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
人口34.3萬。
主建于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
由118個小島組成,并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
公元452年興建。
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
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
新航路開通后,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
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國。
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
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花邊、刺繡等著稱。
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
馳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萬游客。
古老的圣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鐘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物。
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
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
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于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
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
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意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讓中國游客感到親切的,應該還有每年8、9月份的中國電影屢次獲獎的威尼斯電影節。
做為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所設最高獎為“圣馬可金獅獎”。
金獅獎的由來是因為圣.馬可,圣.馬可的標志是一只帶翼的獅子,他是威尼斯的保護神。
但是,威尼斯滿城的石獅卻不能阻止城市的陷落。
成名于水也困于水的威尼斯城目前每年有200天被浸泡在水里,而在17世紀初,這一數字只有7天。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持續的降雨使得威尼斯瀉湖地區海水漲潮時發生倒灌,游客只能踮起腳尖漫步著名的圣馬可廣場。
許多古老的建筑物的地下基礎結構被腐蝕,變得不堅固,造成大批古建筑下沉。
2001年,科學家們發現,威尼斯自1727年以來的275年間下沉了67厘米。
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外,也有人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巖石層塌陷,整個水城正一點點沒入水中。
有人甚至預言說,80年后的威尼斯將成為水中城市。
威尼斯的別名
威尼斯也被稱為水城.
坐在船倉里,觀賞著外面美麗的景色,心里十分愜意
世界著名水城還有:拉各斯,紐約,蘇州,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斯里吧加彎
Venezia - 威尼斯
意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
人口34.3萬。
主建于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
有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
由118個小島組成,并以 180條水道、378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
公元452年興建。
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
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
新航路開通后,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
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國。
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
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花邊、刺繡等著稱。
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
馳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萬游客。
古老的圣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鐘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物。
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主要景點:
大運河(Canalazzo)呈倒S型的大運河貫穿整個威尼斯,從羅馬廣場延伸至圣馬可廣場,近4公里,曾經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要道。
沿岸兩旁100多座古老建筑曾經是威尼斯的貴族和富商的府邸。
河上跨越了三座古橋分別是斯卡爾齊橋、里阿托橋和學院橋。
圣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威尼斯的市中心廣場。
廣場的入口處,有兩根高高的石柱,帶翼的圣馬可雄獅是威尼斯的守護神。
總督宮(Palazzo Ducale),是以前威尼斯最高行政官總督的官邸。
宮殿最早建于公元九世紀,目前的宮殿是14-15世紀的哥特式杰出作品。
穿過與教堂相連的卡爾門(Porta della Carta)譯名”紙門”,進入總督宮內院,就可見15世紀建造的巨人階梯 ,上立海神和戰神的巨大雕像,從1485年起,總督就在這里加冕。
宮內還有一處”金梯”通往總督的居室,因其兩側涂金的墻壁而得名。
宮內包括委員會廳(Sala del Collegio)、候客廳(Anticollegio)、四門廳(Sala delle Quattro Porte)、議會廳(Sala del Senato)、十人廳(Sala del Consiglio dei Dieci)和大會議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等,各個廳都以油畫、壁畫和大理石雕刻來裝飾,使整個總督宮復雜奢華、輝煌璀璨。
在其有一幅被譽為世界最大的油畫作品,取材但丁的《神曲》名叫《天堂》,長22米,寬7米,有700 多個人物,氣勢極為宏大,占據了大議會廳東面的整個墻壁。
圣馬可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圣馬可是耶穌的使徒,是《馬可福音》的作者。
828年威尼斯商人,將圣馬可的尸體運回威尼斯。
公元829年為此修建了這個教堂。
教堂采用拜占庭建筑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建筑的精華。
教堂的祭壇下面就是圣馬可的墓。
教堂內部裝飾了很多拜占庭風格的馬賽克裝飾畫。
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在總督宮的后面,以前這里是總督宮經過判決的犯人通往后面監獄的必經的橋。
犯人經過橋時常懺悔而嘆息因此得名。
里亞托橋(Rialto)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橋,用白色大理石在1592年建成,橋上有建有很多店鋪,銷售各種紀念品和當地特產。
特色紀念品:
玻璃器皿及玻璃首飾、狂歡節彩色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