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篇呢好好看看,自己選哦!呵呵
在“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看到一個人栽種桃花心木苗。
奇怪的是,這個人澆水的時間很不規律,而且澆水的量也是多少不一。
作者好奇地問那個種樹人,才知道如果有規律地澆水,樹會慢慢地長得柔弱不堪,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成活率才高,也會很強壯。
讀完這篇文章,帶給了我很深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一段話“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想不到只是樹,人也是一樣。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命的考驗。
因為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
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雨情感的感知。
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我對12年幾乎沒有什么困難,甚至壓力也很少。
可是,有點兒芝麻大的小事兒,我就會有很大的壓力,也會有壓抑感。
所以,我總是生活在焦慮中。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緊緊張張。
看完這篇文章,我才發現:其實沒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這么忙。
遇事應該分清大和小,沒必要把一切全部弄得完美無暇。
通過和媽媽交流,我發現其實媽媽對我的教育也和種樹人相仿。
她對我對批評就是對我對關心和愛,無非是希望我能做一個好孩子。
我為何不化被動為主動,力爭上游,多讓媽媽省省心呢?于是,我決定努力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開始準備沖刺啦!
今天正好是三八節,我想,這就是我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吧。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經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我的摘錄本里摘抄著這樣一個句子。
每當我翻開摘錄本看到這句話時,我就會想起《桃花心木》這篇文章。
《桃花心木》主要內容是寫:鄉下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種著許多桃花心木苗,種樹人給樹澆水不是定時定量的,而是模仿老天下雨,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長成百年大樹。
文章最后提到人和樹一樣,也要在你不確定中生活,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覺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以前,我有一個毛病,就是在學習中一遇到難一點的題,就馬上問爸爸,爸爸老說我不愛動腦,依賴別人。
我聽了總是嘟著嘴說:“不懂就問嘛!”但自從我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觸。
對啊!我平時老依賴爸爸,養成了依賴心理,要是考試時碰上了一道難題,那我怎么辦?所以我決心改了這個毛病。
現在,遇到難題,我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不會了,再問爸爸,爸爸說我變了,懂得獨立思考了!
我們就如同小鳥,鳥巢是我們溫暖的家,我們這些小鳥總不能整天待在巢里,筍父母捕食回來就吃吧!假如有一天,父母去了很遠的地方,留下我們,那我們這些小鳥該怎么辦?又不會獨立生活,只有等白白餓死了!
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自主。
記得在兩年前,家人帶我去茂名人民廣場玩,那兒有一個大草坪。
我們走累了,坐在草坪邊的石椅上。
這時,我看見一對父母推著嬰兒車走過來,嬰兒車上坐著一位大約兩歲的小男孩。
小男孩看見草坪上有許多小朋友在玩,他的心也動了,也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他媽媽會意了,把他抱出來,放下地,讓他自己走去玩。
小男孩大約是剛學會走路吧,他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的,沒到五步,他就摔倒了!小男孩哭了,用乞求的眼神望著父母,似乎想讓他們把他扶起來。
我望向那對父母,似乎想讓他們把他扶起來。
我望向那對父母,只見那媽媽想去扶起小男孩,但爸爸卻阻止了她,說:“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我當時聽到這句話,不由地對這位爸爸升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那媽媽此時一定很焦急,從她周期眉頭就可以看出了,那爸爸顯得毫不在乎,不過我相信,他一樣是替兒子焦急的。
那對父母表情不一樣,但他們都是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孩子的。
小男孩見父母不來扶他,他哭了一會兒也不哭了,站起來擦干淚水,拍拍手去玩了!
后來,我才知道,這是“獅子育兒法”。
韓國正流行呢!所謂的“獅子育兒法”也就是讓孩子從懂事起,就獨自一人解決面臨的困難。
讓他們過早認識社會,早日一人踏入社會。
當然,在孩子最需要大人時,父母還是會出手“相助”的。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存在一顆依賴心,要自己獨自想辦法解決面臨的種種困難,突破種種難關,這樣的人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前幾天,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了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桃花心木》。
這篇文章主要寫作者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種樹人育苗卻沒有規律,作者感到很奇怪。
后來,作者從種樹人的話中,明白了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樹木克服依賴心,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
從而長成百年大樹。
作者從中感悟到一個育人的道理:人只有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生活,經受生活的考驗,克服依賴性,主動地鍛煉自己意志,才能學會獨立自主地生活,健康地成長。
是呀!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有與作者同樣的感受。
許多人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在挫折中奮發努力,取得了輝煌。
比如,諾貝爾,他在發明炸藥的過程中,遭遇了多少次挫折,付出了血的代價。
在實驗中,他的弟弟被炸死,他的父親被炸得殘廢,他自己也曾被炸得滿身鮮血,但他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正是因為這樣,諾貝爾一身中共取得129項發明專利。
再比如張海迪下身癱瘓,可她人癱志不癱。
有時,病魔使她痛苦萬分,但是,張海迪卻憑著驚人的毅力,努力和病魔作斗爭,在人生中取得了許多輝煌。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慚愧,想起我自己,在家中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一旦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都要靠父母。
自己完全經不起生活的考驗,如果我離開了父母,該怎么辦?所以,我暗暗下決心,今后遇到困難,要自己努力克服,不依賴別人,使自己學會生存,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