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政廉潔的毛筆字,行書和楷書
1、【清政廉潔】的行書寫法 2、【清政廉潔】的楷書寫法 擴展資料: 行書的特點: 行書是介于楷、草間的一種書體。
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于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于楷書的稱行楷。 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游絲的痕跡,這就是絲連。
楷書特點: 筆畫省去雁尾,轉折處亦用頓挫,結構漸趨方整,端莊方正,中規中矩,布白停勻、靜中寓動。 正因為楷書規律性強,較容易掌握,易書寫、易辨認,成為各種書體藝術中結合性最好的字體。
也是最適宜于初學者學習進而進入書法殿堂的一種書體。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行書 光明網-楷書的流變。
二、關于清政廉潔的七言律詩
律詩,我知道有一首李商隱的《詠史》,要是絕句的話,還有于謙的兩首。
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從古詩詞網,摘抄了譯文: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于勤儉,衰敗起于奢華。
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么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 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三、關于清政廉潔的七言律詩
律詩,我知道有一首李商隱的《詠史》,要是絕句的話,還有于謙的兩首。
詠史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從古詩詞網,摘抄了譯文: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于勤儉,衰敗起于奢華。
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么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
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四、關干清政廉潔詩句格言等
詩詞一旦手中有了權,不應想錢應想廉人生無返程,莫向腐路行人生得意時,切莫忘廉規群眾的事情記在心上,廉政的法規刻在腦中身在民中察民情,民在心中解民憂心中有民政必勤,腦中有法行必規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此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
汝言慎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 廉政格言1、廉潔自律,警鐘常鳴2、廉潔自律,從我做起3、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4、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名言:1、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宋]朱熹 意思是說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2、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上的廉潔。
[法] 巴爾扎克3、“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這是孔子對他學生曾參說的一番話。
一個讀書人,應該將遵行發揚道義作為志向與目標,如果不是這樣,總以穿不上時髦光鮮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覺得羞恥,這個人就不值得與他討論問題,大概作朋友的資格也都沒有。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所謂淡泊,就是清簡素樸,少一點私欲。這樣,謀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樣燃燒,浪花一樣翻滾,酒醉一樣躁熱,而像鏡子被擦拭干凈,像池水被沉淀透明,這時候高遠純潔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現,主宰原本飄蕩無主的心。
5、“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這是說一個人要養成“吾曰三省吾身”的習慣,日日反思行為,檢點作風,及時發現不足與錯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5.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你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
法.安格爾6.德行告訴人們:反抗誘惑吧,那樣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來。俄.車爾厄雪夫斯基 ----------------------------------------------------------------------------------------------------------------------------古代廉政警句選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
[金]元好問《元遺山集》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注解: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飛注解:文官清正廉潔,武將拼死報國,這樣國家就可以太平了。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宋]朱熹注解: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戰國]《荀子·正名》注解:人的欲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欲望的追求是可以節制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詠史》注解:遍觀歷代圣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成功皆因勤儉,敗亡皆因奢侈。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注解: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宋]蘇軾《范增論》注解:東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人一定是先產生疑心,以后讒言才能聽進去。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宋]邵雍《男子吟》注解:錢財使人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聲使人驕傲,權勢使人專橫。
一個須眉男子,如若能夠免去財、色、名、勢這四種禍患,難道他還會是世上的普通人嗎?養心莫善于寡欲。[戰國]孟子注解: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各種欲望。
窮不忘操,貴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注解:人雖然不得志,不能忘記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記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戰國]《孟子·騰文公上》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厲害。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漢]劉向《說苑·至公》注解:給公家做事,不能考慮個人的事,就不能講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晉]傅玄注解:主持政務關鍵在于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擇。[隋]王通《文中子·魏相》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選擇,然后再交往;小人卻不同,一見如故,顯得異常親熱,然后才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人。
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清政廉潔的詩句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