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上的詩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知。《望月懷遠》張九齡(唐)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唐)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夏日雜詩》陳文述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絕句漫興九首 之三》杜甫(唐)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初夏睡起》楊萬里(宋)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移家別湖上亭》戎昱(唐)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崔顥(唐)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李白(唐)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無題四首 之一》李商隱(唐)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楊柳一絲絲。《江外思鄉》韋莊(唐)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岑參(唐)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還珠橋》華鎮(宋)
春風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春夜》王安石(宋)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綠竹倍生姿。《外山竹月》王慕蘭(清)
暗鐘明月不歸來,梁上燕,輕羅扇,好風又落桃花片。《天仙子》納蘭容若(清)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一剪梅》蔣捷
二、含有上字的詩句
題竹林寺 朱放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始聞秋風 劉禹錫
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憶江上吳處士 賈島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題岳陽樓 白居易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安定城樓 李商隱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初入武夷 李商隱
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送人游吳 杜荀鶴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岳祠 高明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感遇 張九齡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木蘭辭 南北無名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題榴花 朱熹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侍宴 沈佺期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殤獻壽樂鈞天。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 元好問
高原出水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入若耶溪 王籍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送別詩 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長恨歌 白居易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三、最近喜歡上了詩詞,想請問一下什么是、(葉).(葉仄)、(句)、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葉”字的讀音.《新華詞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930頁:葉 二 xié 和洽,常指聲音的和諧.例 葉聲|葉韻.(“和恰”,古代拼音,是“和洽切”的意思.)其實,我們現在來看,“協”其實就是“諧”的意思.《新華詞典》里就有“聲音和諧”的解釋.所以古代詩詞格譜里“葉仄”,也就是“協仄”和“諧仄”的意思.那是古代人的專用語,現在就是“押”的意思了.所以,“葉韻”就是“押韻”,“葉仄”就是“押仄聲韻”,“葉平”就是“押平聲韻”.“葉二仄”,就比較復雜了,有時在句子里指“連押兩個仄聲”,有時在一首詩里,指“仄仄腳”,譬如“七言仄起仄收”.“仄起仄收”指七律中的“仄起式”(偏格七律),它的首句是“中仄平平仄仄平”,末句是“中仄平平仄仄平”.取決于首句的第二字和末句的倒數第二字.因為七言律詩的首句是“入韻”的,末句是“合韻”的.不能把末字算上.句就是相當于現在的句號.一個句子的完整. 作為中華文化里的珍寶,希望你能堅持學習下去.。
四、【考場上用古詩詞改寫成作文怎么樣
不知這位親是要高考還是中考啊.高考的話要以議論文為主、若想用詩詞的話最好用詩詞中的名句及該詩的背景或典故等作為一個材料事例.若執意要改寫的話難度略大.中考的話我個人建議這種形式用在話題作文上,編故事什么的就算編了也一定是和生活掛鉤的,千萬不要讓思想野馬任意馳騁= =!或者將詩句當做線索來寫,必要時還可對詩中的一兩個字進行適當修改(換用另一字什么的)線索的這種形式如果用好了會很吃香的.不過不管是什么考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字.這直接影響到閱卷老師的心情和作文的分數、、、再就是開頭要扣題.如果可以的話要處處點題、使得文章更緊湊.但開頭點題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