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曼德拉曼德拉一生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先后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當過律師。
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
但他表示:“決不愿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1944年他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
1952年先后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并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
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任總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陰謀顛覆罪而改判為無期徒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在獄中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
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
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
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一職,并表示不再參加1999年6月的總統競選。1999年6月正式去職。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斗爭就是生活》、《爭取世界自由宣言》、自傳《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
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同年他還與當時的南非總統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國費城自由勛章。
1998年9月曼德拉訪美,獲美國“國會金獎”,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這一最高獎項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授予“卡馬”勛章,以表彰他在領導南非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斗爭中,在實現新舊南非的和平過渡階段,以及擔任南共體主席期間做出的杰出貢獻。
1992年曼德拉與溫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與溫妮離婚。現任妻子格拉薩·馬謝爾(Graca Machel)是莫桑比克前總統薩莫拉的遺孀,1998年7月18日與曼德拉結婚。
1992年10月首次訪華,5日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5月,曼德拉總統應邀訪華,他是首位訪華的南非國家元首。
曼德拉的傳奇人生 曼德拉的傳奇人生 古人言:“宰相肚里能撐船”,作為一位當代偉人,曼德拉博大寬廣的胸懷備受世人敬仰。2000年,南非全國警察總署發生了這樣一件嚴重的種族歧視事件:在總部大樓的一間辦公室里,當工作人員開啟電腦時,電腦屏幕上的曼德拉頭像竟逐漸變成了“大猩猩”,全國警察總監和公安部長聞之勃然大怒,南非人民也因之義憤填膺。
消息傳到曼德拉的耳朵里,他反而非常平靜,對這件事并不“過分在意”,“我的尊嚴并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并表示警察總署出現了這類問題,看來需要整肅紀律了。幾天后,在參加南非地方選舉投票時,當投票站的工作人員例行公事地看著曼德拉身份證上的照片與其本人對照時,曼德拉慈祥地一笑: “你看我像大猩猩嗎?”逗得在場的人笑得合不攏嘴。
不久,在南非東部農村地區一所新建學校的竣工典禮上,曼德拉無不幽默地對孩子們說:“看到你們有這樣的好學校,連大猩猩都十分高興。”話音剛落,數百名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曼德拉也會心地笑了。
巧用別人對自己的惡作劇,反用幽默活躍氣氛,在這里,幽默成為曼德拉博**懷的自然寫照,書寫著一個坦蕩而豁達的胸襟,體現著一種包容萬事萬物的海量。 終生遺憾: 沒能成拳擊冠軍 曼德拉最喜愛的運動就是拳擊,年輕時曾參加過比賽。
年逾八旬的曼德拉在談到“一生遺憾”時首先提到了拳擊運動,“我非常遺憾沒能成為一名世界級拳擊冠軍”。 人格魅力: 被譽為“全球總統” 即使在獄中,曼德拉也多次成為全球焦點,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遍及全世界。
1981年,1萬余名法國人聯名向南非駐法使館發出請愿書,要求釋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個國家的2000名市長又為曼德拉的獲釋而簽名請愿;1983年,英國78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50多個城市市長在倫敦盛裝游行,要求英國首相向南非施加壓力,恢復曼德拉自由。如此人緣無人能及,難怪有人稱曼德拉為“全球總統 曼德拉十大經典之語 ●“讓黑人和白人成為兄弟,南非才能繁榮發展。”
●“在那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曼德拉對戰爭與和平擁有獨特的認識。
●“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
●“我已經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了非洲人。
2.誰清楚曼德拉的生平
曼德拉,南非黑人領袖,因其在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于1993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1944年他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
1952年先后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并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
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任總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陰謀顛覆罪而改判為無期徒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在獄中度過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
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
1993年以和平締造者的身份榮膺當年的《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之一。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
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一職,并表示不再參加1999年6月的總統競選。
1999年6月正式去職。曼德拉 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
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愿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
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曼德拉1944年參加主張非暴力斗爭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
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的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1952年先后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
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并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他領導罷工運動,抗議和抵制白人種族主義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國”;此后轉入地下武裝斗爭,被任命為非國大領導的軍事組織“民族之矛”的總司令。他曾秘密赴國外訪問,并出席在亞的斯亞貝巴召開的泛非由運動大會,呼吁對南非實行經濟制裁。
2009年11月10日,第64屆聯大通過決議,自2010年起,將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以表彰他為和平與自由做出的貢獻。 作品 《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 《斗爭就是生活》 《爭取世界自由宣言》 自傳《自由路漫漫》 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11日當地時間下午2點將在位于約翰內斯堡的足球城市體育場拉開帷幕,曼德拉到時將會出現世界杯的開幕式上,而他抵達球場的方式將是直升飛機 北京時間6月11日午時,曼德拉基金會公布了一條噩耗,在這一全世界都在歡慶世界杯即將開始的時刻傳來悲劇:南非前總統尼爾森-曼德拉的曾孫女、13歲的澤娜妮-曼德拉在世界杯前夕的音樂會后不幸遭遇車禍身亡。
在曼德拉先生即將參加世界杯開幕式的幾個小時前發生如此悲劇,對這位功勛卓著的南非前總統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這一悲劇性的事件也為他是否會出席南非世界杯開幕式打上了疑問。 曼德拉基金會稱,澤娜妮-曼德拉是在觀看完昨夜于約翰內斯堡奧蘭多體育場舉辦的索維托音樂會后,在當地時間6月11日凌晨0點30分(北京時間6月11日6點30分)左右乘車回家的途中遭遇車禍身亡的。
據BBC記者介紹,由于當時高速公路太滑,澤娜妮-曼德拉的座駕最終沖出高速公路翻倒在地。警方發言人表示,當時與澤娜妮-曼德拉同行的是曼德拉的前妻溫妮-馬蒂基澤拉,不過,除了澤娜妮不幸遇難,其他同行人員并沒有出現傷亡。
目前警方已經將司機帶走進行調查,由于現場沒有任何其他受害者和相撞車輛,因此他們懷疑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 曼德拉基金會在聲明中表示:“曼德拉的家人現在希望公眾能夠給他們一些私人空間,好處理后事和哀悼。”
澤娜妮是曼德拉先生的9個曾孫之一,在6月9日剛剛度過了自己13歲的生日,有消息稱她原本將和曼德拉先生一同出席南非世界杯開幕式。在曼德拉先生即將參加世界杯開幕式的幾個小時前發生如此悲劇,對這位功勛卓著的南非前總統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這一悲劇性的事件也為他是否會出席南非世界杯開幕式打上了疑問。
截止目前,曼德拉基金會官網以及南非各大媒體并未對此事和曼德拉先生接下來的動向進行報道,衷心祝愿這位92歲高齡的老人能夠挺過這一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北京時間6月11日,在南非前總統尼爾森-曼德拉的曾孫女因車禍傷重不治身亡10個小時后,曼德拉基金會官方網站發布了通告,正式聲明,在曼德拉先生的曾孫女過世后,曼德拉將不會再出席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開幕式。
曼德拉基金會在這份通告中聲明,由于曼德拉先生曾孫女不幸蒙難,曼德拉先生將不適合再以個人身份出現在世界杯開幕式上。曼德拉基金會希望所有南非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能夠給予曼德拉先生和他的家族堅定的支持和鼓勵,以幫助他們渡過這個令人悲痛的時刻。
曼德。
3.簡略總結納爾遜曼德拉的一生英語作文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was born in Transkei, South Africa on July 18, 1918. His father was Chief Henry Mandela of the Tembu Tribe. Mandela himself was educated at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t Hare and the 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 and qualified in law in 1942. He joined 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in 1944 and was engaged in resistance against the ruling National Party's apartheid policies after 1948. He went on trial for treason in 1956-1961 and was aquitted in 1961. After the banning of the ANC in 1960, Nelson Mandela argued for the setting up of a military wing within the ANC. In June 1961, the ANC executive considered his proposal on the use of violent tactics and agreed that those members who wished to involve themselves in Mandela's campaign would not be stopped from doing so by the ANC. Thi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Umkhonto we Sizwe. Mandela was arrested in 1962 and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imprisonment with hard labour. In 1963, when many fellow leaders of the ANC and the Umkhonto we Sizwe were arrested, Mandela was brought to stand trial with them for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government by violence. His statement from the dock received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On June 12, 1964, eight of the accused, including Mandela, were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From 1964 to 1982, he was incarcerated at Robben Island Prison, off Cape Town; thereafter, he was at Pollsmoor Prison, nearby on the mainland. During his years in prison, Nelson Mandela's reputation grew steadily. He was widely accept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black leader in South Africa and became a potent symbol of resistance as the anti-apartheid movement gathered strength. He consistently refused to compromise his political position to obtain his freedom. Nelson Mandela was released on February 18, 1990. After his release, he plunged himself wholeheartedly into his life's work, striving to attain the goals he and others had set out almost four decades earlier. In 1991, at 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NC held inside South Africa after the organization had been banned in 1960, Mandela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ANC while his lifelong friend and colleague, Oliver Tambo, became the organisation's National Chairperson。
4.怎樣評價曼德拉的一生
正面評價為了推翻南非白人種族主義統治,曼德拉進行了長達50年(1944—199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鐵窗面壁28年(1962—1990年)。
最終,從階下囚一躍成為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為新南非開創了一個民主統一的局面。南非終身名譽總統。
因臉上常帶有笑容,被南非人民稱之為“微笑大使”。納爾遜·曼德拉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非洲乃至世界政壇上一顆最耀眼的和平主義者。
他領導的非國大在結束南非種族主義的斗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994年4月新南非誕生,標志著非洲大陸反帝、反殖、反對種族隔離的政治解放任務勝利完成。
最終當選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享有崇高的聲譽,被譽為“全球總統” 。即使在獄中,曼德拉也多次成為全球焦點,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遍及全世界,全球53個國家的2000名市長為曼德拉的獲釋而簽名請愿;英國78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50多個城市市長在倫敦盛裝游行,要求英國首相向南非施加壓力,恢復曼德拉自由。
曼德拉是一個標志,他代表了歷經千辛萬苦、南非人民用生命作為代價所換來的政治轉型。對于這個國家而言,他扮演了“國父”的角色。
負面評價有人指出,曼德拉早年曾主張暴力,甚至組織、領導和參與恐怖活動;有人認為曼德拉個性急躁,在領導非國大期間也曾獨斷專行,并非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微笑老人”形象;有人指摘他私生活并非無可挑剔;更有人援引數據、例證,指責他領導的“彩虹國”、新南非,出現了經濟上的停滯和倒退,總體表現不如種族隔離時代的舊南非。
5.概述曼德拉一生經歷了哪些轉變
納爾遜·羅利赫拉 赫拉·曼德拉(Nel son Rolihlahla Ma ndela)1918年7更多圖片(43張) 月18日出生于南非 特蘭斯凱,先后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
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主席。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是首 位黑人總統,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在任職總統前,曼德拉是積極的反種 族隔離人士,同時也是非洲國民大會 的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 導反種族隔離運動時,南非法院以密 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
依據判 決,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 年出獄后,轉而支持調解與協商,并 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 導南非。
自種族隔離制度終結以來, 曼德拉受到了來自各界的贊許,包括 從前的反對者。 曼德拉在40年來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 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 爾和平獎。
2004年,其被選為最偉大 的南非人。2013年12月6日(南非時間5日)德拉在約翰內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 歲。
南非為曼德拉舉行國葬,全國降 半旗。
6.艾滋病小斗士中的曼德拉簡潔又是什么
找來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從囚徒到總統再到平民,從南非到非洲再到世界,從反對種族隔離到維護世界和平,縱觀曼德拉的一生,貫穿一條紅線:追求平等,重視人民利益;忘記仇恨,實現種族和解;維護正義,遵守國際準則;坦誠幽默,充滿人格魅力。集中到一點:愛和平、愛人類。
“愛人者,人恒愛之。”這也是曼德拉為什么能夠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愛戴和尊敬,這種敬愛之情為什么能夠超越國界、跨越種族、逾越宗教的原因。
我們要學習的對待艾滋病患者不要歧視平等對待睡都不想被感染,若不幸感染或疑似感染不要驚慌先aware自測一下現在科技這么發達不用抽血就可以檢測在家就能測天 貓就有。遠離高危行為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