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一篇簡單的適合托班幼兒的語言教案
小班語言活動——《說“動詞”》 目的:1、引導幼兒說動詞,并圍繞動詞進行發散思維。
2、學習動詞玩、拍、抱、踢、打。準備:布娃娃、積木、皮球、水杯、沙、被子、羽毛球拍、針、電話、毛衣、珠、珠子、石頭、沙包、毽子、卡片、橡皮泥、玩具車等。
過程:一、動詞“抱”1、做一個抱的動作,提問:A:老師在干什么?B:老師還可以抱什么呢?2、出示布娃娃、球、被子、積木等啟發幼兒說出與抱相關的動詞詞組。3、不出示任何實物引導幼兒依靠想象圍繞“抱”進行發散思維。
二、動詞“打”1、做一個打的動作,提問:A:教師在打什么?B:老師還可以打什么呢?2、出示毛衣、電話、針、羽毛球拍等啟發幼兒說出與打相關的動詞詞組。3、不出示實物,引導幼兒圍繞“打”字進行發散思維。
三、動詞“踢”(過程同上)四、動詞“拍”(過程同上)五、動詞“玩”(過程同上)六、結束我們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把準備的實物放到草地上,“我們去玩一玩、拍一拍、抱一抱、踢一踢、打一打吧!”精彩實錄:師:放下一切教具,提問:“我們還可以打什么?”幼:“打傘”;“打蒼蠅”;“打牌”;“打人”、“打孩子”;“打鼓”、“打球”;“打桌子”、“打我的孩子”;“打過了”。師:做了一個踢的動作,提問:“老師在踢什么?”幼:“踢小球”;“踢石頭”;“踢車子”;“踢毽子”。
小班語言:藏貓貓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愿意學習兒歌,初步掌握兒歌。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云朵,星星,布偶,月亮。
音樂:《夢幻曲》 2、泡沫座墊每個幼兒一個,一面粘上云朵。 3、場景布置:“藏貓貓”的三個家。
活動過程: 一、玩藏貓貓游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老師藏,幼兒找。
師:“今天,朱老師要和寶寶們玩藏貓貓的游戲,把眼睛閉起來。”(藏兩次,都要露出腳。)
師:“你們怎么找到朱老師的啊?” 2、幼兒藏,老師找。 (教師把眼睛閉起來慢慢數到5,就去找寶寶們。)
師:“咦,寶寶們都不見啦,都藏在哪兒呢!我來找找。” 二、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兒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師:“小耳朵聽,這后面有說話聲,誰藏在里面呀?” (播放夢幻曲)在寶寶的好奇中掀開布簾,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師邊演示邊朗誦兒歌《藏貓貓》。 師:“小月亮也想來玩藏貓貓游戲,寶寶們眼睛趕緊閉起來。”
(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兩只腳。) 師:“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發現的?”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月亮是怎么玩藏貓貓游戲的。”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兒歌《藏貓貓》。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誰在天上飄呀飄? 小月亮藏在哪里? 小月亮的腳藏起來了嗎? 誰眨眼笑?做做、學學眨眼笑的動作。 4、集體學習兒歌《藏貓貓》。
師:“看著圖片寶寶一起和老師來說說兒歌《藏貓貓》。” 師:“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說兒歌《藏貓貓》。
三、《藏貓貓》游戲表演。 1、根據兒歌內容進行集體游戲表演。
師:“小月亮飄呀飄怎么做,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云朵在哪里呢”朱老師找到了(翻起泡沫座墊,露出云朵),寶寶們找到了嗎?” 教師帶領寶寶一起表演下面的兒歌內容:藏著頭(泡沫座墊把臉遮住),露著腳(一起小踩步),逗的星星眨眼笑。
2、大家都玩累了。休息、吻別、再見。
師:“小月亮、云朵、星星玩藏貓貓游戲玩累了,它們現在要休息了,我們也休息一會。” 教師手拿布偶小月亮,親一親每個寶寶,并說再見。
師:我們拿起泡沫座墊和小月亮、云朵、星星也輕輕說聲再見。” 附兒歌:藏貓貓小月亮,飄呀飄,找塊云朵藏貓貓。
藏著頭,露著腳,逗得星星眨眼笑。
2.幼兒園托班語言《我不哭》教案
原發布者:**亞
小班我不哭教案【篇一:小班我不哭教案】文章來活動目標1、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針吃藥時也不哭”是勇敢堅強的表現。2、學習用簡單的語言“我不哭”提示自己努力控制情緒。3、能用語言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做個勇敢的。活動準備ppt、兒歌活動過程(一)、圖片引入,引起幼兒興趣。1、教師出示動物圖片,了解兒歌中的人物。師:我們班不止來了許多客人老師,還來了三個小動物,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小熊、小猴子、小貓咪)(二)、理解兒歌內容,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針吃藥時也不哭”是勇敢堅強的表現。1、出示兒歌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引導幼兒學說兒歌中的語言:“不哭、不哭……”。師:小熊、小猴和小貓在做時發生了一些事情,你想知道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小熊在玩什么?(拍皮球)我們也來學一學拍皮球(做動作)發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小熊怎么了?你覺得皮球掉了能不能哭?那你要對他說什么?(不哭不哭,撿回來。)(2)、小猴子在干什么?(翻跟頭)你聽見了什么聲音(哭聲),是誰哭了?請你來猜一猜。是不是小猴呢?(是)他為什么哭?(摔跤碰了頭)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頭上有包)我們要對他說什么好聽的話?(不哭不哭,爬起來。)(3)、我還有一個小動物是誰啊?(小貓咪)小貓咪在學什么?(學跑步)你猜她會發生什么事?我們來看看猜得對不對?(小貓摔跤了)我們要對她說什么好聽的話?(不哭不哭,站起來。)(4)、我這里還請
3.誰有托班優秀教案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小手套)手 套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兩處“重點句”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體會作者體貼入微、關愛朋友的深情厚誼。
2、能正確認讀課后認一認的詞語。
3、學會四個生字:套、織、戴、握。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手上戴著什么呀?出示“手套”。學習“套”,課件出示“套”的筆順,學生書空后。請小朋友給它組詞。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齊讀課題。你們知道手套有什么作用嗎?是呀,手套可以保暖,那你有手套嗎,你的手套是哪里來的?瞧,老師手上的這幅手套是老師小時候戴過的,是我的媽媽織給我的。( 課件出示)教師背誦課文第一節。小朋友,在寒冷的冬天,要是能戴上一雙媽媽親手給你織的手套,那是什么樣的感覺?自由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指導自學。
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小作者,他戴上媽媽織的手套,是什么樣的感覺。請你自由的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逐句讀課文。重點指導生字的讀音。多種形式的讀,學生評議。
(三)學習課文。
1、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戴上媽媽織給他的手套,是什么樣的感覺。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段話:學生找出句子,(我的手很溫暖,我的心也很溫暖。)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溫暖的語氣。板書:手溫暖,心也很溫暖。為什么我的手會很溫暖?為什么我的心也很溫暖?
(2)引出:(戴上這雙毛線手套,就像媽媽的手握著我的手,我的就不會凍壞了。)課件出示這句話,請你仔細讀一讀這句話。
(3)學生提出教師打錯了一個字,教師課件訂正,并講一講帶、戴的不同用法。
(4)自由讀一讀,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副溫暖的手套。引導學生先體會一下媽媽的手握著自己的感覺,那便是“溫暖”了。學生體會了感情之后,這倒有感情的朗讀,能干的小朋友可以把它背下來。
(5)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一下這種溫暖的感覺,請你自由的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節,能干的小朋友可以把它背誦下來。
2、我們的小朋友都有手套,可是班里有一個小朋友叫小明,他沒有手套,因為小明沒有媽媽。課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請你讀讀課文的第二段。
(1)出示重點句:我要請媽媽織一雙手套給小明,好讓他的手也有媽媽的手緊緊地握著。請你自由的讀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那么,我們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呢?
(2)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關心,小明的手就不會凍壞了,他的手很溫暖,他的心也很會溫暖。出示這句話,請同桌一起讀讀這句話,討論為什么小明的手會很溫暖,他的心也會很溫暖。讀好這句話。
(3)是呀,沒有了媽媽的小明,它并不孤單,因為在寒冷的冬天來臨時,它同樣受到了一雙溫暖的手套,他的心也是溫暖的。
(四)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小作者和他的同學之間的深厚友情和彼此關心的感情。齊讀課文。
(五)最后,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的生字,一起來讀一讀。
有沒有需要老師幫助指導的生字。戴、套
小結:你能像課文中的小朋友那樣,為身邊最需要關愛的同學送上一份“溫暖”。這里老師給大家留一個課外作業設想一個方案送一份溫暖給最需要幫助的人。
板書:手很溫暖 心也很溫暖
1、手 套
寒冷的冬天來了,媽媽織(zhī)了一雙手套給我上學的時候戴(dài)。戴著這雙毛線(xiàn)手套,就像是媽媽的手握(wò)著我的手,我的就不會凍(dòng)壞(huài)了。我的手很溫暖,我的心也很溫暖。
小明沒有媽媽,小明也沒有手套。我要請媽媽織一雙手套送給他,好讓他的手也有媽媽的手緊緊地握著。那樣,他的手就不會凍壞了。
他的手會很溫暖,他的心也會很溫暖。
手套 戴著 毛線 握著 凍壞 溫暖 緊緊。
4.小班語言《開滿鮮花的路》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會用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大小不同的各種花朵,發展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知道要愛護花草。
2.養成認真繪畫,保持畫面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觀察幼兒園內花的主要特征。
2.畫有山坡、小螞蟻的背景圖一張,與背景圖上相同的小螞蟻卡片一張(小些),紅、黃、綠三種顏料,油畫棒。
3.幼兒用書。
三、教學過程:
(一)以小螞蟻的口吻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小螞蟻卡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和幼兒一起到戶外草地上觀察小花、小草。
(二)回憶到的小草及鮮花的主要特征
1.說說小草的樣子?(綠綠的、細細長長的、葉子的頂端尖尖的,從土里長出來)
2.教師也念兒歌也用手指畫一畫:“小草小草尖尖的,從下往上鉆出來” 手指從下信上畫,草尖時輕輕提起。
3.草地上還有什么?(許多花)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怎能樣開在草地上?
4.教師與幼兒一起念兒歌邊用手指畫:紅的花、黃的花、藍藍的花兒一朵朵;大的花、小的花、圓圓的花兒開滿地。
(三)幼兒在背景圖上作畫
1.教師出示背景圖:“哇,好大一片山坡呀,山坡上一定很好玩,可惜還不漂亮,怎么辦呀?”
2.啟發幼兒在山坡上用綠色有油畫棒添畫小草,用手指蘸上一點紅或黃的顏料在草地上畫鮮花。
3.引導幼兒畫大花、小花。點在花蕊周圍畫大花,小花只要點一點。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用色,豐富畫面。
(四)欣賞和評價
1.張貼幼兒作品,以小螞蟻的口吻表揚大膽作畫、用畫、以及畫面整潔的幼兒。
2.播放音樂和“小螞蟻”一起跳歡快舞,結束。
(五)看到這么好看的花草,我們該怎么辦呢?
——教育幼兒愛護花草,學說“花兒好看我不摘”
5.小班教案語言《你的家在那里》
幼兒園語言教案及反思:我家在哪里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說出自己家住哪里,并制定附近的一些明顯建筑物或公共場所
2、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重點:讓幼兒完整地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難點:說出加周圍的環境。
活動準備:《小朋友的書,我的家》路線圖、房子圖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和老師都有自己的家,那你們的家住在哪里呢?老師先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我家住在00路00小區00幢00層00室
師: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來介紹一下,我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
二、說說我家在哪里
1、怎么來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仔細,可是老師要去你家該怎么去呢?
幼:坐車
師:坐什么車啊?
幼:15
2、怎么找
師:哦,老師知道坐什么車可以到哪個小朋友的家。那老師下了車該怎么走呢?旁邊有什么建筑物啊。
幼……
師:哦現在老師啊知道怎么去你們家了,以后小朋友們要記住,如果客人要去你家一定要把路線講清楚他們就能找到你們的家了。?
三、拼一拼自己家的門牌號
師:現在老師到你們家樓下了,那你們住在幾樓的幾零幾呢,老師這里有一幢房子,傍邊有小朋友的名字,現在小朋友要找到自己家的門牌號把名字貼上去。?
四、找一找
老師:老師現在能找到你們的家了,可是小紅啊找不到家,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好不好。
幼:好
師:從幼兒園到小紅家有很多的建筑物,她有很多的路線,可是哪一條最近呢
師:哦,小紅啊找到自己的家了,可是還有兩個小朋友找不到,現在老師把書發下去,你們幫他們找一找,好不好?教師發書、小朋友畫線。
教材分析:本次活動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每個幼兒都知道自己家的具體方位,知道自己家附近有些什么建筑物,能找到自己的家知道該怎么去,更能準確的說出自己家的門牌號,在這個基礎上能會看一些簡單的路線圖,能找到要找的地方。
活動反思:
這是一堂中班的語言課,主要是為了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知道記得附近有那些明顯的建筑物,知道去自己的家做什么車該怎么去。知道自己家的門牌號碼。首先我用自己的家庭住址引題,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很多幼兒都說不完整,介紹時有點難度接著是怎么去,由于事先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去自己家坐什么車去,下面讓幼兒找自己家的門牌號,我只是讓個別的幼兒去找,忽略了很多幼兒,最好分組進行活動,每個幼兒都可以參加。最后讓幼兒幫別人找家,可是我的圖片和口述不清楚,導致有些引導錯誤,以后得加強。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6.小班語言教案《小手印》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手,用印畫的方法印出手印。
2、創造性地印畫不同的手形,體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游戲,豐富相關經驗,幼兒活動材料紙及水粉顏料和調色盤活動過程一、小手變魔術。
1、我們有一雙能干的手,你的小手會干什么呢?老師的手還會變魔術,邊念兒歌,邊用雙手造形:我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變呀變呀變,變成……2、引導幼兒觀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變成了什么,像什么。(山、樹枝、仙人掌、花等)3、師幼共同游戲,體會用手造形的多種可能。
二、印一印小手的魔術。
1、引導幼兒討論:怎么樣把小手變的魔術印下來?
2、教師示范印畫的方法:想好印什么造型,把手蘸上自己喜歡的顏料印在紙上。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印畫時放在紙上的手不能隨意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小手變換出不同的造形。
三、結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印的小手魔術。
《小手印的快樂》教學背景我們設計活動主要是圍繞孩子的。托班幼兒年齡小,如果我們單純地用小班方式來做,收獲甚小,但以魔術的形式來教,效果會更加明顯。游戲是托班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吧!
教學重難點:
1.幼兒印畫時畫面易臟,要著重輔導。
2.幼兒印畫時手容易移位。
7.急求一份優秀的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要上公開課用
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教案
活動目標
1. 學著仔細觀察畫面的細微處。
2. 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眼、耳、手、鼻子、嘴的作用。
活動準備
PPT;盒子;眼罩;卡片;樂器等。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
(1)出示禮物盒,說說自己是否收到過禮物,是什么禮物。
(2)這是誰要送禮物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禮物》
2. 引導觀察
(1)畫面上的是誰?老鼠阿姨要送禮物了,引出故事名字
(2)觀察圖片,老鼠阿姨會把這么多禮物送給誰呢?(引導幼兒從動物的特征去猜測)
(3)觀察圖片,長長的耳朵,是誰呢?
(4)觀察圖片,大鼻子,是誰呢?
(5)觀察圖片,大嘴巴,是誰呢?
(6)觀察圖片,靈巧的手,是誰呢?
(7)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呀?我們要禮物!
(8)老鼠阿姨送的禮物,是什么呢,只有猜出來才能拿到禮物哦!
(9)老鼠阿姨把他們的眼睛蒙住了,他們還能猜出盒子里是什么禮物嗎?
3. 體驗操作
(1) 老師展示樂器,讓小朋友們猜猜是哪些樂器?讓小朋友們用眼睛看,小手摸,耳朵聽,鼻子聞。
(2)繼續觀察圖片
小兔---耳朵---聽;小豬---鼻子---聞;
松鼠---手---摸;青蛙---嘴---嘗;(為什么要小心摸;嘗之前要問“可以嗎”)
突出理解身體這些部位的作用。
(3)讓小朋友們來摸盒子里面的禮物,猜猜是什么禮物。
(4)觀察圖片,看看小動物們猜出來的禮物是什么,是糖果!
4. 完整欣賞故事。
5. 游戲:變魔術 ,分享盒子里的禮物
這是教案哦,如果你要相應的老師講課視頻,以及課件,書籍,
可以加這個QQ哦:1527962971!
8.幼兒園語言教案《會走的花》兒歌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開放的花朵。
2、聽過欣賞兒歌和討論活動,理解兒歌內容。
3、在創設的春天情景中,快樂地朗誦、快樂地歌唱、快樂地跳動,并意調整自己跟隨集體一起行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收集關于迎春花的圖片,帶領幼兒觀察過迎春花,對迎春花有一點認識。
2、圖片:樹枝發芽、
活動過程:
一、復習,引出主題。
1、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感受春天。
2、啟發幼兒想一想:春風吹呀吹,除了翠吹綠了、吹紅了,你知道它還吹黃了什么呢?
二、學習兒歌《迎春花》。
1、教師(出示迎春花圖片):這是什么花?花朵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你在哪里看見過迎春花?
2、教師朗誦兒歌。
3、根據兒歌內容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兒歌,并帶領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4、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5、教師帶領幼兒輪流接說兒歌,還可以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朗誦兒歌。
三、組織討論,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為什么說迎春花是公園里的小號手?
2、教師:迎春花還說些什么?教育引導幼兒知道花兒好看不能摘的道理。
四、創設春天在公園里散步的情景,開展“春天真美呀!”兒歌音樂大串聯活動。
1、教師:春天來了,公園里真美呀!讓我們大家一起去公園散步吧!
2、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散步音樂去公園。
3、教師:瞧!這是什么花?(迎春花)我們大家一起來念一念兒歌《迎春花》吧!
4、教師(分別出示柳樹圖片、桃花圖片):瞧!柳樹變綠了,花兒已經開了,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5、教師朗誦幼兒隨著音樂快樂地表演唱《春天來了》,提醒幼兒跟著集體的步調走,與大家一起活動。
9.幼兒園托班語音教案怎么寫比如花兒開
一、活動目標1.嘗試找到圓形的中心點,并沿著中心點用一圈一圈不斷擴大的方式表現花兒越開越大。
2.樂意幫助花兒開放,感受從中帶來的快樂體驗。 二、活動準備1.圓形的花心貼紙、大小不一的圓形紙。
2.綠色背景的畫紙裝飾上花徑和花葉。 3.顏料、棉簽、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一)故事導入,激發活動興趣。 1.導入:有一天,從草地的中間鉆出了一朵小花,可是它好小,小花很想快快長大。
怎樣才能讓小花快快長大? (二)情境演示,觀賞花的畫法。 1.師:太陽公公看見了,對小花說:"別急,別急,我來幫幫你吧!"太陽公公發出暖洋洋的光照著小花,小花兒吸收著陽光,伸伸懶腰,呀!它長大一些了。
2.教師用棉簽蘸顏料,沿著中心點的花心畫一圈。 3.師:呼呼呼,風姐姐吹來了,他對小花說:"小花,小花,我也來幫你長大吧!&quo乏饑催渴詘韭挫血旦摩t;風姐姐輕輕地吹著,小花抖了抖了身體,真的又長大了一圈。
4.還有誰會來幫助小花呢?你聽,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點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著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長越大了。 5.教師用棉簽將花從里到外越畫越大。
6.小花長出了花莖、開出了綠葉。(教師將小花貼在大草地上)(三)幼兒操作,激發創作熱情。
1.師:在你們的草地上,也種下一顆小花籽,你們愿意幫助他們長大嗎?快來讓小花園里開滿美麗的花兒吧。 2.活動指導: (1)鼓勵幼兒找到中心點,并沿著花心一圈圈不斷地將小花畫大(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畫更多的花,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選擇小一點的圓形。
(3)注意顏料和棉簽的使用,保持桌面和衣物的干凈。 (四)同伴欣賞,分享成功的快樂。
1.將幼兒作品貼在大背景上,讓孩子們互相欣賞交流。 2.幼兒扮演小蝴蝶,去找找哪朵花兒很美的?看看花兒是不是越開越大的? 3.小結延伸:花園里的花兒有五彩斑斕的顏色,你還想開出什么別的形狀的花兒嗎?我們下次可以試試,畫出三角形、正方形的花兒。
10.小班語言教案《動作歌》
活動目標
1、愿意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動作;體會每個動物有不同的本領。
2、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萌發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材料準備
1、背景圖、動物胸飾、動物卡片;
2、小公雞、小貓、小鴨、小青蛙的家;
活動過程
小樹林里今天真熱鬧,因為小動物們要在這里舉行“演唱會”,猜一猜,有哪些小動物要來參加演唱會?
一、猜猜、說說、學學
1“喔喔喔”是誰呀?
2、小公雞是怎么唱歌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公雞唱歌。
3、小公雞唱出那么好聽的歌,她要告訴我們什么?小公雞有什么本領?
總結:喔喔喔,這是小公雞的歌,她在唱:天亮了,起床了
4、集體學小公雞唱歌
5、用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貓,用謎語的形式請出小鴨、小青蛙;
經驗提升:小動物唱歌的本領真大,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完整欣賞故事
1、引用背景圖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可以和老師一起講)
2、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有幾個動物參加了演唱會?
三、故事表演
要求:找一個喜歡的動物掛在胸前,找到小動物的家,聽到哪位小動物唱歌,我們就到前面來唱。
1、幼兒邊聽故事邊模仿故事里動物的叫聲、動作。
2、啟發幼兒想象: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唱歌?(小雞、小羊、小狗等) 下個星期我們還要開演唱會,那我們快去告訴小雞、小羊他們,叫他們趕快準備,下次也來參加演唱會,和客人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