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韻味是詩詞區別于其它文學體裁的重要特征,可謂之詩詞的神韻。
詩詞因為有了“神韻”的獨特之美,它才有了一般散文和小說等文學作品所沒有的特殊意境,那就是用最為精煉的語言,來呈現無限廣闊的思想內涵和情感空間。
那么,在詩詞創作中,通過“一聽二看三聯想”努力把握韻味,就是提升詩詞創作的關鍵點。
一 、對詩詞韻味的一般認識
對于“韻味”一詞的書面解釋,大致可以理解為“含蓄的意味”、“風趣的意境”等。
“韻”是可以憑借感官來感受的,是與視覺和聽覺相關的字面音韻的美。
引申到詩詞中的韻應該是通過文字詞匯的韻律,讓讀者在傾聽的過程中內心里自然感覺到的一種或朗朗上口,或悠揚悅耳,或溫潤婉約,或豪放大氣,或鏗鏘有力的各種直接感受。
而“味”則是借助于“韻”這一媒介,透過聲音韻律在讀者內心深處感受到的一種讓人有所觸動,既“聽韻生情”又令讀者回味無窮的深刻含義。
由此首先學會“聽”韻味。
二、詩詞音韻承載韻味的內涵
詩詞作為文學體裁中最為精煉的文體之一,作者在創作中必須做到“惜字如金”。
那么在稀少的文字詞匯運用中,如何讓詩詞作品更加引人入勝?注重詩詞的韻味是非常必要的。
艾青1979年訪問民主德國(東德)期間,看到了“柏林墻”。
他即興創作了《墻》這一首詩,對當時的“柏林墻”以抒情的手法進行了深刻的定義和解讀,并當場朗誦。
在《墻》這首抒情詩中,寓哲理與形象之中,首先把“柏林墻”比作一把刀,把柏林城“切成了兩片”,把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心剁成了兩截。
詩人將濃濃的國際主義、民族主義情懷,附著于三米高的大墻,認為它“再高”、“再厚”“再長”也阻隔不住“天上的云彩、風、雨和陽光”,阻擋不住“飛鳥的翅膀和夜鶯的歌唱”,更割不斷“比風更自由的思想、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比時間更漫長的愿望”。
典型的意象與深刻的哲理通過沉重的疑問和激昂的排比句融為一爐,使詩歌的意蘊深厚凝重。
詩作者堅信,這道“墻”終究會倒塌,德意志人民終究會實現民族的團圓。
在這首詩誕生十年以后,詩人的預言實現了,墻不僅擋不住“云彩、風、雨和陽光”、擋不住“飛鳥的翅膀和夜鶯的歌唱”、擋不住“流動的水和空氣”,更擋不住“千百萬人的比風更自由的思想,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比時間更漫長的愿望”,“柏林墻”終于被拆除了。
這首詩以“ang”這樣具有激昂色彩的韻母為韻腳,讀起來感覺有頓有挫,如波濤滾滾,激昂奔放。
凡是包含有元音字母“a”的發音都是響亮震蕩的,都是容易引起人們注意并便于人們記憶的。
作者借助于“ang”這一“韻”的媒介,把“不可阻擋”這一濃郁的“味”展現得清晰可見,加上作者慷慨憤然的情懷,詩歌的韻律就顯得更加氣勢恢宏。
三、巧用文字的外形布局提升韻味
除了“聽”韻味以外,還要善于“看”韻味。
筆者認為,漢字獨特美感的事實存在,也是運用漢語言創作詩詞必須注意的要素。
如果把詩詞比喻成為文字組合的產成品,那么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就是一首詩詞的零部件。
漢字屬于象形文字,它的造型美已經存在于人類社會幾千年了,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且使用人數最多的象形文字。
人們進行詩詞創作除了有思想情感的迸發以外,還必須具備對漢語言文字的透徹掌握和嫻熟運用。
因為在詩詞創作中,文字的布局的變換也可以促成某種“韻味”的產生的變化。
五、七言律、絕正文各自的均齊劃一。
《十六字令》,每句一、七、三、五字分行排列,則顯得參差錯落。
字數的多少和文字的排列講究對韻味的影響同樣也體現在新體詩歌中。
筆者在2016年八一建軍節期間創作的詩歌《我是戰士最榮光》發表后,就有讀者評價說“文字的安排錯落有致,如翻滾起伏的浪花,起始時字數適中,高潮部分字數增多,結尾部分字數驟減。
給人一種波瀾起伏的視覺美感。
”全詩共計32行,整首詩歌每一句都是用“我”字起筆。
三十二個“我”字就是一種“整齊”的布陣標志,而內容的變換無不以“我”的內心獨白所表現,有自信,有坦然,有客觀理性的表述,也有主觀自豪的成就感。
最終以“我是戰士,我曾經為祖國站崗;我是戰士,我最榮光”收筆,緊扣主題。
這就是通過文字外觀布局給人以視覺上美感或韻味。
四、生活實踐是培育詩詞韻味的最好土壤
已故著名當代詩人、詩論家吳奔星教授曾說過:“聯想和想象是作家、尤其是詩人不可或缺的心理機制。
”那么聯想和想象的基礎又是什么?是生活實踐。
一個作家、詩人,唯有不斷地深入生活,勇于實踐,方可以找到創作的最佳靈感。
在此基礎上,才會擁有“聯想和想象”的仰仗。
如果一個作家、詩人目空一切,不曾或者很少深入社會生活,缺乏廣泛的閱讀學習,沒有為廣大民眾創作的勇氣,就沒有創作的靈感。
即使是曾經在學堂里為了應付考試換取文憑勉強死記硬背過幾段他人作品的章節,也無法做到藝術青春久駐心靈。
身為當今時代對詩詞情有獨鐘的每一位詩詞創作者,無論基礎優劣,目標大小,只要勤奮學習,深入生活,勇敢實踐,就可以贏得成就。
要善于從字、詞、句、章等基礎知識學起,從古今中外優秀詩作的經典作品中汲取營養,學習掌握詩詞創作的一般規則要領,在創作實踐中總結和發現新的規律,創新創作技巧,把握和提煉詩詞音韻承載韻味內涵的經驗,巧用文字數量和外形布局提升韻味,就可以憑借“一聽二看三聯想”來贏得更大的成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淺談如何把握詩詞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