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跪求詩經中含有木的詩句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南有喬木 詩經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詩經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才疏學淺,只知道這么多了,希望可以幫到你一點。
二、帶有流字的詩句
1、流光容易把人拋
——蔣 捷
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2、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3、流光飛舞,似錦流年,流沙似箭,從善如流。
三、有關落木的詩句
李白的《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游子吟 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巢思迷禽。浮云蔽我鄉,躑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滯,浮云郁東岑。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古歌 沈佺期
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水精簾外金波下, 云母窗前銀河回。玉階陰陰苔蘚色,君王履綦難再得。璇閨窈窕秋夜長,繡戶徘徊秋月光。燕姬彩帳芙蓉色,秦子金爐蘭麝香。北斗七星橫夜半,清歌一曲斷君腸。
擬江令于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許敬宗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四、請根據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木鱖魚肥給游客介紹一下四周的美麗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 《漁歌子》賞析 張志和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美。
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
遠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象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便于在水中尋找食物。 “西塞山前白鷺飛”,它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更顯得生趣洋溢了。
“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于是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
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象,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 “鱖魚”是一種味道特別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
春汛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
“箬笠”就是用竹絲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制成的雨衣。
如果以龍須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色的。 “歸”,回家。
“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里雖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意。
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
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鮮明,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美,使人讀作品時,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春汛圖。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
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 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五、摘抄5句關于水、木、花、草的詩句
關于水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鐘口瓜洲一水間,兩岸只隔數重山。
日出江花紅盛火,春來江水綠如蘭。
關于木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登高》
高景爭來草木頭,一生心事酒前休。
——徐凝《答白公》
不向橫塘泥里栽,兩株晴笑碧巖隈。
——崔櫓《山路木芙蓉》
枯木傍溪崖,由來歲月賒。
——翁洮 《枯木詩辭召命作》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樹出禪林。
——史俊《題巴州光福寺楠木》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王維 《輞川集·木蘭柴》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春望》
關于花的詩句
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杜甫《曲江對酒》)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關于草的詩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六、求贊美 水、木、土、瓦、石的詩句謝謝
水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清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木1.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4.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5.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10.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1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2.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
石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杜甫 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幽徑石】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從來不可轉,今日為人留。 【黃家洞】李賀 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彩巾纏踍幅半斜,溪頭簇隊映葛花。
山潭晚霧吟白鼉,竹蛇飛蠹射金沙。 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干名已滅。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
愿為顏氏段氏碑,雕鏤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狀彼二人忠烈姿。
義心如石屹不轉,死節如石確不移。 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訶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謚,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為塵名不死。
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慕為人。 慕為人,勸事君。
【蓮石】白居易 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別石泉】李紳 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微渡竹風涵淅瀝,細浮松月透輕明。
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長孫棲嶠】賈島 此時氣蕭颯,琴院可應關。 鶴似君無事,風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間。有徑連高頂,心期相與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