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紅日碧水的詩句有哪些
花影年代:【宋】作者:【蘇軾】體裁:【七絕】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東郎山年代:【唐】作者:【曹鄴】體裁:【七絕】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
一片丹心存萬古,誰云坐處是遐荒?為顧彥先作詩年代:【魏晉】作者:【陸機】肅肅素秋節。湛湛濃露凝。
太陽夙夜降。少陰忽已升。
已亥雜詩53年代:【清】作者:【龔自珍】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戀太陽。 揮手唐朝八司馬,頭銜老署退鋒郎秋日雜興年代:【宋】作者:【范成大】即事亦足樂,何必桃李塵!蒼筠如蒼玉,鄉是澗壑姿。
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
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歲寒堂三題其一·歲寒堂年代:【宋】作者:【范仲淹】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孫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雙松儼可愛,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聲。六月無炎光,長如玉壺清。
于以聚詩書,教子修誠明。 于以列鐘鼓,邀賓樂升平。
綠煙亦何知,終日在檐楹。太陽無偏照,自然虛白生。
不向搖落地,何憂歲崢嶸。勖哉肯構人,處之千萬榮。
和吳沖卿學士石屏年代:【宋】作者:【梅堯臣】吳夫,佩銀龜。 乘天馬,索怪奇。
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圓如規。又有樹與烏,畫手雖妙何能為。
吳乃持問歐陽公,比公曩獲尤可疑。疑不為辨賦以詩,詩辭粲粲明星垂。
復遣齎來使我和,坐上鉅公傍睨之。范侯實有楊雄學,咸云此理難究推。
我歸滌慮反覆思,義雖不經聊解頤。月與太陽合朔時,陽烏飛上桂樹枝。
枝上作窠生群兒,人不知天公。 天公欲俾世間見,影著石面如黏黐。
烏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留為千古作好玩,慎勿傾仆同玉碑。
逍遙詠年代:【宋】作者:【宋太宗】神仙上界道清虛,那個何親那個疏。 修煉豈教人世識,歸真本是太陽居。
三天定相玄中得,一氣須聞妙更殊。運偶不同他往日,老來自在見功夫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唐·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唐·李白)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唐·李白)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唐·白居易)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唐·白居易)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唐·王維)天壤之間,水居其多(宋·蘇軾)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宋·汪元量)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唐·李白)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唐·李白)波濤萬里堆琉璃(唐·杜甫)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宋·樓鑰)青山不老,綠水長存(明·羅貫中)水萬物之本源也(春秋齊國·管仲)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戰國趙國·荀子)源清流潔,本盛木榮(漢·班固)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清·查慎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寫水的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愁(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唐·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唐·李白)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唐·李白)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唐·白居易)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唐·白居易)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唐·王維)天壤之間,水居其多(宋·蘇軾)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宋·汪元量)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唐·李白)初驚銀河落,半灑云天里(唐·李白)波濤萬里堆琉璃(唐·杜甫)水真綠凈不可睡,魚若空行無所依(宋·樓鑰)青山不老,綠水長存(明·羅貫中)水萬物之本源也(春秋齊國·管仲)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戰國趙國·荀子)源清流潔,本盛木榮(漢·班固)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清·查慎行)。
二、描寫碧水的句子
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魏都接燕趙,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
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鐘。
天下稱豪貴,游此每相逢。
杜甫《洗兵馬(收京后作)》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唐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王之渙《 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三、關于海的詩句有哪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鵲樓》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長歌行》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錢起《送僧歸日本》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李夢陽《泰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古》
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白居易《題海圖屏風》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韓愈《精衛填海》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靈隱寺 》
茫茫東海波連天,天邊大月光團圓。——黃遵憲《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