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
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
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
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在他的古樂府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其感情如滔滔江河,不可抑制,“大笑東門去,我輩豈市是蓬蒿人”可以想見他的狂放之態。
在詩人無處施展抱負時,直指當時不公平的社會現象,人才壓抑的憤慨“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直至今天,依然如在耳邊,使人意氣昂揚,凜然之風骨躍然紙上。
李白山水詩具有主觀化色彩。
李白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
他把握整體打破時間空間的拘限,按主觀情感的需要處理山水形象、創造獨特意象,以顯示強烈的個性色彩。
擴展資料:
李白詩歌的影響:
李白對后世的巨大影響,首先是他詩歌中所表現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
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獨立人格,
那“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的凜然風骨,那與自然合為冥一的瀟灑風神,曾經吸引過無數士人。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種個體人格意識受到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傳統中。
李白狂放不受約束的純真的個性風采,無疑有著巨大的魅力。
他詩歌的豪放飄逸的風格、變化莫測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對后來的詩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蘇軾、陸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響。
南宋大詩人陸游曾贊美李白的詩:“明窗數編在,長與物華新。
”李白的詩對后代的影響是深遠的。
中唐韓愈一派詩歌就接受李白詩歌的創作經驗,創造出自己崛奇橫放。
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風格。
李賀的詩,更是接受了李白詩歌的影響,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形成了獨特的浪漫主義詩風。
宋代的大詩人蘇軾、陸游也都借鑒李白的豪放詩風。
表現自己的思想。
一直到清代的龔自珍,許多詩人都從李白的詩歌中吸取營養,融匯到自己的詩歌創作中去。
李白身后一千二百多年來,他的那些優秀詩篇。
流傳了一代又一代,至今仍被人們所喜愛,婦孺成誦,有口皆碑,不僅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光輝遺產,而且是世界文學的瑰寶。
并不是說李白的詩歌語言局限在樂府民歌的范圍,實際上,他也廣泛汲取了前代文人詩歌的精華,形成通俗而又精煉,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麗的風格特色。
他的“自然”并不僅僅是除去雕飾,淺顯明白,而且是語近情遙,具有豐富的意味。
總之,李白善于博采前人的成就而自成高格,堪稱爐火純青的語言大師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李白詩歌藝術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