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了詩人對南宋統治者不滿的詩句
州橋蹋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覺遙。
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
——王安石《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范成大《州橋》
范成大《州橋》詩題下原注,對州橋的位置作了準確描述:州橋,“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朱雀門,是汴京的正南門。宣德樓,宮城的正門樓。宋朝時,汴京就這一座州橋。王安石、范成大都在京城為官,對這座橋都很熟悉,他們的詩思也常常為這座橋所縈。正因此,他們能同樣以此為題材進行寫作。但很顯然,兩首詩題詠的切入口是不同的。王安石的《州橋》詩,作于他晚年退居金陵以后。王安石在位時,力主變法,遭到保守派強烈抵御,曾被迫兩次罷相,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晚年退居金陵,心情壓抑可想而知,這首《州橋》就作于這種背景之下。詩人寫州橋,是從回想以前在京城時“州橋蹋(踏)月”這一角度入手的,因此,洋溢在詩中的是一種似淡實濃的對故地的難忘難舍的情意:“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在金陵聽到鐘山流水的聲音,靜中思昔,自然就憶起了在州橋時那歲月的崢嶸。范成大的《州橋》寫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70)夏天,當時,汴京淪陷已40多年,詩人奉命出使金國,就一路所見所聞,寫下了72首絕句,《州橋》是其中之一。詩人重踏故都,看到淪陷后的汴京景象,心中感慨萬千,于是,便通過對汴京父老急切地盼望宋王朝早日驅逐侵略者、收復失地的描寫,表達了廣大淪陷區的人民強烈的愛國感情,對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統一流露出強烈的不滿情緒:“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其感情何其濃烈!
二、表達對統治者不滿和憤慨的詩句有哪些
登幽州臺歌
年代:【唐】 作者:【陳子昂】 體裁:【七古】 類別:【懷古】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書憤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體裁:【七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賈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絕】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希望能幫到你,請采納正確答案.
你的點贊或采納是我繼續幫助其他人的動力
三、形容君王的詩句
誰的眉眼念了誰的笑靨如花,誰的容顏亂了誰的家國天下,誰允了誰江河萬里山川如畫,誰棄了誰陌路紅塵一丈天涯。
2、他奪得帝王霸業君臨天下,她等到墳頭草立枯骨成沙
3、如若為你權傾天下,我愿自此丟盔棄甲
4、你不過我紅塵陌路,我不過你笑忘成書
5、我三軍齊發、揚鞭策馬、萬里揚沙、兵臨城下,只為睹你笑靨如花,只為望你絕代風華
6、我自問所向披靡天下無敵,唯獨你一人卻成了我此生最大的敗筆
7、君若離去,請賜我百年無憂,允我此生無慮,可好?
8、你錯將我的相思留了念想,我錯將你的名字入了奏章
9、我別了繁華、棄了天下、負了子民、反了國家,只為陪你浪跡天涯、閑看落花。
10、你早已三宮六院佳麗三千,我還在長亭苦等掌燈門前。
11、君為帝,妾為民,帝民兩不同,君妾怎相擁。
12、誰人哭泣誰人離,誰人自此無可依。
13、只怪你那日驚鴻一瞥,艷了我的難舍難別,自此便應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
四、表達杜甫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憂慮的詩句
一、表達杜甫對統治者的不滿的詩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滿壑?
邊廷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前年渝洲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
群盜相隨劇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赤縣官曹擁才杰,軟裘快馬當冰雪。
長安苦寒誰獨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二、表達杜甫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憂慮的詩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于。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國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禍亂非公誰?
向使國不亡,焉為巨唐有。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聞道并州鎮,尚書訓士齊。
幾時通薊北?當日報關西。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表示對君主不滿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