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五一的來歷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又稱“國際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
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5月4日罷工工人在干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稱“干草市場暴亂”(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場屠殺”(Haymarket Massacre)。
在隨后的宣判中有8位無政府主義者以謀殺罪被起訴,4位無政府主義者被絞死,1位在牢中自殺。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2.五一節的由來簡單介紹
一、勞動節簡介
亦稱"五一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隊級、勞動人民的共同擁有的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源于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余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游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
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以示慶祝。
二、勞動節在中國的新生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并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3.五一勞動節的來歷
五一勞動節的來歷: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后,**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歐洲仍以示威慶祝“五一”在英國和德國,當局擔心示威恐怕會有無政府主義者鬧事搗亂。
在德國柏林,警方和無政府主義者半夜發生沖突,有多人被捕。不過,數千名工會活躍分子卻和平地在市內游行。在法國和奧地利,反對退休金改革的人也上街參與游行。從土耳其國家電視臺的新聞畫面完全可以看見,警方用警棍打示威者,并扯著其中一人的頭發把他拉走。
4.簡單介紹五一勞動節的由來(100字)
五一勞動節的由來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斗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
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稱國際勞動節、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
節日源于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后,**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
5.五一國際勞動的來歷(簡短的100字)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城市的3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改善勞動條件。這場斗爭震撼了整個美國。工人階級團結戰斗的強大力量,迫使資本家接受了工人的要求。美國工人的這次大罷工取得了勝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為了紀念美國工人的這次“五一”大罷工,顯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力量,推進各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斗爭,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6.五一勞動節的來歷,要簡要的,50字左右
芝加哥的20多萬工人爭取8小時工作制全部罷工,終于獲得了勝利。影響了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擴展資料: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并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參考資料:五一勞動節 百度百科
7.五一勞動節的來歷(短一點)急死了
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稱國際勞動節、勞動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游行,并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游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游行,以示慶祝。
五一國際勞動節逐漸成為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8.五一勞動節的來歷(短一點)急死了
十八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等許多國家,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值,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1886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20多萬的芝加哥工人階級走向街頭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1889年5月1日,恩格斯在共產國際的大會上決定將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們舉行游行,慶祝第一個國際勞動節。
擴展資料: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但一般我們是將五一勞動節的假期和前后的周末連在一起放的,所以連在一起一般就是三天了。
參考資料:五一勞動節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