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中的姚澤圣,是同德銀號老板。
1930年,姚澤圣和西單商場經理雍勝遠,出資5000塊大洋扶持作為北京京城“八大樓”之一的新豐樓飯莊,開辦了豐澤園飯莊。
后來在豐澤園飯莊的基礎上翻擴建成了現在的豐澤園,一家具有國際三星級水準的飯店。
開業前,姚澤圣召集股東們在中南海一所古代園林建筑“豐澤園”內共議開張事宜。
一致同意借用“豐澤園”的美名作為飯莊字號,并請李琦書寫了匾額。
取“豐澤”二字,象征菜肴豐饒、味道潤澤之意,同時“澤”與大股東姚澤圣的“澤”相同,也含有姚澤圣為主要股東之意,又兆發財。
1930年農歷八月中秋節,豐澤園飯莊正式開業。
擴展資料
1952年,中國國家出資,豐澤園實行公私合營。
這是北京飯莊實行合營的第一家。
同時,豐澤園飯莊以著名的魯菜及優質的服務,不僅成了名人聚餐的地方,而且成為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宴會活動的重要場所。
**、**、**、**等同志都曾在豐澤園宴請過賓客。
**主席在家中接待貴賓,也經常請豐澤園的師傅去掌勺。
“**”開始后,造反派們首先對豐澤園開了刀。
作為“四舊”,他們將李琦寫的“豐澤園飯莊”的匾額砸爛,扔進了垃圾堆;把記載山東菜風味的資料文件和菜譜,付之一炬;甚至把許多珍貴的銀器、瓷器、硬木家具,也給砸爛、毀壞……最后,豐澤園飯莊也給改成了“大眾餐廳”,強令一大批名廚去烙大餅、蒸窩窩頭、搟面條,臨街叫賣。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70年,萬里同志恢復工作。
1972年4月,老四合院整飾一新,新樓落成,名廚們各就各位,豐澤園飯莊才又正式開業。
不過,還不敢恢復“豐澤園”原名,只是將“大眾餐廳”改成了“春風飯莊”。
豐澤園老字號的恢復,還多虧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姬鵬飛同志。
最終,在姬鵬飛同志的干預下,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立即摘下“春風飯莊”的牌子,掛上“豐澤園飯莊”老字號的匾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豐澤園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清末時期中的姚澤圣是什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