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秋天的散文詩,越短越好
為你奉上兩首,請你參考:
1、紅楓葉
秋風蕭蕭,掀起阿妹的紅衣裳,掀起一份平靜中的波瀾。
秋雨,綿綿無聲,讓離別的憂傷在記憶中回蕩。
暖暖的秋陽照著那片楓林,照著我去撿拾曾經的溫暖。
林間,我手持一片紅楓葉,回想著去年秋天,想著我和阿妹一起摘楓葉時的浪漫。楓葉片片,火一樣在秋風中跳躍著,追憶我們去年丟失在林間的那份純情的藍。
在又一陣秋風中,一片片紅楓葉落入情感的湖面,落放在記憶的深處,記印深深淺淺。
2、**花
一陣秋風,菊花說開就開了。
在山鄉,許多菊花簇擁著,訴說秋天。當年,鄰家的小姑娘長大了,姣美的臉就像一朵盛開的菊,掬一彎淺笑,把我的愛火點燃。
那個早熟的秋天,我一手捧著一束**花,一手愜意的拿著為阿妹寫下的詩篇,悄悄的放到她的窗前。
秋陽下,我站在窗外,偷偷的看著阿妹,看著她拿起那份寫滿愛的詩篇。菊花叢中,她用滿面笑容向我傳遞初戀的答卷。
整個秋天,秋陽燦爛。
2.描寫秋天散文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
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煙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于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于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股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使人聯想的是蕭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懔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煉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煙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遠勝于香煙,因其味較和。倘是燒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紅光炙發,有無窮的意味。鴉片吾不知,然看見人在煙燈上燒,聽那微微嘩剝的聲音,也覺得有一種詩意。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煉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大煙一樣的興趣。或如一本用過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或是看見書法大家蒼勁雄深的筆跡,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
秋天的雨(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測出深綠的水花。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3.描寫秋天的短篇散文
秋的情思
落葉攜一季的情思,把整個校園染遍。人心就如天氣,如此善變。留戀的不再留戀,可想念的依然想念。
那夜的雨,打濕的不是兩兩相望的眼,而是若即若離的兩顆真心。那夜的風,吹走的不是守望者的淚,而是不舍的眷戀。游走在愛與恨的邊緣,或許還期待著一天,一切只如初見。
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一天,不變的還是熟悉的臉,多了的是些許疲倦。反復演練著的情節,最終被扼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總有一場相遇,結局是一段無法逃離的傷。
誰說過,我是我自己的,你們誰也不能把我搶走……可是,也許有時候迷失自己也能算得上一種快慰,只因還有更遠的牽掛。也許只有這樣才會有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情,也會有不一樣的經歷。
一段路程,是一首歌,一幅畫,一句詩。幾朵花綻開了,一陣風拂過了,一縷香飄來了,幾片瓣散落了,幾圈漪暈開了,幾條魚逃開了,一個人路過了,幾顆淚落下了……
不記得是那條河邊,魚依然游著,香依然飄著。有那么一雙渴望的眼,眼里最平凡的,也是最感動的。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小小角落,只有那里是最真實的,最單純的。譬如一首動人的歌,一句絕妙的詩,一幅優美的畫;譬如一彎清澈的水,一抹絢麗的虹,一方自由的野;譬如一杯清苦的茶,一盤睿智的棋,一聲爽朗的笑;譬如……也還有無數個譬如。
這世上的秀美山川和人間的人情冷暖,我們時時刻刻感受著。走的太遠,想的太遠,離的太遠,只向著心中那個永恒的方向。
4.描寫秋天的散文 簡短 名人寫的 急
秋雨
張愛玲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了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性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灰色的癩蛤蟆,在濕料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
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5.三首描寫秋天的散文詩
1、《故都的秋》——中國現代作家郁達夫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2、《濟南的秋天》——中國現代小說家老舍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3、《鴿子》—— 胡適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
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
看他們三三兩兩,回環來往,
夷猶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十分鮮麗!
4、《秋晨》 于賡虞
別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難洗的苦孽。
你方從我的背上踏過。
歡迎啊,東曙,你又已復活!
在這最后的瞬間,我睜眼。
雙手抱住太陽的腳,看葉顫,花舞,聽市聲沉醉。
直到落下歡欣的眼淚!
5、《秋天的況味》——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林語堂
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
一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心緒也跟著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
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的太多,點不著,乃輕輕地一彈,煙灰靜悄悄地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紙上一樣,一點聲息也沒有。
6.描寫秋天的優美散文
張曉風經典散文 秋天·秋天 滿山的牽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沖擊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勢。
陽光是耀眼的白,像錫,像許多發光的金屬。是哪個聰明的古人想起來以木象春而 以金象秋的?我們喜歡木的青綠,但我們怎能不欽仰金屬的燦白。
對了,就是這燦白,閉著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蘆葦上,在滿山的的翠竹上, 在滿谷的長風里,這樣亂撲撲地壓了下來。
在我們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長,秋色就不免出場得晚些。但秋得永遠不會被混 淆的——這堅硬明朗的金屬季。
讓我們從微涼的松風中去認取,讓我們從新刈的草香中 去認取。 已經是生命中第二十五個秋天了,卻依然這樣容易激動。
正如一個詩人說的。 “依然迷信著美。”
是的,到第五十個秋天來的時候,對于美,我怕是還要這樣執迷的。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 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 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
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 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
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 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 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 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里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 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又記得小陽臺上黃昏,視線的盡處是一列古老的城墻。在暮色和秋色的雙重蒼涼里, 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陣笛音的蒼涼。
我喜歡這種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歡。小舅舅 曾帶著一直走到城墻的旁邊,那些斑駁的石頭,蔓生的亂草,使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長大了讀辛稼軒的詞,對于那種沉郁悲涼的意境總覺得那樣熟悉,其實我何嘗熟悉什么 詞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罷了。 后來,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樹。
走在街上,兩旁總夾著橘柚的芬芳。學校 前面就是一座山,我總覺得那就是地理課本上的十萬大山。
秋天的時候,山容澄清而微 黃,藍天顯得更高了。 “媛媛,”我懷著十分的敬畏問我的同伴。
“你說教我們美術的龔老師能不能畫下 這個山?” “能,他能。” “當然能,當然,”她熱切在喊著,“可惜他最近打籃球把手摔壞了,要不然,全 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畫呢。”
沉默了好一會。 “是真的嗎?” “真的,當然真的。”
我望著她,然后又望著那座山,那神圣的、美麗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
我忽然肯定地說,“他不會畫,一定不會。” 那天的辯論會后來怎樣結束,我已不記得了。
而那個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經闊別了 十幾年。如果我能重見到,我仍會那樣堅持的。
沒有人會畫那樣的山,沒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現在承認了嗎?前年我碰到一個叫媛媛的女孩子,就地問她, 她卻笑著說已經記不得住過柳州沒有了。
那么,她不會是你了。沒有人能忘記柳州的, 沒有人能忘記那蒼郁的、沉雄的、微帶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而日子被西風盡子,那一串金屬性、有著歡樂叮當聲的日子。終于,人長大了,會 念《秋聲賦》了,也會騎在自行車上,想象著陸放翁“飽將兩耳聽秋風”的情懷了。
秋季旅行,相片冊里照例有發光的記憶。還記得那次倦游回來,坐在游覽車上。
“你最喜歡哪一季呢?”我問芷。 “秋天。”
她簡單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麗的秋光。 我忽然歡欣起來。
“我也是,啊,我們都是。” 她說了許多秋天的故事給我聽,那些山野和鄉村里的故事。
她又向我形容那個她常 在它旁邊睡覺的小池塘,以及林間說不完的果實。 車子一路走著,同學沿站下車,車廂里越來越空虛了。
“芷,”我忽然垂下頭來,“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我們生命的同伴一個個下車了, 座位慢慢地稀松了,你會怎樣呢?” “我會很難過。”她黯然地說。
我們在做什么呢?芷,我們只不過說了些小女孩的傻話罷了,那種深沉的、無可如 何的搖落之解的。 但,不管怎樣,我們一起躲在小樹叢中念書,一起說夢話的那段日子是美的。
而現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傳教士一樣地工作著,從心里愛那些樸實的山 地靈魂。今年初狄我們又見了一次面,興致仍然那樣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 還沒有揭開薄薄的藍霧,櫓聲瑯然,你又繼續你山林故事了。
“有時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個人,慢慢地翻越過許多山嶺。”你說,“忽然, 我停住了,發現四壁都是山!都是雄偉的、插天的青色!我吃驚地站著,啊,怎么會那 樣美!” 我望著你,芷,我的心里充滿了幸福。
分別這樣多年了,我們都無恙,我們的夢也 都無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屬于地平線上的夢。 而現在,秋在我們這里的山中已經很濃很白了。
偶然落一陣秋雨,薄寒襲人,雨后 常常又現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種悲秋的情懷。你那兒呢?窗外也該換上淡淡 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樣地適合故人之情,又怎樣的適合銀銀亮亮的夢啊! 隨著風,紫色的浪花翻騰,把一山的秋涼都翻。
7.描寫秋天的優美散文或詩歌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2、《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譯文: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3、《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4、《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5、《子夜吳歌·秋歌》唐代:李白
原文: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