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秋天蕭瑟的詩句有哪些
1、《夜書所見》 南宋-葉紹翁
原文: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2、《山行》 唐-杜牧
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深秋中沿著彎曲的小路登上遠山,在那白云生成的地方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染過秋霜的楓葉勝于二月紅花。
3、《秋詞》 唐-劉禹錫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凄涼、空曠。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一只仙鶴直沖云霄推開層云,也激發我的詩情飛向萬里晴空。
4、《江上》 北宋-王安石
原文: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譯文:江面上吹過一陣秋風,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紛紛飄落。離別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并隨秋風吹到亂山的東面。
5、《天凈沙·秋》 元-白樸
原文: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譯文: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了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孤寂的村莊,拖出那長長的影子。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只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十分鮮艷。
二、凄涼的詩句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不枉東風吹淚客,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 愁字了得!
還有蘇東坡的,這首是悼念他的亡妻的.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這兩句都極為凄涼.
我還很喜歡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另外還有黛玉葬花詞中的: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三、描寫蕭瑟的詩句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四、凄涼的詩句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不枉東風吹淚客,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 愁字了得! 還有蘇東坡的<江城子>,這首是悼念他的亡妻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這兩句都極為凄涼.我還很喜歡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另外還有黛玉葬花詞中的: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五、【形容秋雨凄涼的詩詞有哪些
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續.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六、【體現蕭瑟悲涼特點的古詩+詩名+作者舉例:楓葉荻話秋瑟瑟白居易
這些全是陸游的詩,他的一般都是比較悲涼的 哀北 太行天下脊,黃河出昆侖。
山川形勝地,歷世多名臣。 哀哉六十年,左衽淪胡塵。
抱負雖奇偉,沒齒不得伸。 老夫實好義,北望常酸辛。
何當擁黃旗,徑涉白馬津? 窮追殄犬羊,旁招出鳳麟。 努力待傳檄,勿謂吳無人! 哀郢 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
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風煙舊莽蒼。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
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 哀郢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艾如張 錦膺繡羽名山雞,清泉可飲林可棲; 稻粱滿野棄不啄,雖有奇禍無階梯。
東村西村煙雨晚,蕭艾離離林薄淺; 翩然一下駭機發,汝雖知悔安能免! 漢家天子南山下,萬騎合圍窮日夜。 犬牙鷹爪死不辭,觸機折頸吁可悲! 愛閑 愛閑惟與病相宜,壯歲懷歸老可知。
睡熟素書橫竹架,吟余犀管閣銅螭。 水芭蕉潤心抽葉,盆石榴殘子壓枝。
堪笑放翁頭白盡,坐消長日事兒嬉。 愛閑 今日先生病體輕,愛閑猶有舊心情。
帖看貞觀行間印,琴記中郎爨下聲。 衣焙溫溫香欲透,雪檐滴滴日初晴。
客來一笑明窗底,枉道為農事耦耕。 安流亭俟客不至獨坐成詠 憶昔西征鬢未霜,拾遺陳跡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廟空山百草香。 馬影斜陽經劍閣,櫓聲清曉下瞿唐。
酒徒云散無消息,水榭憑欄淚數行。 安期篇 我昔游岷峨,捫蘿千仞峰。
丈人倚赤藤,恐是安期翁。 贈我一丸藥,五云出瓢中, 服之未轉刻,瑩然冰雪容。
素手掬山靄,綠發吹天風。 丈人顧我喜,共騎一蒼龍。
蓬萊亦何求,愛此萬里空。 卻來過齊州,螘垤看青嵩。
安仁道中 千古臨邛路,飄然偶獨游。 病身那迫老,遠客更禁秋。
水退橋未葺,渡閑船自流。 飛騰付年少,回首思悠悠。
安仁道中 三驛未為遠,衰翁愁出門。 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
天大圍平野,江回隔近村。 何時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庵中晨起書觸目 山重水復怯朝寒,一卷窗間袖手看。 朱擔長瓶列云液,絳囊細字拆龍團。
數峰移自侏儒國,一研來從黯淡灘。 要識放翁頑鈍處,胸中七澤著猶寬。
庵中晨起書觸目 暉暉初日上簾勾,漠漠清寒透衲裘。 雪棘并棲雙鵲暝,金環斜絆一猿愁。
廉宣臥壑松楠老,王子穿林水石幽。 戲事自憐除未盡,此生行欲散風漚。
庵中晨起書觸目 賦形不使面團團,聳膊心知到骨寒。 晏子元非枕鼓士,杜生那有切云冠。
時扶遷客桄榔杖,日厭詩人苜蓿盤。 賴是平生憎阿堵,今年初解侍祠官。
庵中晨起書觸目 初歸誓墓老鄉邦,手結茆茨近小江。 北渚露沾行藥屐,東廂日射勘書窗。
孤忠自信丹心折,萬事空成雪鬢霜。 長愧宗人白崖老,贈行期我鹿門龐。
庵中獨居感懷 身愈龍鍾發愈稀,流年冉冉迫殘暉。 讀書十紙勤雖在,上樹千回事已非。
仗馬曾鳴宜取斥,牧羝雖乳亦忘歸。 余生自笑知何似?萬里遼天老令威。
庵中獨居感懷 自閉庵門不點燈,惰耕村叟罷參僧。 一生已是膠黏日,投老安能夏造冰? 頑面敢辭乾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高舂睡熟無多笑,那有禪師解放鷹。 庵中獨居感懷 無錢溪女亦留魚,有雨東家每借驢。
藜粥數匙晨壓藥,松肪一碗夜觀書。 黃紬被暖閑無厭,白布衫長樂有余。
南陌東阡春事動,放翁作計未全疏。 庵中紀事用前輩韻 掃灑一庵躬瑣細,蓬戶朝昏手開閉。
荒山斸藥須長鑱,小灶煎茶便短袂。 空中咄咄安用書,身外悠悠固難計。
山僧野叟到即留,麥飯葵羹貴能繼。 久貧奴婢多散去,豈有跣足井椎髻。
負薪長歌過此生,直疑身在鴻荒世。 庵中晚思 小庵摩腹獨彷徉,俗事紛紛有底忙? 云影忽生鴉蔽日,雨聲不斷葉飛霜。
經綸正復慚伊傳,雜駁猶能陋漢唐。 卷盡殘書窗已晚,笑呼童子換爐香。
庵中夜興 示疾維摩無侍者,夜闌自掩草庵門。 有情梅影半窗月,相應雞聲十里村。
紙帳擁裘尋斷夢,地爐撥火暖殘樽。 扶衰又踐新春境,萬事元知不足論。
庵中雜書 蒲龕坐久暖如春,紙被無聲白似云。 除卻放生并施藥,更無一事累天君。
庵中雜書 謀生安用苦區區?豆飯藜羹未遽無。 若使天年猶合活,不妨自有谷於菟。
庵中雜書 萬物并作吾觀復,眾人皆醉我獨醒。 走遍世間無著處,閉門鋤菜伴園丁。
庵中雜書 茅茨一室有余樂,轍環四海誰知心? 輟耕壟上鴻鵠志,長嘯山中鸞鳳音。 八十三吟 石帆山下白頭人,八十三回見早春。
自愛安閑忘寂寞,天將強健報清貧。 枯桐已爨寧求識?弊帚當捐卻自珍。
桑苧家風君勿笑,它年猶得作茶神。 八十四吟 八十仍逾四,遲留未告行。
筮言災退散,醫賀脈和平。 耕牧猶能力,癡頑每自驚。
所嗟經學廢,心愧濟南生。 八十四吟 新歲八十四,自宜形影孤。
睡憑書擯相,愁賴酒枝梧。 兒問離騷字,僧傳本草圖。
孰言生計薄,種芋已成區。 八十四吟 七十人稀到,吾過十四年。
交游無輩行,懷抱有曾玄。 飲敵騎鯨客,行追縮地仙。
城南春事動,小蹇又翩翩。 八十一吟 八十古云耄,吾今不啻過。
山程雨芒屩,水宿一漁蓑。 雞唱劉琨舞,牛疲甯戚歌。
春寒欺短褐,將奈此翁何! 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閱 陌上弓刀擁寓公,水邊旌旆卷秋風。 書生又試戎衣窄,山郡新添畫角雄。
早事樞庭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