好做罷.這也為趙盾家族后來險些招來滅門之禍打了伏筆,是為流傳很廣的趙氏孤兒.3、在秦張良椎,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身為韓國貴族后謝的張良在博浪沙找人投巨椎想殺死路過的秦始皇,沒想到誤中副車,功虧一簣的故事.4、在漢蘇武節,就是西漢武帝時持節到匈奴出使的蘇武.蘇武一行因為手下想謀殺衛律等人,而遭到牽連,匈奴單于想讓他臣服歸順,蘇武寧死不從,但他命大,被救活了過來.單于見收降不了他,就把他押到了北海地區(今天的貝加爾湖)放牧,并且說等公羊生了小羊再放他回國,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就這樣,蘇武在北海放牧十九年,直到后來回到中原,也從來沒有向匈奴單于低頭過.是為忠臣之典范.5、為嚴將軍頭. 詮曰:此第五例也.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劉備兵入蜀,欲取劉璋而代之,璋將嚴顏曰:“蜀中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然顏卒為降將;其行與言,實不相應,惟此言可采. 6.為嵇侍中血. 詮曰:此節六例也.晉惠帝時,八王稱兵爭攻,成都王穎之兵犯惠帝乘輿,殺侍中嵇紹于帝前,血濺帝衣,侍臣請滌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為護主之危,以身殉之之例,故著之. 7.為張睢陽齒. 詮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寶年,安祿山、史思明,相繼反于河北,僭稱燕帝,陷兩京,唐室不絕如縷.其時,集平賊收京之勛者,有郭子儀、李光弼將帥,功未能成,以身殉國者,則以張巡、顏杲卿為最顯.此例舉張巡,下例舉顏杲卿,皆安史之亂中之討逆死節者也. 張巡與許遠共守睢陽,捍蔽東南,使賊不得擾江淮,安史亂中,淮南竟無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詳載兩《唐書》及《資治通鑒》,又廟祀所在多有,忠烈見于吟詠.千年以來,幾于婦孺皆知矣, 8.為顏常山舌. 詮曰:此第八例也.安祿山反于燕薊,河北諸城望風而靡,常山太守顏杲卿與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討賊,杲卿初為祿山所薦,至是伸大義討之,兵敗被執,不屈,賊割其舌,猶罵而死,此為忠于國家,不顧個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為僭號楚帝之李希烈所殺,年八十矣.9.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詮曰:此第九例也.東漢末年,海內大亂,管寧避地遼東,以清操自勵,人皆化之,其衣冠為世則效,赤猶郭泰巾,見重于時也.寧少與華歆為友,后察歆急于榮利,遂割席分座,至是華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漢而寧始終高節,千古稱為完人,此貞潔不染污世之例,國家元氣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寧事詳《三國志·魏書》卷11. 割席分座事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第一》.郭泰事見《后漢書》卷98. 10.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詮曰:此第十例也.漢室失馭,曹操據中原,挾漢帝,其子丕遂篡漢而號魏,孫策據江東,弟權繼之,遂建吳國.惟劉備以漢宗室保有蜀益,乃漢室之緒余也.諸葛亮生當是時,知曹孫二氏皆不利于漢,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權,而亮未嘗通名焉.及劉備躬往求賢,三顧而后出,知備為漢胄,事之無害于道義也.故諸葛亮出處之正,千古稱之.曹丕既篡漢,備乃即帝位,以續漢統,是為昭烈皇帝.昭烈將崩,托嗣君禪于亮,亮盡心輔弼,先平南蠻,使蜀無內憂;又東結好于吳,使蜀有與國;然后大舉伐魏,申“討賊”之義,其出師之《表》,十二段,忠讜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載下讀者,想見其為人,真謀國進諫之典型文字也. 又后出師表,文字激昂,不似前表之雍容恬密,論者或疑為后世依托非亮所作.然此文起句:“先主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派臣以討賊也”結句:“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逆睹也.”簡單明了,說出義不與寇賊俱存,光復舊物,不可苛安,成敗利鈍,在所不顧,惟竭力致身以赴而已.數語昭垂天壤,大節炳然,最為萬世之模范,千載下讀之,志氣振作,永以為保民興國之矜式可也.故文山以“鬼神泣壯烈”贊之,謂其忠義之氣,感格人神也.此為處顛危,謀匡復,振士氣,正人心之明表,故特著之. 11.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詮曰:此十一例也.晉有賈后八王之亂,淮漢以北,淪為匈奴、羯、鮮卑、氐、羌割據角逐之場,史家稱為“五胡之亂”.晉元帝偏安江左,竟不能恢復中原,而當時志士仁人,苦心戮力者:此則有劉琨崎嶇并陽。
2.社會上有關正氣的事跡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3.求12個名人事跡 每個大概150字兒左右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
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
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
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
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
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
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于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
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
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
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
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
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
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
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墻,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于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
4.現代有關正氣的事例
霍金-輪椅上的天才 在新的千年到來之際,美國白宮曾進行了一系列的演講,其中以科學為主題的演講是《想像與變革---下一個千年的科學》。
它的演講者就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教授、"輪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嚴重的殘疾,雙手只有3個手指能動。
這個極度殘疾和極度聰明的科學家成了這次不同尋常演講的理想人選。 外號叫"愛因斯坦" 20世紀90年代,談論宇宙學漸成一種時髦,宇宙大爆炸理論雖不是新的理論,但在公眾心中卻非常新穎。
特別是談到霍金,人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并稱他是自愛因斯坦之后最好的物理學家。 霍金是英國人。
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紀念日,幾天前還是牛頓的生日:1643年1月4日。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呱呱墜地的小霍金頭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環。用霍金自己的話說:"我估計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在同日誕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
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
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
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馬勒、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目光投向茫茫宇宙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于啟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興趣。
盡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
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
但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
"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
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
"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系著"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回報社會的恩惠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
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
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
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
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
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
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研究黑洞舉世矚目。
5.正氣歌并序 說出十二位典型人物和他們的故事
[40]在齊太史簡:太史:史官。簡:古代用以寫字的竹片。《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春秋時,齊國大夫崔杼把國君殺了,齊國的太史在史冊E寫道.“崔杼其君。”崔杼怒,把太史殺了。太史的兩個弟弟繼續寫,都被殺,第三個弟弟仍這樣寫,崔杼沒有辦法,只好讓他寫在上。
[41]在晉董狐筆; 《左傳·宣公二年》載:春秋時,晉靈公被趙穿殺死,晉大夫趙盾沒有處置趙穿,太史董狐在史冊上寫道:“趙盾弒其君。“孔予稱贊這樣寫是“良史”筆法。
(42)張良椎.《巾記‘留侯傳》載:張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韓國的丞相,韓國被秦始皇滅掉后,他一心要替韓國報仇,找到一個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今河南新鄉縣南)伏擊出巡的秦始皇,未擊中。后來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封留侯。
(43)蘇武節: 《漢書·李廣蘇建傳》載;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堅決拒絕,被流放到北海(今蘇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邊牧羊。為了表示對祖國的忠誠,他一天到晚拿著從漢朝帶去的符節,牧羊十九年,始終賢貞不屈,后來終于回到漢朝。
(44)嚴將軍: 《三國志·蜀志·張飛傳》載:嚴顏在劉璋手下做將軍,鎮守巴郡,被張飛捉住,要他投降,他回答說; “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張飛見其威武不屈,把他釋放了。
(45)嵇侍中;嵇紹,嵇康之子,晉惠帝時做侍中(官名)。《晉書·嵇紹傳》載:晉惠帝永興元年 (304年),皇室內亂,惠帝的侍衛都被打垮了,嵇紹用自己的身體遮住惠帝,被殺死,血濺到惠帝的衣服上。戰爭結束后,有人要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惠帝說: “此嵇侍中血,勿去!”
[46]張睢陽:即唐朝的張巡。 《舊唐書·張巡傳》載:安祿山叛亂,張巡固守睢陽(今河南商丘),每次上陣督戰,大聲呼喊,牙齒都咬碎了。城破被俘,拒不投降,敵將問他: “聞君每戰,皆目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張巡回答說:“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敵將“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
(47)顏常山:即唐朝的顏杲卿,任常山太守。 《新唐書·顏杲卿傳》載:安祿山叛亂時,他起兵討伐,后城破被俘,當面大罵安祿山,被鉤斷舌頭,仍不屈,被殺死。
[48]遼東帽:東漢末年的管寧有高節,是在野的名士,避亂居遼東(今遼寧省東南部)一再拒絕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頂黑色帽子,安貧講學,名聞于世。 (49)清操厲冰雪:是說管寧嚴格奉守清廉的節操,凜如冰雪。厲:嚴肅,嚴厲。
(50)出師表:諸葛亮出師伐魏之前,上表給蜀后主劉禪,表明自己為統一事業奮斗到底的決心。表文中有“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名言。
[51]鬼神泣壯烈:鬼神也被諸葛亮的壯烈精神感動得流淚。
(52)渡江楫(集):東晉愛國志士祖逖率兵北伐,渡長江時,敲著船槳發誓北定中原,后來終于收復黃河以南失地。楫:船槳。
[53]胡羯: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過去史書上曾稱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五胡。這句是形容祖逖的豪壯氣概。
[54]擊賊笏:唐德宗時,朱蟊謀反,召段秀實議事,段不肯同流合污,以笏猛擊朱眥的頭,大罵: “狂賊,吾恨不斬汝萬段,豈從汝反耶?”笏: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所持的手板。
[55]逆豎:叛亂的賊子,指朱眥。
6.名人事例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正氣十二位典型的事跡要求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