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鱖魚的詩句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年代: 唐 作者: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波才動萬波隨。
黃帽豈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綠穰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家傲·浦口潮來沙尾漲》
年代: 宋 作者: 晁沖之
浦口潮來沙尾漲。危檣半落帆游漾,水調不知何處唱。風淡蕩。鱖魚吹起桃花浪。雪盡小橋梅總放。層樓一任愁人上。萬里長安回首望。山四向。澄江日色如春釀。
《柯橋客亭》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梅子生仁燕護雛,遶檐新葉綠扶疏。
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
二、描寫魚鱖的詩句
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賞析
張志和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美。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遠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象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便于在水中尋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鷺飛”,它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更顯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于是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象,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鱖魚”是一種味道特別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春汛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箬笠”就是用竹絲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龍須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色的。“歸”,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里雖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意。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鮮明,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美,使人讀作品時,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春汛圖。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蘇子瞻極愛此詞,患聲不可歌,乃稍損益,寄《浣溪紗》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黃魯直聞而繼作。江湖間謂山連亙入水為磯,太平州有磯曰新婦,池州有浦曰女兒。魯直好奇,偶以名對而未有所付。適作此詞,乃云:“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子瞻聞而戲曰:“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耶!”人皆傳以為笑。前輩風流略盡,念之慨然。小樓谷隱,要不可無方外之士時相周旋。余非魯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與游也。
山谷(黃庭堅)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漁父詞》,以《鷓鴣天》歌之甚協律,恨語少聲多耳。因以憲宗遺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齡勸歸之意,足前后數句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欲避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東坡笑曰:魯直乃欲平地起風波也。
三、贊美“桂魚”的詩詞有哪些
1.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
2.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浣溪沙·漁父》宋代:蘇軾
3.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宋代:賀鑄
4. 鱖魚吹起桃花浪。——《漁家傲·浦口潮來沙尾漲》宋代:晁沖之
5. 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柯橋客亭》宋代:陸游
一、桂魚是一種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魚類,又名鱖魚、鱖花魚、桂花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母豬殼等。
二、詩詞解釋:
1.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
意思: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2.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浣溪沙·漁父》宋代:蘇軾
意思:西塞山江邊白鷺在飛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輕輕地飄動。桃花水汛期鱖魚長得肥胖。
3.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宋代:賀鑄
意思:看著南來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獨自老去,(朋友離別)故人漸漸離去。夕陽西下,湖面晚霞遙送(我的)漁船回家,水中鱖魚正肥(落花人獨立之感)。
4. 鱖魚吹起桃花浪。——《漁家傲·浦口潮來沙尾漲》宋代:晁沖之
意思:河水里的鱖魚成群結隊,春天來了,桃花開了,它們躍出水面換氣,撥動一層一層的浪花。
5. 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柯橋客亭》宋代:陸游
意思:早晨突然來了酒意,是在沒辦法忍耐,就去租來一條漁船前去釣幾條桂魚來送酒。
四、贊美“桂魚”的詩詞有哪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浣溪沙·漁父》宋代:蘇軾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
鱖魚肥。——《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宋代:賀鑄鱖魚吹起桃花浪。
——《漁家傲·浦口潮來沙尾漲》宋代:晁沖之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柯橋客亭》宋代:陸游一、桂魚是一種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魚類,又名鱖魚、鱖花魚、桂花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母豬殼等。
二、詩詞解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 意思: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浣溪沙·漁父》宋代:蘇軾 意思:西塞山江邊白鷺在飛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輕輕地飄動。桃花水汛期鱖魚長得肥胖。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
鱖魚肥。——《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宋代:賀鑄 意思:看著南來北往的行人。
只有"我"獨自老去,(朋友離別)故人漸漸離去。夕陽西下,湖面晚霞遙送(我的)漁船回家,水中鱖魚正肥(落花人獨立之感)。
鱖魚吹起桃花浪。——《漁家傲·浦口潮來沙尾漲》宋代:晁沖之 意思:河水里的鱖魚成群結隊,春天來了,桃花開了,它們躍出水面換氣,撥動一層一層的浪花。
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柯橋客亭》宋代:陸游 意思:早晨突然來了酒意,是在沒辦法忍耐,就去租來一條漁船前去釣幾條桂魚來送酒。
五、碧蘆花老鱖魚 誰的詩句全詩是什么
王庭珪(1080—1172) 題郭秀才釣亭 野闊江寒一雁飛,碧蘆花老鱖魚肥。
繞欄綠水秋初凈,滿棹白蘋人未歸。 醉任狂風揭茅屋,臥聽殘雪打蓑衣。
他年欲訪沙頭路,會自攜竿扣竹扉。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
性伉厲,為詩雄渾。政和八年(1118)登進士第。
調茶陵丞,與上官不合,棄官隱居盧溪,因以自號。紹興中,胡銓請斬秦檜,謫新州,獨庭珪以詩送行,有“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須為天下奇”句。
坐訕謗,流夜郎(一作嶺南)。十九年(1149)六月,勒停,送辰州(今屬湖南湘西自治州、懷化地區)編管。
秦檜死,許自便。孝宗時,召對內殿,賜國子監主簿,乾道六年(1170),復除直敷文閣。
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后葬于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后山腰,胡銓撰寫墓志銘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