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的興衰過程簡介、
公元前231年秦孝公的父親獻公死了,秦孝公繼承了爵位,時年21歲。
他看到在他的老祖穆公時候的大秦,被鄰國三晉奪去了大片土地,成了小國了。而鄰國楚、魏又都比他強大。
各強國在中原會盟時,把秦國當成野蠻落后的小國排斥在外衛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乃遂西入秦”。秦孝公慧眼識人,重用了公孫鞅,實行了他的“變法”,即“商鞅變法”。
變法后,秦國開始強大起來,衛鞅將兵攻占魏國安邑,三年后,國都有雍遷到咸陽。又進一步實行了改革:即取消了分封制,把官田分給私人種植(為田開阡陌封疆),與此對應的是將原來的貢賦(農奴向莊園主繳的糧食等物)改為稅(平民向國家繳的糧食等物),用國家統一任命的縣令、丞取代原來的分封的鄉邑領主。
這樣就杜絕了各片各自為政的弊端,實現了中央集權統一管理。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韓國,俘韓王安,韓亡。
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
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軍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
3個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軍斗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
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占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
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
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于代地設置雁門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當時還有衛國作為附庸存在,秦二世元年即前209年被廢。
自前221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帝制社會,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各地農民紛紛殺掉官吏,攻占郡縣,響應起義。
陳勝、吳廣犧牲后,繼起領導秦末農民戰爭的是項羽和劉邦。 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
秦被項羽(巨鹿之戰)滅,劉邦先占領秦都。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的起義軍攻占咸陽。
號稱強大的秦朝,終于被革命的農民推翻了。 秦朝滅亡后,自公元前206年開始,項羽和劉邦為爭做皇帝,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戰爭,歷史上稱為“楚漢戰爭”。
最后,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
2.秦朝的興衰過程簡介、
公元前231年秦孝公的父親獻公死了,秦孝公繼承了爵位,時年21歲。他看到在他的老祖穆公時候的大秦,被鄰國三晉奪去了大片土地,成了小國了。而鄰國楚、魏又都比他強大。各強國在中原會盟時,把秦國當成野蠻落后的小國排斥在外
衛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乃遂西入秦”。秦孝公慧眼識人,重用了公孫鞅,實行了他的“變法”,即“商鞅變法”。
變法后,秦國開始強大起來,衛鞅將兵攻占魏國安邑,三年后,國都有雍遷到咸陽。又進一步實行了改革:即取消了分封制,把官田分給私人種植(為田開阡陌封疆),與此對應的是將原來的貢賦(農奴向莊園主繳的糧食等物)改為稅(平民向國家繳的糧食等物),用國家統一任命的縣令、丞取代原來的分封的鄉邑領主。這樣就杜絕了各片各自為政的弊端,實現了中央集權統一管理。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韓國,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軍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軍斗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占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于代地設置雁門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當時還有衛國作為附庸存在,秦二世元年即前209年被廢。
自前221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帝制社會,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公元前209年七月,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各地農民紛紛殺掉官吏,攻占郡縣,響應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后,繼起領導秦末農民戰爭的是項羽和劉邦。 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 秦被項羽(巨鹿之戰)滅,劉邦先占領秦都。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的起義軍攻占咸陽。
號稱強大的秦朝,終于被革命的農民推翻了。
秦朝滅亡后,自公元前206年開始,項羽和劉邦為爭做皇帝,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戰爭,歷史上稱為“楚漢戰爭”。最后,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
3.秦漢唐宋元明清七個朝代的興與衰,與代表性歷史事件
秦朝,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
漢,王莽篡權(西)、黃巾之亂(東)
唐,安史之亂
宋,靖康之變【北宋變南宋,,南宋一直弱,因蒙古崛起被滅】
明,有的說是萬歷年【皇帝不上朝】間變弱的(但那時候明朝錢糧最多,除開國時兵威最盛)有說是天啟年的(魏忠賢,但他其實掌權時間很短的),剩下就是崇禎了,,,反正【直接原因是通古斯野人崛起】
清,,這個也不好說,清朝的科技水平遠落后于明朝,,清末洋務運動之前用的大炮大部分都是繳獲明朝流下的……從乾隆的時候,中國開始落后于歐洲,,后來就是爛到根里了……【中國被全面入侵是甲午中日戰爭之后】
4.秦朝的興與亡,對以后歷史發展有什么影響請舉例說明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國家,確立了皇帝控制整個國家資源,行政體系,軍隊管理權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央集權制度。
秦對后來的中國歷史發展有極大的借鑒作用,漢隨秦制即是這個意思。
但是,中國封建歷史都沒有擺脫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即是對皇帝的制約問題,漢雖強盛,唐雖強悍,宋明經濟科技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即便秦也是幾乎無敵于天下的,都擺脫不了皇朝后期政治腐敗,國家統治集團墮落的命運,事實上--中央集權,無監督約束的最高統治者,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秦朝的興與衰100字簡短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