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陰山山脈是中國北部東西向山脈和重要地理分界線。
橫跨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
介于東經106度到116度。
西端以低山沒入阿拉善高原,東端止于多倫以西的灤河上游谷地,長約1000公里。
歷史上陰山以北為外族人先后活躍著匈奴、鮮卑、柔然、鐵勒、突厥、回鶻、契丹、黨項、女真、蒙古等南邊為中原漢族所以陰山是中原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時常爆發爭戰一直充滿著陰森肅殺的氣氛所以得其名曰陰山。
擴展資料:
陰山不是自古以來就一直矗立在中國北部的一條山脈。
億萬年前它曾是海拔不過數百米的平原丘陵地帶這里氣候濕潤、湖沼密布分散有廣闊的內陸湖大量蘇鐵、蕨類、銀杏等裸子植物生長其間成為眾多恐龍等動物的樂土。
直至恐龍滅絕這里仍然是丘陵與平既,無陰山也沒有高原。
直到一顆恒星撞擊了地球使恐龍滅絕,而此時地球內部的地幔活動越來越劇烈。
印度板塊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靠近亞歐板塊,而距離陰山600多公里以外的察哈爾火山群也在蠢蠢欲動。
這三種力量看似互不關聯,但到它們走上同一條道路共同發力,促成陰山的誕生。
首先出手的是地幔活動這從地球誕生之初就有的活動,看似平常但6000多萬年前地幔柱的不斷上升引起地殼抬升。
促使內蒙古北部地區形成高原,而在南部沿鄂爾多斯臺坳周緣,發生強烈水平擠壓陸地。
像拱起的毯子地勢越來越高,南北逐漸形成了巨大的地形、地勢以及氣候、植被的差異使陰山山脈這條橫臥的巨龍隱隱出現在內蒙古中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