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下吧:第一篇:
我 喜 歡 秋 天
曾有許多人問過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我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喜歡秋天!”
我喜歡秋天,雖然它沒有春天生機勃勃之貌,沒有夏天姹紫嫣紅之景,也沒有冬天銀妝素裹之純,但我仍對它情有獨鐘。
如果說綠是春天的使者,紅是夏天的色彩,白是冬天的打扮,那么黃便屬于秋天。
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時,秋婆婆邁著她那矯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她的到來,使萬物脫下了舊衣,換上新裝。
樹兒們都脫下了綠衣裳。
換上了秋婆婆精心縫制的新衣。
花兒都收斂起綻開的笑容,鳥兒也都成群結隊地飛向南方——另一個更加溫暖的世界。
似乎一切都顯出幾分無奈,幾分孤獨,幾分凄美。
過往行人也來去匆匆,無暇觀賞兩旁風景。
這也許是秋天不能受到大眾歡迎的原因吧。
但讓我們把目光從這些令人倍感哀傷的景色中移開,移向那金燦燦的田野。
田里的莊稼經過幾個月的培養,現在已經成熟了,這給人們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喜悅。
辛勤工作許久的農民們帶著滿面的笑容,走向金色的田野,收獲他們勞動的果實。
他們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熱火朝天,一時間,春天的生機勃勃,夏天的活潑熱情,秋天的豐收喜悅全來到了這廣闊的田間。
一陣秋風吹過,“大海”泛起層層浪,夾雜著人們清脆欣慰的笑聲。
看著此情此景,還有多少人會不喜歡上秋天呢?
有時會有一場小雨,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撲打在人們的臉上,涼涼的。
這時,人們忘記了一切不幸,盡情接受秋雨的洗禮。
我喜歡秋天,喜歡那蕭條的美,喜歡那豐收的喜悅,喜歡那綿綿的小雨……喜歡它的所有所有。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喜歡秋天!”盡管它并不很出眾。
第二篇:
人 生 如 萍
一池浮萍,青青綠綠,其中也有點點水色,無風時它像一塊布平鋪塘面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皺紋,又像一塊天然的青綠銅鏡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幾支樹杈直插過池面,萍面略顯得有些破痕——可是卻不能完全劃破,這之中更顯示出了它的生機。
雜草和翠鳥也時不時地打擾著萍面,一漾一漾的,魚波紋是不能不出現的,使浮萍更顯得擁擠和緊張。
狂風大作,起皺折的是浮萍;彎身擺頭的是雜草;早已無蹤影的是翠鳥,皺折只是一刻,風稍微小時,萍面又恢復了原狀。
爾后,又是皺折,浮動不定。
有時也有魚兒的“拜訪”。
風是魔鬼,雜草是細菌,然而卻破壞不了它。
風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許的雜物。
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詩句“身世浮沉雨打萍”。
是啊,人生又何嘗不像浮萍,平靜的人生里時刻都有風波;而風浪又蘊藏著平靜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風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對著蒼天長嘆,嘆已逝人生;對黃河詠贊,贊黃河雄姿;對著小草低泣,泣小草無人知曉;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對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
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靜,沒有狂風,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無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間處處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間沒有無私的愛……
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腳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
第三篇:
葉子的風姿
窗前有一棵樹,樹上有一片葉子。
我望著它,它也望著我。
葉總是微微的搖擺著。
我很好奇,問:“葉,為什么你老是擺動?”
“我想飛。
”它說。
“葉即是葉,永遠不可能像鳥一樣飛的。
”
“看著吧。
”它純純的笑著,不再說話。
葉從春天擺到夏天,執著熱烈。
我感到詫異:“為什么?一季的時間你已長大,應該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著天際,輕輕嘆出一口氣,“一季的時間使我懂得葉永遠無法像鳥一樣飛翔,可我依然無法阻止自己去飛。
有時,明知是不可能的,但無法自己,不是嗎?”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么會無法停止呢?”我糊涂了。
“可能,是因為在我心底,還想著飛翔……”它朝我笑笑,笑容里含著一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著搖搖欲墜,即將凋殘的葉子,說:“你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你還追逐著那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嗎?”
“是的。
”葉抬起頭,眼里煥發著不可抑制的光彩,“你知道嗎?人,現在我很快樂。
”
“快樂?”
“嗯,這段時間,我明白了許多。
我在這樹梢頭看著許多人來來去去,忙忙碌碌,卻一直無法得到滿足,你知道為什么嗎?”
“是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
“不,是因為他們在追求‘結果’的同時,忽視了‘過程’。
要知道,‘結果’的歡樂是由‘過程’帶來的。
沒有‘結果’的‘過程’固然可惜,但沒有‘過程’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托物言志的作文500字的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