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滄海
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觀滄海的翻譯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曹操的一首傳至至今的漢代古樂府詩.曹操取得官渡之戰勝利后,繼續揮事北上,最終滅掉袁紹成功拿下河北冀州.然而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企圖擾亂北方,曹操在遠征烏桓取得順利后,回師途中,勝利回師,途經碣石,倚石登高望遠,眼下鎧甲未除,征塵未洗,佇立峰巔,面對大海,一時感慨萬千,在躊躇滿志之際,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篇樂府.
《觀滄海》重點寫茫茫滄海洪波涌起氣吞日月的景象,借景詠懷.
重點 的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旭日被海浪拋出地面,明月被海濤拋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日月星辰好像都在大海的胸中運行,大海簡直可以包容一切!這廣闊壯麗的境界,反映出作者當時躊躇滿志的情懷。
《觀滄海》表達了作者立志兼并四海,結束漢末軍閥割據局面的雄心壯志和偉大氣魄!
意思: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觀滄海》翻譯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1)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位于昌黎縣城北 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峙,挺立。 (8)蕭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本圖是曹操騎馬在碣石山上的景象(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其。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 (17)詠:歌吟 (18)詠志:即表達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詠志:以詩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最后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欣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郁郁蔥蔥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畫家溫澤輝書畫作品。觀滄海
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4.觀滄海翻譯,原文
原文 《觀滄海》 曹操 曹操觀滄海( 三國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擴展 2011年新版人教版初一年級上冊15課第一首 初中語文課本(6年級上學期試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中語文課本語文版30課第6首《觀滄海》解說 《觀滄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門行》第一章。
《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
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寫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書 · 樂志》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
詩開頭有“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解(章)。當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編輯本段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畫家溫澤輝書畫作品。觀滄海慶幸得很吶!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編輯本段注釋 (1)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位于昌黎縣城北 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山東無棣碣石山(6張)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
竦 ,通聳,高。 (8)蕭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本圖是曹操騎馬在碣石山上的景象(13)幸:慶幸。
(14)甚:極其。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7)詠:歌吟 (18)詠志:即表達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詠志:以詩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最后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編輯本段字詞句基礎知識 滄海 “滄海”一詞,可泛指大海,因為海水蒼色,一望無際,故稱。如葛洪《抱樸子·窮達》:“井蛙之不知蒼海”。
蒼海:即滄海,大海。 “滄海”又作東海的別稱。
本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指東海。《初學記》六解釋道:“按東海之別有澥(xiè),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
這里說的東海泛指我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海”不同。 澹澹 “澹澹”的本義是水波動的樣子。
本詩“水何澹澹”即用此義。還可以形容心神恬靜的樣子。
如劉向《九嘆·愍命》“情澹澹其若淵”。又可形容廣漠。
如杜牧《登樂游原》“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澹澹:形容天空遼闊廣漠。)
蕭瑟 “蕭瑟”,是聯綿字,用作形容秋風的聲音,出自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本詩“秋風蕭瑟”用本義。
又寫作“蕭颯”。 “蕭瑟”又可用來形容寂寞凄涼。
如杜甫《詠懷古跡》之一:“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燦爛 “燦爛”是疊韻聯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也可以用來形容辭藻華美。
本詩“星漢燦爛”,燦爛,光彩耀眼。張衡《思玄賦》“文章奐以燦爛兮”,燦爛:辭藻華美。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為配樂歌唱而加上的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
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
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
5.《觀滄海》原文及翻譯
原發布者:yhy19830416
觀滄海觀滄海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觀滄海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觀滄海原文欣賞: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原文翻譯: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注釋: ⑴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⑶滄:通“蒼”,青綠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峙(sǒngzhì):聳立。竦,通聳,高。 ⑻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⑼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漢:銀河,天河。 ⒀幸:慶幸。 ⒁甚:極點。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
6.觀滄海的翻譯
參考資料:
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東臨碣石①,以觀滄海。水何澹澹②,山島竦峙③。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④,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⑤,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⑥。
【注釋】 ①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也有說當時的碣石山今已沉陷海中。曹操襲擊烏桓的進兵路線是經由盧龍塞(塞道自今天津薊縣起,經喜峰口,東至冷口)直插柳城,回師途中曾經過碣石山,故有登臨之舉。 ②何:多么。澹澹:浩蕩平滿的樣子。 ③山島:指碣石山,當時的碣石山在海邊上。辣峙(sǒngchì聳斥):高峻挺拔的樣子。 ④蕭瑟:秋風聲。 ⑤星漢:天河。 ⑥幸甚二句:是樂工合樂時加上去的,并無實際意思。《步出夏門行》全詩四首,每首后面都有這么兩句。幸,幸運。至,極。
《觀滄海》翻譯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Google搜索,僅供參考)
7.《觀滄海》原文 翻譯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作者介紹】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沛國譙(qio)(今安徽省毫(bó)縣)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后被封為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稱帝,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是漢末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重要作家。
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是詩和散文。他的詩繼承漢代樂府民歌反映現實的優良傳統,有的寫時事,有的寫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風格悲涼慷慨。
散文寫得質樸簡約,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受傳統的束縛,豪邁雄健,體現了“建安風骨”的基本特征。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也各有成就,文學史家習慣稱他們為“曹氏父子”或“三曹”。
他們周圍團結了一批文學家,形成所謂的鄴下文學集團。而曹氏父子則以其倡導和創作,對建安文學的發展和建安風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現存樂府詩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華書局輯校的《曹操集》。
【解題】 這首詩選自宋代郭茂倩(qiàn)編的《樂府詩集》卷三十。曹操傳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
用樂府舊題寫時事,是曹操的首創。樂府舊題中有《步出夏門行》,屬于《相和歌·瑟調曲》,源出漢代民謠,一人唱,三人和。
現存的一首古辭是寫求仙得道的。曹操則用它來寫自己的政治抱負。
全詩共分四章(稱四解),第一章《觀滄海》,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的博大襟懷;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記征戰途中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動亂、田園荒蕪的憂慮;第四章《龜雖壽》,描寫詩人老當益壯、奮斗不息的英雄氣概。四章之前有一段“艷”辭,相當于序言。
詩寫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烏桓之際。【注評】 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
東臨碣石:東上碣石山。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
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碣石:古代山名,原在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灤河入海口的東面,今已沉入渤海中。
以:連詞,連接“東臨碣石”和“觀滄海”兩個短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里是遠眺、眺望的意思。
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〇以敘事發端,起調平穩。
水何澹澹(dàn),山島竦(sǒng)峙(zhì)。水:指海水。
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譯為“怎么這樣”“多么”“那么”等。
澹澹:水波動蕩的樣子。竦:同“聳”,高起,高聳。
峙:直立。〇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
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樹木:指山島(即作者所登的碣石山)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
這里是說林密。豐:茂密,茂盛。
○這兩句寫山島,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局部。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
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
〇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涌的動態。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太陽和月亮。
之:結構助詞,可不譯。行:運行。
若:像,好像。出其中:從大海中出來。
其:代詞,代大海。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星漢:即天河,銀河。燦爛:光彩耀眼。
里:義同“中”,里面。○這四句是說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運行,顯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懷。
是虛擬之景,想象之詞。沈德潛評論說這四句有“吞吐宇宙氣象”。
其實正是詩人氣概和襟懷的寫照。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
至:極點。哉:助詞,表示感嘆語氣。
歌:動詞,歌唱。以:連詞,同“而”,連接“歌”和“詠志”兩個動詞。
詠:用詩歌來抒發。志:心愿,胸懷。
〇兩句本來是配樂時用的套語,一般與正文意義無關。但在這首詩里卻天然渾成,融為一體。
【譯文】 東進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我站在山巔,心中的波濤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寧靜的似在沉思。
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懷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涌現出來的。
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簡析】 漢獻帝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投奔烏桓(東胡族的一支),次年烏桓人攻破幽州,俘虜漢民十余萬。
為消除邊患,進而統一北方,曹操于建安十二年五月率師北伐。在八月的決戰中,曹操以少勝多,大敗敵軍。
凱旋途中,他躍馬揮鞭,登上了秦皇、漢武曾登臨的碣石山,心情激蕩,浮想聯翩。《觀滄海》便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抒發。
《觀滄海》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也是一首抒情詩,它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詩的起筆交代登臨之地碣石山,點明登山的目的是觀滄海,平穩而自然的。
8.觀滄海簡短縮寫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9.《觀滄海》翻譯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1)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位于昌黎縣城北 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峙,挺立。 (8)蕭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本圖是曹操騎馬在碣石山上的景象(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其。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幸,慶幸。至,極點。 (17)詠:歌吟 (18)詠志:即表達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詠志:以詩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最后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欣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郁郁蔥蔥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畫家溫澤輝書畫作品。觀滄海
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10.觀滄海翻譯
這是曹操的一首傳至至今的漢代古樂府詩.曹操取得官渡之戰勝利后,繼續揮事北上,最終滅掉袁紹成功拿下河北冀州.然而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企圖擾亂北方,曹操在遠征烏桓取得順利后,回師途中,勝利回師,途經碣石,倚石登高望遠,眼下鎧甲未除,征塵未洗,佇立峰巔,面對大海,一時感慨萬千,在躊躇滿志之際,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篇樂府.
《觀滄海》重點寫茫茫滄海洪波涌起氣吞日月的景象,借景詠懷.
重點 的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旭日被海浪拋出地面,明月被海濤拋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日月星辰好像都在大海的胸中運行,大海簡直可以包容一切!這廣闊壯麗的境界,反映出作者當時躊躇滿志的情懷。
《觀滄海》表達了作者立志兼并四海,結束漢末軍閥割據局面的雄心壯志和偉大氣魄!
意思: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