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亭摯手共徘徊,萬事寧非有數哉。
黃閣相君三黜去,青云學士一麾來。
中原故老知誰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聽急雪,相思時取近書開。
陸游既欽佩張浚的忠貞為國,也深深的同情他坎坷的遭遇。
如今,陸游來到了小孤山,見故人“嘗加營葺”的寺宇已“極為荒殘”,只留下空載其事的石碑,怎能不觸景生晴,感慨萬分呢!陸游入屬前,曾寫有《通判夔州謝政府啟》,文中寫道:
念昔并游于英俊,頗嘗抒思于文辭,既嗟氣力之甚卑,復恨見聞之不廣。
今將窮江湖萬里之險,歷吳楚舊都之雄。
山顛水涯,極詭異之觀;廢宮故墟,吊興廢之跡。
動心忍性,庶幾或進于毫分;娛優抒悲,亦當勉見于言語。
倘粗傳于后世,猶少答于深知。
由此可見,“吊興廢之跡”乃陸游寫《入蜀記》的一個動因。
我們從他記敘小孤山衰敗的情況中,不是正可以看出他對大宋江山“動心忍性”、“娛憂抒悲”的愛國情感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急求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名句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