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威電影宇宙的歷史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依靠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在電影中真實的表現超級英雄終于成為可能——漫畫改編的時機總算成熟了。Marvel先后憑借《X戰警》系列、《蜘蛛俠》系列橫掃美國票房。但這兩個大獲成功的系列電影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僅給作為品牌授權方的Marvel帶來不足1億的票房分成。
不想再為他人做嫁衣的Marvel開始了自制超級英雄大片的道路,雄心勃勃的推出了漫威電影宇宙計劃:2008年起,依次將鋼鐵俠、綠巨人、雷神托爾、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搬上大熒幕,隨后通過《復仇者聯盟》將他們集結起來——在第一階段,漫威憑借6部影片,以總計10億美元的成本換回了高達37.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如今第二階段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第三階段也將進入拍攝階段。這意味著幾位廣受歡迎的復仇者將會得到更多的表現機會,同時會有更多耳熟能詳的經典角色加入復仇者聯盟。漫威電影宇宙中的第一部電影是《鋼鐵俠》(2008),接下來是《無敵浩克》(2008),《鋼鐵俠2》(2010),《雷神》(2011) ,《美國隊長》(2011),《復仇者聯盟》(2012)。先拍各個角色的故事,后拍英雄戰隊復仇者聯盟,這樣各部影片的設定是統一的,還在各部影片中埋下相互聯系的伏筆,形成一個統一的世界觀。
第二階段由《鋼鐵俠3》(2013), 《雷神2:黑暗世界》(2013)、《美國隊長:冬日戰士》(2014)、《銀河護衛隊》(2014)、《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2015)組成。第二階段收尾則由《蟻人》(2015年7月)完成。
第三階段的所有影片也將從2016年開始陸續與觀眾見面。也由于索尼和漫威終于談妥了,所以蜘蛛俠回到“復聯”世界。《美國隊長3:內戰》(2016年5月)和《奇異博士》(2016年11月)現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 其他第三階段影片也已提上日程,分別為:《銀河護衛隊2》(2017年5月)、《蜘蛛俠:返校季》(2017年7月)《雷神3:諸神黃昏》(2017年11月)、《黑豹》(2018年2月)、《蟻人與黃蜂女》(2018年7月)、《驚奇隊長》(2019年3月)、《異人族》(2019年7月),而第三階段的重頭戲《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則會以上下部的形式分別在2018年5月和2019年5月上映。
漫威電影宇宙中的電影在業界評論和商業收益兩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電影之外,這個系列也擴展到了漫畫書、一系列被稱為「Marvel One-Shots」的短片(包括《神盾顧問》(2011)、《尋找雷神錘子路上發生的趣事》(2011)、《47號物品》(2012)、《探員卡特》(2013)、《王者萬歲》(2014));以及電視劇《神盾局特工》(2013)、《神盾局特工第二季》(2015)、《特工卡特》(2015)、《夜魔俠》(2015)、《神盾局特工第三季》(2015)、《杰茜卡·瓊斯》(2015)、《特工卡特第二季》(2016)、《夜魔俠第二季》(2016),另有一些還未上映,《盧克·凱奇》(2016)、《鐵拳》和《捍衛者聯盟》(2017)等。
2.漫威公司的形成歷史
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舊譯為“驚奇漫畫”,是美國與DC漫畫公司(DC Comics)齊名的漫畫巨頭。
它創建于1939年,于1961年正式定名為Marvel,旗下擁有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托爾、綠巨人、黑寡婦、金剛狼、超膽俠、蟻人、惡靈騎士等8000多名漫畫角色和復仇者聯盟、神奇四俠、X戰警、銀河護衛隊等超級英雄團隊。2008年底,華特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收購Marvel Entertainment Inc.,獲得了絕大部分漫畫角色的所有權。
2010年9月,Marvel宣布其正式中文名稱為“漫威”。
3.美國電影的發展史概述 簡短一點 700字左右
1889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發明了活動電影攝影機,其后又發明了電影放映機,并于189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攝影棚。
1894年4月,愛迪生用他的電影放映設備——"電影視鏡"開始了商業性放映活動,這是美國電影史的開端。 默片時代,電影在美國得到迅速的發展。
1906年,全美已有1000家"鎳幣影院"(因入場券為5美分鎳幣而得名)。1909年,鎳幣影院已達到1萬家。
為美國早期電影奠定藝術基礎的藝術家主要有:鮑特、格里菲斯和卓別林。 在早期美國電影的發展中,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以紐約為基地一度壟斷了電影業的經營。
到1915年左右,這一壟斷終于被打破,美國電影的生產基地移向今天已經聞名世界的好萊塢。在這里,美國電影史上聞名遐邇的八大公司逐漸發展起來,并建立起以"明星制""大制片廠制"和"類型片"為核心的好萊塢 制片體制,它們也被稱為好萊塢的"三大法寶。
" 1927年,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爵士歌王》,電影進入有聲時代。從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美國電影一直處于黃金時代。
影片產量穩步上升,美國其他地方以至世界各地的許多電影藝術家紛紛來到好萊塢謀求發展。 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除了早期的喜劇片、西部片、鬧劇片外,歌舞片、強盜片、偵探片、恐怖片等各種類型片也迅速發展起來。
類型電影是美國電影中的一種特殊現象,它以公式化的情節、類型化的人物和環境長期吸引著觀眾。如出現最早的西部片,它以美國西部開發的歷史為背景,在西部獨特的環境中描繪代表"野蠻"的印第安人、強盜、歹徒和代表文明的西部開發者、邊疆居民、騎警之間的斗爭,并一再塑造槍匹馬、獨往獨來的牛仔形象,一直受到美國觀眾的歡迎。
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由于電視業的迅速興起和政府的反托拉斯法案的實施等因素,美國電影業經受著一系列的打擊和挑戰。直到60年代末,"美國新電影"的出現和其后"新好萊塢"的興起,才使美國電影重整旗鼓。
從80年代中期直到今天,美國電影逐漸重新稱霸世界影壇,并利用雄厚的資金,將高科技帶入電影制片,為已有百年歷史的電影帶來了一種新的語言。
4.宇宙演化歷程 簡短的
個人總結的:
體積:首先由無窮小瞬間膨脹,然后延伸到整個宇宙。(因為早期宇宙密度很大,所以當時的宇宙的時空不可能是平直的,它必須成一個曲度,所以必須經過一個瞬間膨脹的過程,然后延伸到整個宇宙)
密度:由無限大逐漸變小,但是科學家預言這個密度有一個臨界值,它決定宇宙是膨脹還是收縮。
溫度:有無限高逐漸冷卻,這個冷卻過程是瞬間的,最后真個宇宙的溫度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無論說體積、密度還是溫度,它們都是從一個奇點演化過來的,這個奇點導致一切都處于無限的狀態,無限到不可估量,甚至可以說不存在,因為物極必反!
5.迪士尼的發展歷程
1926年,華特正式成立“華特迪士尼制作公司”。
1927年,《幸運兔子奧斯華》正式上映并深受觀眾歡迎。
1928年5月,《瘋狂的飛機》上映,他獲得了“米老鼠之父”的頭銜。米老鼠讓華特在全球享有盛譽。
1933年初夏,華特為紀念妻子懷孕并初為人父,拍攝了聞名世界的《三只小豬》。
1952年11月,《花兒與樹》和“米老鼠系列”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1955年,迪士尼把動畫片所運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現手法與游樂園的功能相結合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洛杉磯迪士尼樂園;而后,加州冒險樂園于2001年開放。
1989年迪士尼提議買下吉姆韓森(Jim Henson)的Muppets公司,并將其下之操偶師納入迪士尼;迪士尼-米高梅制片廠在華特迪斯尼影片開幕。
1993年迪士尼公司并購美國最重要獨立片商之一的拉麥克斯影業公司(Miramax Films)。
2006年,迪士尼公司斥資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成為迪斯尼公司的子公司。
2009年底,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收購美國漫畫巨頭之一的(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獲得了絕大部分漫畫角色的所有權 。
2009年美國排名前十位的電影洗印、制作和發行公司--夢工廠,攜《變形金剛2》加盟迪士尼,開始了影業方面的深度合作。
2012年10月迪士尼公司宣布以40.5億美元收購因《星球大戰》系列影片而著名盧卡斯影業。
6.求所有漫威電影上映順序
第一階段6部:1、《鋼鐵俠》 Iron Man(2008.04.30)2、《無敵浩克》 The Incredible Hulk(2008.08.20)3、《鋼鐵俠2》Iron Man 2(2010.04.25)4、《雷神》 Thor(2011.05.02)5、《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2011.07.19)6、《復仇者聯盟》 The Avengers(2012.05.04)第二階段6部:1、《鋼鐵俠3》 Iron Man 3(2013.05.01)2、《雷神2:黑暗世界》 Thor: The Dark World(2013.11.08)3、《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 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2014.04.04)4、《銀河護衛隊》 Guardians of the Galaxy(2014.10.10)5、《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Avengers: Age of Ultron(2015.05.12)6、《蟻人》 Ant-man(2015.10.16)第三階段:1、《美國隊長3: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2016.05.06)2、《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2016.11.04)3、《銀河護衛隊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2(2017.05.05)4、《蜘蛛俠:英雄歸來》Spider-Man: The New Avenger(2017.07.28)5、《雷神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2017.11.03)6、《黑豹》Black Panther(2018.02.16)7、《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Avengers: Infinity War Part Ⅰ(2018.05.11)8、《蟻人2::黃蜂女現身》Ant-Man and the Wasp(2018.07.06)(未上映)9、《驚奇隊長》 Captain Marvel(2019.03.08)(未上映)10、《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下)》 Avengers: Infinity War Part Ⅱ(2019.05.03)(未上映)11、《異人族》 Inhumans(原定2019.07.12)(未上映)拓展資料:美國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是與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齊名的漫畫巨頭,它創建于1939年,于1961年正式定名為Marvel,舊譯為“驚奇漫畫”,曾用名“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
1939年4月,公司在《電影連環畫周刊》創刊號上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位變種人超級英雄——納摩,這是MARVEL的第一位超級英雄,他比公司的成立還要早半年,同年10月,公司在《驚奇漫畫》第1期上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生化人超級英雄——初代霹靂火,并將納摩引入其中,這水與火的雙重合作,打出了MARVEL史上的第一拳。2009年底,MARVEL被華特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收購,成為其子公司。
2010年9月,MARVEL宣布其正式中文名稱為“漫威”。旗下擁有蜘蛛俠、金剛狼、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驚奇隊長、死侍、蟻人、黑豹、奇異博士、夜魔俠、懲罰者、杰茜卡·瓊斯、盧克·凱奇、鐵拳、惡靈騎士、刀鋒戰士、野蠻人柯南等超級英雄,和復仇者聯盟、X戰警、神奇四俠、銀河護衛隊、神盾局、捍衛者聯盟、異人族、光照會等超級英雄團隊。
Marvel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當時公司名為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
1951年更名為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而在1961年正式更名為Marvel Comics,并確定了正式的標記:在漫畫封面的左上角,設置一個長方框,里面有著當期主角的形象,下面是“Marvel Comics Group”的字樣。因為Marvel有“驚奇、奇跡”的意思,所以在中國一度被稱為“驚奇漫畫”,2010年9月Marvel將中文名稱正式定為“漫威”。
2011年4月29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B館漫威展區里,Marvel宣布其中文名“漫威”正式登陸中國。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漫威。
7.火的發展歷程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明者,有說法他為三皇之一。
《韓非子·五蠹》有記載:“民食果蓏蜯蛤,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遠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當時,有一位圣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鉆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圣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鉆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里的游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看、養著,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ī,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現地面上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長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他們用木頭制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種帶把的木鍬)。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谷,收獲量就更大了。后來傳說中把這些種莊稼的人說成是一個人,名叫“神農氏”。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嘗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說,醫藥事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木為巢,鉆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展農業,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的發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陜西西安半坡村發現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學會飼養和農耕了。
8.電話的發展歷程 簡潔一點
首先說聲抱歉,實在太多。
您就自己挑您認為重要的吧!1684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羅伯特·胡克在皇家學會的一次演說中,首先提出了視覺通信的原理。他建議,在通信時,把要傳送的文字的一個個字母和代表各種各樣意義的編碼符號,掛在高處的木框架上,讓對方看到并接收下來。
但這個建議一直沒有能夠實現。1753年2月17日,用電流進行通信的設想首次在一本名為《蘇格蘭人》的雜志上提出,文章署名為C.M.。
1790年,杰出的法國工程師勞德·查佩和他的弟兄們根據胡克提出的視覺通信的原理,成功地研制出了一個實用的通信系統,這種系統能將報文發送到全法國。1793年,法國查佩兄弟倆在巴黎和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千米長的接力方式傳送信息的托架式線路。
這是一種由16個信號塔組成的通信系統。信號機由信號員在下邊通過繩子和滑輪,操縱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關的信息。
1794年8月15日,一種叫“遙望通信”的視覺通信方式首次在法國里爾和巴黎之間使用。 1796年,英國人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的辦法,并將之命名為Telephone,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832年,俄國外交家希林制作出用電流計指針偏轉來接收信息的電報機。 1835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了用電磁學原理用于電報傳輸的電報機。
1837年6月,英國人庫克獲得第一個電報發明專利權,他制作的電報機首先在鐵路上獲得使用。 1837~1838年,莫爾斯又發明了將電流“通”和“斷”來編制代表數字和字母的碼—莫爾斯碼。
1843年,莫爾斯修建成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4公里。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在國會大廈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
1850年8月28日,第一條海纜由約翰和雅各布?布雷特兄弟倆在法國的格里斯-奈茲海角和英國的李塞蘭海角之間的公海里鋪設,但是,只拍發了幾份電報就中斷了。原來,有個打漁人用拖網鉤起了一段電纜,并截下一節高興地向別人夸耀這種稀少的“海草”標本,驚奇地說那里裝滿了金子。
1876年3月10日,英國蘇格蘭人貝爾發明電話,“沃森先生,快來幫我”成了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傳送的語音。當時貝爾將話筒中的酸液濺到了腿上。
1878年,手持電話:這部電話是由Werner Siemens于1878年在德國制造的。它的聽筒和話筒是一個,聽話和說話時交替使用。
1879年,盒式電話:這部電話配備了Viaduct制造公司生產的磁力發電機由紅木制成,還配有一個柱狀聽筒。 1879年,天津與大沽北塘炮臺之間架設了電報線。
1880年,貝爾電話:這是第一種在歐洲使用的電話。它取代了電報,比裝有手柄的磁力發動機電話先進。
1881、1882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左面的電話稱為美國貝爾型,1881年制造,由位于哥本哈根的國際貝爾電話公司使用。*on制造。
這款電話在上世紀末盛行。 1882年2月21日,丹高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外灘設立了電話交換所。
1885年,“埃菲爾鐵塔”磁力發電機電話:這款電話由L. M. Ericsson于1885年制造。在當時這是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電話。
麥克風設在旋轉臂上,曲柄用來接通交換機。 1885、1902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由Ferdinand E. Stensen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制造,是最早的一部由丹麥人制造的電話。
這款是在霍森的Emil Mdlers電話公司制造的。 1885年,木支架桌式電話:生產廠商及產地不詳。
1892年,電動折疊櫥式桌面電話:這種電話多數用于家庭、賓館和電話亭。 1892年,帶聽筒的“埃菲爾鐵塔式”電話:這是一部真正的經典電話,1892年,由L. M. Ericsson制造。
這款電話流傳全世界,生產近百萬臺。 1893年,“咖啡壺式”電話:這款電話在丹麥只有幾個樣品,對收藏者來說它最富吸引力和收藏價值。
1895年,俄國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機。 1897年5月18日,馬可尼進行橫跨布里斯托爾海峽的無線電通信取得成功。
1899年,數字機械墻式電話:這種數字機械電話有墻式和桌式兩種。 1900年,直立桌式電話:這種圓肚形桌式電話是青銅鍍鎳的。
在掛桿下面有一塊結實的電木。它還有一個可以炫耀的外設聽筒。
1900年,直立錐形桌面電話:這部電話有個綽號叫“油壺”,都是因為它的外形。 1900年,20線分離電話:本款是所謂的20線分離電話。
只能用于內部通話,由L. M. Ericsson瑞典制造。 1900年,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上海、南京電報局開辦市內電話,當時只有16部電話。
1901年,磁力發電機臺式電話:本款是1901年由Ferdinand E. Stensens Telefonfabrik在哥本哈根制造的。注意看它的聽筒,單獨掛在掛鉤上。
可能是因為當時電話接入質量不高,有時必需用兩只耳朵聽。 1901年,馬可尼實現了隔著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
1902年,Kellogg角落臺式電話:這種角落臺式電話多數用于家庭、辦公室和電話亭。它是由美國哈得伍得電話公司制造的。
是從加利弗尼亞一個小鎮的農夫手中買到的。 1902年,公用電池墻式電話:這種電話不需轉動手柄,拿起話筒直接與接線員通話。
它是從舊金山一個古玩店中買來的。 1903年,無線電話試驗成功。
9.飛機的發展史(簡略些)
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是飛機的誕生。
人類自古以來就夢想著能像鳥一樣在太空中飛翔。而2000多年前中國人發明的風箏,雖然不能把人帶上太空,但它確實可以稱為飛機的鼻祖。
本世紀初在美國有一對兄弟他們在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就是萊特兄弟。在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而萊特兄弟確不相信這種結論,從1900年至1902年他們兄弟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 終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并且獲得試飛成功。
他們因此于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這是人類在飛機發展的歷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駕 駛他們制造的飛行器員進行首次持續的、有動力的、可操縱的飛行1910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展覽會上,有一架飛機在表演時墜毀。
駕駛員被拋出燃燒的機艙。但是,這架飛機卻引起人們很大關注。
因為它使用的一臺新型發動機。設計者就是飛機駕駛員本人,他是羅馬尼亞人,名叫亨利·科安達,畢業于法國高等技術學校。
他設計的發動機是用一臺50馬力的發動機使風扇向后推動空氣,同時增設一個加力燃燒室,使燃氣在尾噴管中充分膨脹,以此來增大反推力。這就是最早的噴氣發動機。
本世紀30年代后期,活塞驅動的螺旋槳飛機的最大平飛時速已達到700公里,俯沖時已接近音速。音障的問題日益突出。
前蘇、英、美、德、意等國大力開展了噴氣發動機的研究工作。德國設計師,奧安在新型發動機研制上最早取得成功。
1934年奧安獲得離心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專利。1939年8月27日奧安使用他的發動機制成He-178噴氣式飛機。
噴氣發動機研制出之后,科學家們就進一步讓飛機進行突破音障的飛行,經過10多年之后這項工作終于被美國人完成了。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桑格菲爾地區,貝爾公司試飛能沖破音障的飛機。
上午10時一架巨大的B-29轟炸機,在機艙下懸掛著一駕造型奇特的小飛機起飛了。這架小飛機命名為X-1火箭飛機。
X-1飛機裝有4臺火箭發動機,總推力2700公斤,使用的燃料是危險的液氫和酒精。當B-29轟炸機把它從空中放下的時候,它的4臺火箭發動機相繼點火,聲如雷鳴。
當飛機發動機啟動1分28秒后,馬赫數達到1?0,飛機達到了音速。這時X-1飛機的燃料幾乎用盡,速度變得更快,達到馬赫數1?06,這時的高度是13000米。
盡管試飛成功,但由于X-1飛機不是靠自身的動力起飛升空,這個紀錄沒有被承認。 飛機的發明,使人們在普遍受益的情況下又產生了新的不滿足。
飛機起飛需要滑跑,需要修建相應的跑道和機場。這就帶來了諸多不便,于是有人開始探索可以進行垂直起落的飛行器,通稱直升機。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實用型直升機誕生,它是美國工程師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機。西科斯基原籍俄國,1930年移居美國,他制造的VS-300直升機,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槳,后來經過多次試飛,將3副尾槳變成1副,這架實用型直升機從而成為現代直升機的鼻祖。
世界上第一架使用型直升機 VS-300直升機誕生之后,影響巨大,尤其是從本世紀50年代開始,直升機的制造技術發展迅猛。50年代中期以前,直升機的動力裝置處在活塞式發動機時期,此后就進入了噴氣渦輪軸時期。
旋翼材料結構技術也經歷了幾個階段;40年代至50年代為金屬木翼混合結構,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為金屬結構,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為玻璃纖維結構,70年代中期以后發展成為新型復合材料結構。 本世紀20年代飛機開始載運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美國開始把大量的運輸機改裝成為客機。
60年代以來,世界上出現了一些大型運輸機和超音速運輸機,逐漸推廣使用渦輪風扇發動機。著名的有前蘇聯生產的安-22、伊爾-76;美國生產的C-141、C-5A、波音-747;法國的空中客車等。
超音速運輸機有英法聯合研制的“協和”式和原蘇聯的圖-144。然而,超音速客機的發展并不樂觀。
“協和”式飛機售價過高,影響效益,因而已于80年代停止生產。前蘇聯的圖-144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也在80年代停航。
第一架民航機 自從飛機發明以后,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由于發明了飛機,人類環球旅行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世界上第一次環球旅行是16世紀完成的。
當時,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一支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足足用了 3年時間,才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19世紀末,一個法國人乘火車環球旅行一周,也花費了43天的時間。
飛機發明以后,人們在1949年又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一架B—50型轟炸機,經過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僅僅用了94個小時,便繞地球一周,飛行 37700公里。
強中更有強中手。超音速飛機問世以后,人們飛得更高更快。
1979年,英國人普斯貝特只用14個小時零6分鐘,就飛行36900公里,環繞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就可以飛到地球的各個角落,這對于生活在20世紀以前的人類來說,難道不是一個人間奇跡嗎?A330-200空中客車 錯綜復雜。
10.漫威電影什么意思
漫威電影是指漫威電影宇宙。
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縮寫為MCU),是以超級英雄電影為中心的共同的架空世界,由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基于漫威漫畫出版物中的角色獨立制作的系列電影。它像漫畫中的漫威主宇宙一樣,是由共同的元素、設定、表演和角色通過跨界作品所建立的。
漫威電視(Marvel Television)將宇宙進一步擴大,制作位于該宇宙中的電視劇系列。擴展資料:發展歷程在推行漫威電影宇宙的過程中,作為漫威娛樂子公司的漫威影業在電影制作方面與漫威娛樂的分歧愈發嚴重,并最終導致漫威影業于2015年8月脫離漫威娛樂而直接向股權母公司迪士尼負責,從此漫威影業與漫威娛樂成為平起平坐的兩家公司。
2017年12月,漫威影業的母公司,即華特迪士尼公司以524億美元收購福克斯集團旗下部分產權,包括由二十一世紀福克斯所擁有的X戰警、神奇四俠等系列版權,也一并收回華特迪士尼公司旗下漫威影業。美國時間2017年12月14日,華特迪士尼公司宣布X戰警、死侍、神奇四俠等角色,將正式回歸漫威電影宇宙。
不過這項并購案還有待政府部門核準。2018年6月14日,美國有線電視和電信運營商巨頭康卡斯特(Comcast)宣布以650億美元的價格競價收購二十一世紀福克斯。
為應對康卡斯特的競價挑戰,迪士尼公司于6月20日宣布加價至713億美元競購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漫威電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