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散文有不少特色,首先是刻畫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書中對只圖享樂,而又妄想稱霸的齊宣王;對平時不行“仁政”,到關鍵的時刻施一點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畫得淋漓盡至。
其次是雄辯,孟子的散文特別顯示了靈活多樣的論辯方法。
他針對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物身份開展辯論,逗引對方,掌握主動,由遠而近,步步緊逼,層層推理,運用犀利的語言,嚴密的邏輯力量,把自己的觀點闡發得非常透徹,確實有“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氣勢。
其三是善于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
全書運用比喻不下千處。
而且每處都給人以“辭不迫切,而意以獨至”的感覺。
他的比喻多種多樣,方法自如,毫無牽強造作之感。
有的用寓言故事來喻,有的用事物來喻;有的用三言兩語,有的是一個小故事。
其中以《揠苗助長》、《奕秋誨棋》、《以五十步笑百步》、《挾泰山以超北海》等富于哲理,尤為生動。
至于《孟子》散文富有鼓動性,詼諧風趣,戲劇性的對話等都是被后人所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