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懷念母親詩詞】
寫給母親的詩 作者:冰心 母親,好久以來 就想為你寫一首詩 但寫了好多次 還是沒有寫好 母親,為你寫的這首詩 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 不知道該怎樣結尾 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 就像兒時面對你嚴厲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該勇敢接受 還是該選擇逃避 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 哪怕寫得不好 哪怕遠在老家的你 永遠也讀不到……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母親 作者:舒婷 你蒼白的指尖理著我的雙鬢 我禁不住象兒時一樣 緊緊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親 為了留住你漸漸隱去的身影 雖然晨曦已把夢剪成煙縷 我還是久久不敢睜開眼睛 我依舊珍藏著那鮮紅的圍巾 生怕浣洗會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溫馨 呵,母親 歲月的流水不也同樣無情 生怕記憶也一樣退色呵 我怎敢輕易打開它的畫屏 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帶著荊冠,我不敢 一聲也不敢呻吟 呵,母親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縱然呼喚能夠穿透黃土 我怎敢驚動你的安眠 我還不敢這樣陳列愛的祭品 雖然我寫了許多支歌 給花、給海、給黎明 呵,母親 我的甜柔深謐的懷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母親 作者:洛夫 母親卑微如青苔, 莊嚴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聲, 堅如千年的寒玉, 舉目時,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時, 她是莽莽大地. 贊同0| 評論 檢舉 | 2007-8-29 13:40 熱心網友 母愛的詩歌 《紙船》 作者: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母愛(詩) 文章來源:《圣潔的母愛》 母愛,不挑兒的長相 母愛,不分春夏秋冬 母愛,崇高偉大 母愛,無限忠誠 無論你平和、躁動 無論你失敗、成功 母愛你失敗、成功 母愛無處不在 她,伴隨你經歷人生 是她,放飛人間的龍鳳 是她,架起天際的長虹 不懂得母愛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諦 忘卻母愛 高官厚祿血冷軀空 一個母親陷入貧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寧? 用我們的雙手點染熔燦的顏彩 用顆顆愛心縮放全面的繁榮 關懷母親也是你我的升華凈化 替母親試干眼淚共賞絢麗的恢弘!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贊同0| 評論。
二、思念母親的詩句
1、【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思母】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墻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4、【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么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 5、【歲暮到家 】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1、【游子吟】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
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游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游子趕 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
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
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于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
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2、【別老母】 詩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開門簾,告訴老母,兒就要起程動身了。
但因為是游幕謀生,(游幕是指舊時知識分子離開本鄉到外地尋求教學或投向官府求職)這種告別是無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說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難離,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離,這種既難舍又無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極為痛苦的心情。
詩的第二句“白發愁看淚眼枯”在即將告別老母外出的時候,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表達對老母難分難舍的情感,而是著筆于老母此時的情狀:白發蒼蒼,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還容得著說嗎?一切傷心,都隱藏在老母的這張面孔之中,離不得舍不得,卻不得不離,不得不舍。
這種情感的磨難,真令人寸腸欲斷,撕肝裂肺。至此,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詩的第三句“慘慘柴門風雪夜”,轉入了告別老母的時空環境,作者用“柴門”“風雪夜”兩個最簡單的詞兒,極其概括典型地告訴人們,在那種環境下,一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的凄楚難熬。
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過貧窮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風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說那還只是一種對貧愁的感嘆,那末“柴門”“風雪夜”則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了。 風雪因柴門而更為肆虐,柴門因風雪而更為難忍,此時向老母告別,除了“慘慘”還有什么可說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責,痛恨于一身,發出了“此時有子不如無”的感慨。
這種感慨是極為凝重的,它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母之心,戀母之情,而變成了對那個時代的正義控訴,對所有無依,無靠,無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對天下不孝子女的嚴厲譴責,這是由個人情感到整體理念的升華,它從生育學角度告誡世人,養子無用,不如不養。因此,《別老母》詩,比起那些愛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
成為愛母作品中不朽的絕唱。 3、【思母】 與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見背,唯留老母貧苦獨守。
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
三、懷念母親句子含義理解
1、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頻來入夢”指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因為作者旅居在外,對生身母親、祖國母親的懷念與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兩位母親不斷出現在作者的夢中.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離開祖國,我熱愛祖國)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顆愛國心.強烈的思國情.)2、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因為作者身在異國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與母親的距離遠了,與祖國的距離遠了,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有憂愁,有思念;但在遠離家鄉的日子里,能時常懷念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點甜蜜.為什么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呢?(因為我深愛故鄉、深愛老朋友,雖然我身在異國他鄉,暫時不能與他們見面,但他們在我的心中永遠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從這句話,我們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認為故鄉、朋友都是最可親、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處何地,他們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鄉情、愛國情.)3、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我幻出母親的面影.由于作者長期在外求學,留在母親身邊的時候不多,必然對母親的音容笑貌記憶不深,對母親的懷念更是一個模糊的影子.為什么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呢?(因為我深愛故鄉、深愛老朋友,雖然我身在異國他鄉,暫時不能與他們見面,但他們在我的心中永遠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從這句話,我們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認為故鄉、朋友都是最可親、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處何地,他們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鄉情、愛國情.)。
四、悼念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1、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十五》宋 王安石
2、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誰氏子》唐 韓愈
3、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母別子》唐 白居易
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別老母》清 黃仲則
5、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慈母愛》元 楊維楨
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游子吟》唐 孟郊
7、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圖》元 王冕
8、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歲末到家》 清 蔣士銓
9、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唐 王建
10、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唐 高適
11、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 孟浩然
12、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燕詩示劉叟》唐 白居易
13、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代北州老翁答》唐 張謂
14、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莪》佚名
15、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沈園二首》陸游
五、【季羨林懷念母親的詩歌】
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 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著黑暗,一直看到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在發亮.眼前飛動著夢的碎片,但當我想到把這些夢的碎片捉起來湊成一個整個的時候,連碎片也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親依稀的面影…… 在夢里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當這面影才出現的時候,四周灰蒙蒙的,母親仿佛從云堆里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兒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于向我走來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這連我自己也有點兒弄不清楚.最初我覺得自己是在現在住的屋子里.母親就這樣一推屋角上的小門,走了進來,橘黃色的電燈罩的穗子就罩在母親頭上.于是我又想了開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課走過的兩旁有驚人的粗的橡樹的古舊的城墻,斑駁陸離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頂上的高得有點兒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閃,立刻閃出一片蘆葦.蘆葦的稀薄處還隱隱約約地射出了水的清光.這是故鄉里屋后面的大葦坑.于是我立刻感覺到,不但我自己是在這葦坑的邊上,連母親的面影也是在這葦坑的邊上向我走來了.我又想到,當我童年還沒有離開故鄉的時候,每個夏天的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起來,沿了這葦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著.當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東西在發著白亮的時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鴨蛋.我寫不出當時快樂的心情.這時再抬頭看,往往可以看到對岸空地里的大楊樹頂上正有一抹淡紅的朝陽———兩年前的一個秋天,母親就靜臥在這楊樹的下面,永遠地,永遠地.現在又在靠近楊樹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沒見面的兒子了. 但隨了這葦坑閃出的卻是一枝白色燈籠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親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鄉里什么地方有過這樣的花.我終于又想了回來,想到哥廷根,想到現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兩天前房東曾給擺上這樣一瓶花.那么,母親畢竟是到哥廷根來過了,夢里的我也畢竟在哥廷根見過母親了. 想來想去,眼前的影子漸漸亂了起來.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鄉的大葦坑,在這不遠的后面又現出一朵朵燈籠似的白花,在這一些的前面若隱若現的是母親的面影.我終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親了.我努力壓住思緒,使自己的心靜了下來,窗外立刻傳來chán chán的雨聲,枕上也覺得微微有寒意.我起來拉開窗幔,一縷清光透進來.我向外悵望,希望發現母親的足跡.但看到的卻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戶,現在都沉浸在靜寂中,里面的夢該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夢卻早飛得連影都沒有了,只在心頭有一線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從這異域的小城一直到故鄉大楊樹下母親的墓邊,還在暗暗地替母親擔著心:這樣的雨夜怎能跋涉這樣長的路來看自己的兒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東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 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這個文章充分表達出季羨林對母親的思念, 下樓抄襲全家死!。
六、悼念母親的詩句
思念逝去母親的詩句
1、懷念逝去的母親
燈光渾濁
您笑在墻上
我痛在心里
泛黃的照片
微笑著慈愛的面容
如水的溫柔
一滴清淚籬落
書箋兩行
一個母親 一個我
樹搖曳著風的舞姿
一片落葉 塵埃泥土
一朵花 盛開枝頭
歲月無情
母親在地里長眠
我在這世上光明
2、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陽田。
千里兩相望,無時不淚漣。
3、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云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游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
惟將饗酒岳陽臺,北向娘親叩拜。
4、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
5、南山祭母
秋雨連綿近月半, 四城八鎮水成泛。
南來遷客行難通, 北往騷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饗酒來, 竹鳴孤冢把娘喊。
風鴉知意同相悲, 恨滿長天腸寸斷。
6、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鹒(gēng) 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
7、思母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七、祭奠母親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有如下:
相思
娘眠古息山,
子落岳陽田。
千里兩相望,
無時不淚漣。
懷念母親
棘人遠在異鄉客,
訣別娘系已五期。
淮岸濮山空繾綣,
巴陵湘水共傷悲。
西風回轉相愁絕,
血雨冰心同淚飛。
今跪地門三叩首,
連天春草也凄凄。
清明節
人在清明遠故土,
巴陵湘水共凄楚。
天公有淚滿瑤池,
化作飄飄萬里雨。
西江月
風送金幡銀練,云乘仙鶴神騋。
清明時節向天開,雨漫邊庭湘岱。
游子一心傷別,相思千里成災。
惟將饗酒岳陽臺,北向娘親叩拜。
懷念母親
夜雨瀟湘燈火昏,
清明時節鹒聲聞,
傷魂最是家千里,
淚看高堂少一人。
南山祭母
秋雨連綿近月半,
四城八鎮水成泛。
南來遷客行難通,
北往騷人眉不展。
我去南山饗酒來,
竹鳴孤冢把娘喊。
風鴉知意同相悲,
恨滿長天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