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關于歷史的詩歌朗誦
祖國啊,我為你自豪 當巍峨的華表, 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 當雄偉的天安門, 讓風云迎來東升的太陽. 歷史的耳畔, 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 是中國滄桑巨變的回響. 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 洪亮的聲音, 全世界都聽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那勝利的旗幟, 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 人民揚起了頭顱,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歷史凝聚了宏偉, 盡情地涂染十月的陽光, 這氣勢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輝煌的紀元, 用蒼勁的大手, 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點江山. 苦難的母親, 擦去滿眼的淚花, 露出內心的喜悅由衷地歡暢, 祖國豪邁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 迸發出生命的光芒.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四大發明的榮耀, 播撒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幾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們照亮. 60年,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進 我們又翻開新的一頁 古老的長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騰的長江翻卷晶瑩的浪花, 千里草原回蕩深情的馬頭琴聲,拉薩林卡正傳來牧民奔向小康的歡歌笑語。
啊,我的母親,在歡慶您誕辰60周年之季,我熱血沸騰,思緒澎湃。 我們有多少貼心的話兒要對您講,有多少贊美的歌兒對您歌唱。
祖國啊…… 你是我童年的夢幻 是飄忽的油燈下 老祖母神奇迷離的故事 是生離死別的碼頭上 父親含淚的叮囑 你是故鄉的泥土 那么渾厚那么樸素 你是祖先鐫刻的碑林 凝結智慧也凝結血淚 60年,是困難也是希望, 是挑戰也是機遇, 是期待也是付出, 是收獲也是給予, 把熱血奉獻社會, 把汗水灑滿大地, 把溫情帶給人間。 祖國啊,我的母親 您擒著昨日的淚, 掛著今日的疲憊, 擁迎明日的欣慰。
2.求以歷史為主題的朗誦稿
《敦煌飛天》
滄海桑田的一剎那,
沉默的飛天神女笑靨如花,
舞動色彩斑斕的長袖,
卷起了流光溢彩的煙霞.
是誰在荒涼頹廢的古堡,
陪伴著殘月彈奏琵琶,
如癡如醉的天韻低吟淺唱,
仿佛是在思念心中遙遠的家,
讓我想起反臂彎腰的精靈,
凌霄殿上拂柳分花.
遠古的情人盤旋起秀發,
沉睡在千年寂寥的古剎,
我多想你張開緊閉的嘴唇,
深情地說出久遠的情話,
跪在你的面前沉痛地懺悔,
不愿意就此了無牽掛.
曾經浸透鮮血的土地,
現在已是漫天的黃沙,
卻依舊能夠生長出來,
鳳凰涅盤一樣的蓮花.
我在這里小心地呵護,
這彌足珍貴的白玉無瑕,
跟著你的靈魂隨風飛舞,
無論是海角還是天涯,
依然不改我無悔的初衷,
仰視著你晶瑩剔透的光華.
---歸海高龍
---2006年7月5日
3.歷史演講稿短一點
讓 歷 史 告 訴 未 來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兩岸的一道道風景;紅色之旅,豐富多彩,其中最讓人深思的是那一組組難忘的鏡頭。
它們無聲,卻記錄著歲月的滾滾風塵;它們無語,卻寄托著對未來的深情祝福。讓歷史告訴未來,讓歷史告訴你我——石獅不會說話,但至今矗立在北京城郊盧溝橋上的一尊尊石獅卻曾經發出怒吼,發出“抵御外侮,保衛民族”的怒吼。
它們嚴肅的面孔在時時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曾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那一次非常事件。1937年7月7日深夜,萬籟俱寂。
當人們像平常一樣度過這個普通夜晚的時候,盧溝橋的橋頭卻突然響起一陣槍聲。這槍聲是日本兵打響的,這槍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越來越瘋狂。
面對侵略者的險惡用心,我們該怎么辦?中華民族該怎么辦?四萬萬中國同胞發出最后的吼聲:“誓死不當亡國奴!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每一位炎黃子孫發出錚錚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我必定為你戰斗到底!”一場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斗爭從此開始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盧溝橋事變”,也叫“七七事變”。盧溝橋的烽火,點燃了全面抗戰的烈火,不愿做亡國奴的中國人從此開始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并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怒吼的石獅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她敢于面對一切挑釁!如果在漫漫的黑夜,你突然看到一束明亮的燈光,會立刻覺得看到了希望。
延安棗園的燈光,就是這樣的一束燈光。在布滿黑暗的舊中國,它照亮了中國人民的心,照亮了中國人民革命的道路。
每到夜晚,棗園的燈光就一盞一盞地點亮了,黨的領導者們在燈光下繼續工作著。他們思考著、商討著、決策著、指揮著偉大的抗日戰爭,引導著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1941年到942年,陜甘寧邊區在經濟上遇到了最嚴重的困難:沒有衣服,沒有鞋襪,沒有被褥,沒有飯菜,沒有紙張,國民黨停發經費,實行經濟封鎖,企圖把延安軍民困死。面對嚴重的困難怎么辦?黨、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響亮的口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邊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
于是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軍隊、機關、學校、工廠、農村中開展起來。經過三年的大生產運動,邊區終于度過難關。
大生產運動不僅在物質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更培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棗園的燈光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堅強樂觀的民族,她勇于面對一切困難!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鐘,天安門廣場上,艷陽高照,彩旗招展。
北京30萬群眾敲著鼓,唱著歌,歡聚一堂。“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毛、主、席萬歲!”等大幅標語,閃爍著奪目的光彩。
人們歡呼著,雀躍著。3時一到,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主、席臺,向全中國和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頓時,全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映照著整個廣場。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中國人民開創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新時代!天安門上的五星紅旗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她將永遠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斗轉星移,日新月異。
我們跨越空間,跋千山,涉萬水,進行了一次難忘的紅色之旅;我們跨越時間,緬懷先輩,追思歷史,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忍不拔地前行,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于前人。
我們也將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后人留下我們的腳印。讓歷史告訴未來——明天更加美好。
4.回顧歷史 展望未來的朗誦稿,不要復制,發給我謝謝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中華雄獅崛起,屹立世界東方! 64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3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13年,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迎來了她的64歲生日。
國慶,自然舉國歡慶,總會給人們帶來喜慶,帶來快樂,帶來美好,帶來憧憬,更帶來希望。在這金秋十月,非同一般,非同尋常。在這美好的季節,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熱土上13億華夏兒女的都以豪邁激越的歌聲、氣壯山河的的詩行、喜悅歡快的舞步為祖國送上最美的祝福。
回想往事,1858年與英法俄美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九一八日本侵中原;1937年12月在南京30萬中華兒女死在了侵略者的槍口下。就在這磨難之中,開始了中華兒女為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時代。也逐漸涌出了**、**、劉胡蘭這些愛國烈士。中華兒女自強不息,歷經8年抗戰3年內戰,終于實現了名族的統一,在**的帶領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
在看今朝,1964年10月16日中國為世界獻上了一朵美麗的蘑菇云;神五到神十上天為宇宙添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蛟龍下海,探索海底秘密;遼寧出航,顯航母神威;08年奧運、09年閱兵、10年世博展現我中華國力。
于是,我看到祖國遼闊的大地上,華夏兒女于天地間引吭高歌。歡慶祖國母親64歲的生日,我們一起歡度國慶,向祖國致意,為母親祝福!
5.求一篇5分鐘以內的“歷史的選擇”朗誦文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聘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的民族有團結的力量。
一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一個曾被列強侵略的國家,一個曾飽經風霜的國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選擇了“千錘萬鑿出深山”,選擇了“千磨萬韌還堅勁”,正是這種精神,讓歷史選擇了它——東方一只永恒的雄雞。 人民的勞動,自然的結晶。
氣勢浩然,被稱為歷史長龍的萬里長城;古樸雄風,精致優美如畫的蘇州園林;銀裝素裹,云氣繚繞的巍峨泰山。它們讓我知道,它們能成為世界歷史文化的遺產,卻絕不僅僅是因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卻應該是歲月流逝后,歷史在那里留下的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淀,因為我知道是歷史選擇了中國。
中國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汩羅江上的一圈漣漪,讓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個憤世嫉俗,報國無門的臣子,用孤憤的詩行代替了富貴,用楚辭《離騷》洗去了歷史的鉛華,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壯語成為后人追求理想的動力,錚錚鐵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夜深人靜,長明燈旁,一個虛弱的身影正記錄著歷史的滄桑,他,司馬遷,飽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筆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臣著——《史記》,史學的天空因為有了你這顆星而更加煜煜閃光,文學的園地也因為有你這顆星而更加燦爛輝煌,我想這些是偉大人物積累而成的文化。正是這些在漫漫歲月里歷史堆疊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國擁有了如此深遠的文化。
6.正視歷史珍愛和平朗誦稿
列寧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歷史的目的什么呢?梁啟超先生說:簡單一句話,歷史的目的就是將過去的真事賦予新價值新意義,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鑒。我們接受歷史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了我們的過去和現在,以便激勵著我們創造我們的美好未來。
那么讓我們一起回首這一段歷史吧: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
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于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占北大營,次日占領整個沈陽城。
之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東北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變雖然已經過去整整78年了,歷史雖已過去,我們雖不愿提及,但這段歷史卻永遠沉淀在我們每一個靈魂深處!永遠留在我們中華民族的記憶里,載入我們的國史里!我們每每回顧這段歷史,讓我們神傷心碎、刻骨銘心。
我們可以忘記仇恨,但我們永遠難以忘記歷史留給我們血的教訓,痛定思痛,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警告自己: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振興中華。我們年復一年隆重紀念九一八事變,決不是單純為了紀念,而是要我們每一個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雖然戰爭好象離我們很遙遠,但歷史讓我們銘記落后就會國破家亡,愛國主義永遠是民族精神的靈魂。**說: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的心、愛國心的源泉。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歲月里,生活在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日子里,我們享受著,我們是最幸運,最幸福的人,我們當心存感激,我們當珍惜現在的美好日子。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要把十三億人的力量凝集起來;而你們肩負著富國強國的責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你們做一個求知上進,追求真理的人,做一個有為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為學生,當下最重要的是做到追求知識與追求道德完善的統一,你們怎樣完成教育將會決定國家的未來,你們今天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將會決定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能否接受未來的挑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惟有舉國不怠,我們民族才能長盛不衰,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7.歷史上最短的詩歌
(1)《網》:生活。
(2)《歲月》:牙齒的顏色。(3)《沉默》:青苔。
(4)《生命》:根。(5)《傘》:蒲公英。
(6)《炊煙》:歲月。(7)《村莊》:農事的搖籃。
(8)《愛情》:繭,竹,松。(9)《詩歌》:世俗說,那是病句。
(10)《筆》:心靈的眼睛。(11)《火柴》: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歌唱。
(12)《失戀》:玫瑰,無刺,燕子那樣丟了尾巴,飛不穩當。(13)《一剪梅》:李清照的心事/雁字里/月一樣,無聲。
(14)《人》:黑夜*眼睛。(15)《家》:月亮比金子有光彩。
(16)《流火》:螢火蟲分娩了。(17)《牛角》:堅強。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歷史的簡短朗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