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名篇60一70字左右
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煙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
于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
于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股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使人聯想的是蕭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概,不單以蔥翠爭榮了。
這是我所謂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熱的溫香罷了。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
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
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煙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遠勝于香煙,因其味較和。倘是燒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紅光炙發,有無窮的意味。
鴉片吾不知,然看見人在煙燈上燒,聽那微微嘩剝的聲音,也覺得有一種詩意。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煉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大煙一樣的興趣。或如一本用過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或是看見書法大家蒼勁雄深的筆跡,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
相思苦,盼中守,朝看花開,暮數落瓣,一聲嘆息無言語,花落無痕,魂牽何處,只道是紙只語無從寄。
這句來自韓墨染。
韓墨染,1992年2月6日生,本名韓立東,90后原創網絡作家,出生吉林遼源,畢業于吉林大學。2012年獨創首部散文作品《卿可知,攢眉千度只為你而相思?》而走紅網絡,繼后又以《滄桑兒女情,莫笑青衫柒白首》等作品引起了網友的瘋狂追捧,2012年攜新作《飛花似夢,一墨染成空》《但愿人長依,白首不相離。》《人生若如初見,何來人斷腸。》《一世浮華,盡付東流水。》《一年離殤,何以持筆訴衷腸?》等多部作品創下2012年網絡散文新秀。2013年以一篇《伊人憔悴,風塵三尺怨哭砂。》轟動網絡,續后創建網絡家族【墨氏】而步向網絡,2014年陸續更新,《誰盼良人歸,醉眼望不回。》以及卿可知系列等多部優美散文,成為網絡熱門古風散文家。
推薦幾本文筆好的古風散文集 最好是名家的妙語連珠,讀起來唇齒留香的那種,呵呵,謝謝啦~\(≧▽≦)/~啦
古典詩詞:《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陌上花開》《世有簡橘桃花》《長安月下紅袖香》《憶昔花間相見時》《獨自莫憑欄》《昨夜閑潭夢落花》
古代信物:《春以為期》
古樂曲:《錦瑟無端五十弦》
古畫:《知君含嘩用心如日月》
戲曲:《觀音》
人物:《美人何處》《筆底明珠無處賣》《她們謀愛亦謀生》《佳期如夢 愛如胭紅》《初見人間談咐行芙蓉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自律的古風散文名篇,古代散文名篇60一7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