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思念亡母”的詩詞語句有哪些
1、七歌之二(悼母) 吳嘉紀
嘗見里人稱母壽,抆淚即思我慈母。
慈母謝世值饑年,棺衾草草何曾厚!
我昔抱疴母在時,千里就醫不相離。
謂兒形容一何瘦?涕洟落入手中糜。
只今災荒生計拙,茅檐臥病對風雪。
昔日食中母淚多,今日病里晨炊絕。
嗚呼!二歌兮歌辛酸,孤身無倚海天寬。
2、七歌之二(悼母) 鄭燮
我生三歲我母無,叮嚀難割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臥,不知母歿還相呼。
兒昔夜啼啼不已,阿母扶病隨啼起。
婉轉噢撫兒熟眠,燈昏母咳寒窗里。
嗚呼!二歌兮夜欲半,鴉棲不穩庭槐斷。
3、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4、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
5、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寄人》 ----張泌
6、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
7、淚縱能干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陳端生
二、關于“思念已亡母親”的詩詞有哪些
1、《悼馮遠通母夫人》
年代: 宋 作者: 卷剛中
去載湖山春雨霏,阿參專為板輿歸。
相迎定約魚供饌,入吊那知鶴對飛。
九子始終循懿德,一門中外被馀輝。
送母不拂東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2、《悼何求卿內子王氏川人王丞相夫人母之妯娌》
年代: 宋 作者: 姜特立
名父飛鳧席慶長,良人傅粉舊傳芳。
籃輿曾帶陽臺雨,花院俄沉婺宿光。
表表門眉看列倩,詵詵蘭玉有諸郎。
不唯彩誥生前寵,更有豐碑自玉堂。
3、《悼潘義榮母》
年代: 宋 作者: 鄭剛中
去年兩槳泛清深,正是隨雛出鳳林。
彩仗渾如天上去,壽光俄向斗邊沈。
金花象軸恩雖在,云隴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飛鶴起,強成哀挽倍傷心。
4、《寶幢山尋黃提刑震舊避地處》
年代: 宋 作者: 謝翱
甬東寺里逢陳若,雙袖龍鐘行帶索。
問知黃公舊避逃,寶幢山下坐叢薄。
日惟一食禱先靈,不愿拾得不死藥。
仰天呼號得正終,一往不復至城郭。
公初著書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為戶曹取公女,欲敘因由無與語。
得來與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識其處。
5、《周正字請贊亡母宜人王氏真》
年代: 宋 作者: 釋祖先
畫得十分,依前不是。
端坐北堂,瑯瑯仁義。
文殊罔明把手行,入定出定恣游戲。
三、思念 逝去的母親的詩句
1、懷念母親 唐代:袁戈 夜雨瀟湘燈火昏,清明時節鹒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淚看高堂少一人。
譯文:晚上伴著雨水和昏暗的燈光匆匆往家里趕,清明時節鹒的聲音隨處可見。最傷心的時候離家千里歸來時,發現家里的母親已經不在,不禁淚流面滿。
2、思母 元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蘆花打得滿天飄飛,自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已經離世,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想起來去年五月份梅雨季節里,母親曾經典當了袈裟買回了糧食谷物。
3、寒食上冢 宋代: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譯文:小路可真是細長!高橋不用倚扶嗎?遠處山上的楓葉朦朧色淡,麥田邊的小屋顯得很孤獨。
宿野草一夜間又隨風生長出來,剛過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會生長,到這個季節我很思念你我的母親。
4、慈烏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
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仿佛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么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5、今生今世 近現代:余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蕩了整整30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
四、思念 逝去的母親的詩句
守孝不知紅日落, 思親常望白云飛。
想見音容空有淚, 欲聆教訓杳無聲。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玉臺詠】
南望故鄉,
云海中:
景色如畫。
嘆游子,
千里萬里,
空勞牽掛。
歲月多少憂和喜?
人生幾許苦與辣?
向慈母,
夢中再訴說,
我不怕。
五、有沒有思念已亡母親的詩詞
復制別人的,僅供參考:七歌之二(悼母) 吳嘉紀嘗見里人稱母壽,抆淚即思我慈母。
慈母謝世值饑年,棺衾草草何曾厚!我昔抱疴母在時,千里就醫不相離。謂兒形容一何瘦?涕洟落入手中糜。
只今災荒生計拙,茅檐臥病對風雪。昔日食中母淚多,今日病里晨炊絕。
嗚呼!二歌兮歌辛酸,孤身無倚海天寬。七歌之二(悼母) 鄭燮我生三歲我母無,叮嚀難割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臥,不知母歿還相呼。兒昔夜啼啼不已,阿母扶病隨啼起。
婉轉噢撫兒熟眠,燈昏母咳寒窗里。嗚呼!二歌兮夜欲半,鴉棲不穩庭槐斷。
六、感人肺腑的悼母文詩句
1、**《祭文·祭母文》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間萬萬,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待徐溫吐。今則欲言,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手澤所經,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傳遍戚里。不染一塵,身心表里。
五德犖犖,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天乎人歟?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好親至愛。或屬素恩,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均待報賚。總茲所述,盛德所輝。
以秉悃忱,則效不違。致于所恨,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養育深恩,春暉朝靄。
報之何時?精禽大海。嗚呼吾母,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皆報恩時。
2、蘇試《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珠淚難收。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逝水空流。
3、李商隱《哭劉蕡》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廣陵別后春濤隔, 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4、沈約 《悼亡詩》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簾屏既毀撤, 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5、李煜 《悼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憶祖母 兒時無憂喜而歌, 成年命轉坎與坷。
十年不換新衣衫, 一歲難得一餐飽。 世態炎涼親朋棄, 鄉鄰勢利人情薄。
人間冷暖皆不計, 心憐兒孫淚滂沱。 兒孫長大奔前程, 從此親人音信杳。
村前每盼親人歸, 逢人便夸兒孫好。 待到兒孫還恩日, 一捧黃土永相隔。
望鄉臺上風凄慘, 奈何橋上無奈何。 游子歸家無人望, 殘屋僅剩門上鎖。
無限悲痛伏墳泣, 只把衷腸寄蒿草。 神香難遞親人意, 冥紙燃起胸中火。
恨向刑天借大斧, 誓殺三界仙與佛。
七、懷念亡母的詞語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思念逝去親人的詩句 思念已故親人的詩句
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一夜思親淚,天明又復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