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一百多年前,正值英、法等殖民主義國家對中國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沙皇俄國趁火打劫。
這個時候,也是中國人民對外反抗列強侵略,對內反對腐敗清政府進行英勇斗爭。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中國的論述,主要集中在這一段。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散論可以摘錄,見于其他著作和書信當中。
一,關于中國問題的主要論文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中國的主要論文有18篇,幾乎都刊登在美國的《紐約每日論壇報》。
如馬克思的《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英國的金融危機》、《英中沖突》、《議會關于對華軍事行動的辯論》、《帕麥斯頓內閣的失敗》、《俄國的對華貿易》、《英人在華的殘暴行動》,恩格斯的《英人對華的新遠征》、《波斯與中國》、《俄國在遠東的成功》。
揭露殖民主義的侵略。
在這些文章中,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揭露了英國等國對中國的侵略,聲討殖民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野蠻罪行。
指出,第二場鴉片戰爭是“極端不義的戰爭”,揭露英國政府勾結法國,進行這場侵略戰爭的罪惡目的,駁斥了英國為發動這場戰爭而制作的荒唐借口。
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是由鴉片輸入而引起。
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英國的鴉片貿易,給中國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不僅造成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庫空虛,社會經濟瀕臨崩潰,而且使中國人精神受到摧殘,道德敗壞。
英國政府一方面假裝同鴉片走私無關,說是東印度公司的企業行為;一方面,殖民政府卻在印度種植罌粟,提煉鴉片,通過走私運往中國,牟取非法暴利。
關于沙皇俄國,馬克思恩格斯揭露它如何利用英法侵華戰爭從中漁利,掠奪中國的大片領土。
《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中說:“俄國人借兩次鴉片戰爭之機,取得了“沿黑龍江航行并在陸上邊界自由貿易”的權利,取得了“韃靼海峽和貝加爾湖之間價值無量的地域”,“英法所得的一切明顯利益,不管是什么,俄國都有份,而且還得到了黑龍江邊的整個地區”。
結果是,英國和法國對中國進行的戰爭,只是讓俄國得到了好處。
支持中國人民的反抗。
僅有譴責顯然是不夠的,事實上,殖民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也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
如何看待他們進行的各種形式的斗爭?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態度是熱情支持。
這是由中國人民斗爭的正義性所決定。
恩格斯說,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是保衛社稷和家園的戰爭,這是保存中華民族的人民戰爭。
”并且駁斥了殖民主義者對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污蔑。
尤其重要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視太平天國起義,以及中國農民革命對歐洲革命的影響,因此對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感到歡欣鼓舞。
他們預言,在太平天國起義的沉重打擊下,舊中國的死亡時刻正在迅速臨近,過不了多久,就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馬克思在詳盡考察了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掠奪政策,對中國國內狀況所產生的影響之后,指出中國革命也將對英國并通過英國對歐洲發生影響。
因此,因此,發生在中國的革命具有明顯的國際意義。
馬克思的原話是“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今工業體系這個火藥裝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引爆,這個普遍危機一擴展到國外,緊接而來的將是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
馬克思所提出的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相互聯系的思想,實際上指明了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和國際無產階級事業是密不可分的,這個論點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關于中國問題的散論。
關于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的散論,分散見于19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種著作和書信之中。
這方面的材料,涉及范圍很廣,其中談到世界貿易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農民戰爭、中國與俄國等問題,還談到中國的火藥、印刷術所起的作用等。
這些材料,可以對第一類的文章進行補充,也是馬克思恩格斯中國觀的主要依據。
當然,由于受到材料來源的限制,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論述,也有一些是不確切的,和事實有不符的地方。
如馬克思說:“在信用完全沒有發展的國家,如中國,早就有了強制通用的紙幣。
”實際上,在北宋年間,正是在信用發展經濟良好的時候,開始了最早的紙幣“交子”的流通。
而在明朝中葉,盡管有國家強制規定,大明寶鈔最后也貶值得如廢紙。
我們主要是學習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應該他們是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對具體的個別論述就完全相信,甚至盲從。
在學習的同時,我們應該和實際相結合,堅持實事求是和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馬克思恩格斯的中國觀。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