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年-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臺灣苗栗縣頭份鎮,作家。
父母曾在日本經商,出生后不久回到臺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平居住,就讀北京城南廠甸小學、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
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結婚,后來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
以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聞名,是關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則小故事,曾改編成電影。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臺,當時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其父林煥文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濃厚的老北京味兒。
林海音的創作非常豐富,她將北京的生活點滴寫成《城南舊事》一書,深得讀者喜愛,被譯成多種文字。
曾先后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后任《世界日報》記者。
1953年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并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志》,以后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厚的。
迄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
散文集《窗》《兩地》《做客美國》《蕓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咸蛋》;長篇小說《春風》《曉云》《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于臺灣報刊。
其中,《竊讀記》被選為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課,《冬陽· 童年· 駱駝隊》被選為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六課,《爸爸的花兒落了》被選為初中七年級下冊第二課課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林海音的哪一篇散文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