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君子是頂天立地的人物,不因困難而卻步,不因權勢而畏懼。
君子應厚美德,容載萬物,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作為當代大學生,新的歷史時期賦予了我們新的責任。
自立自強,立志成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
當我們聽到中國加入WTO成功,北京申奧成功,神五發射成功時,心潮澎湃,滿腔熱情,深受鼓舞,為我們是中華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想用自己的力量來報效祖國。
興奮之余,但當回到現實,我們茫然了。
貧困饑餓疾病等一系列的因素阻礙著我們前進的腳步。
身處現實的我們覺得無助。
現實和理想的沖突讓我們低下了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朋友抬起你的頭來,不要氣餒。
如過你身陷貧困,讓我們來看看洪戰輝吧。
這位“攜妹求學12載”的當代大學生,深深的感動了我們,感動了中國。
讓我們回眸洪戰輝這12年的艱辛路程,命運對他是何等的不公啊:父親是精神病人,母親不堪重負離家出走,年幼的妹妹又遭厄運。
13歲起,貧困和苦難就將他推入了黑暗的枯井。
所有的擔子落在持還是放棄?是堅強還是軟弱?他選擇了抗爭,選擇了決不妥協的自立自強!他,就象一只負重的蝸牛,懷揣理想,穿越風雨,從無望中走出希望,從陰霾中見到陽光。
作文網 *
如果你深受疾病的折磨,那再讓我們看看張海迪吧。
她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
”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并獲得了嬌人的成績。
古人同樣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自強不息的實例。
司馬遷云: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m儻非常之人稱焉。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氐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古人之圣賢給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作文
人的一生誰沒有遇到過挫折,即使挫折給你打擊再大,那又怎么樣呢,它已經客觀的存在了。
我們只有選擇抗爭或沉淪。
誰都知道沉淪的結果是自我的墮落和毀滅,我們必須選擇抗爭,才能走出陰霾,迎接生命的陽光。
孟子書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自立自強,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如果沒有逆境的磨練,我們不會成長。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難道在你孩提時代會為了可能摔倒而不去嘗試走路么,那你可是到現在連路都不會走啊。
在坐的有不會走路的人么,沒有。
這就說明我們都有戰勝困難的能力和勇氣。
那么再次挺起你胸膛迎接挑戰。
成功就在不遠處。
作文
時代呼吁我們,祖國需要我們,做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須時刻準備好,自立自強,克服困難,努力完成學業,成功成材,幾十年年后你會發現你一生是那么的輝煌和熱烈。
當你再次看到祖國的創舉時你不會再為怎么才能為祖國出力感到而迷茫。
讓我們緊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惜這句古訓,或許神州X號你就是總設計師。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自強不息作文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