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列詩句對仗最工整的是
您好,答案應為C。
分析:A選項中的“怪禽”為動物,“曠野”為自然景象,而“落日”和“行人”分別為自然景物和人物,不能與上一句一一對應,所以對仗并不工整。
B選項,“荷笠”為動賓結構短語,對應位置的“青山”為名詞,同理,“斜陽”為名詞,與之位置相對的“歸遠”為動賓結構短語,對仗并不工整。
D選項,“山暝”為主謂結構的短語,而“滄江”為名詞或偏正短語,“猿”為動物,“夜”為時間、時令類,在工對中也是不能相對的,故D項也不工整。
回過頭來看C項,“感時”和“恨別”都為動作,同為動賓結構,“花濺淚”和“鳥驚心”都是描寫花鳥類,“濺淚”和“驚心”詞性和類別也很工整,且都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對仗不但工整而且巧妙。
關于對仗的拓展:
首先,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駢文中對仗的運用也很廣泛。
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
格律詩對對仗要求比較嚴格,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相同,句法結構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匯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構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手段。
格律詩對仗規則:
(1)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立的;
(2)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
這是對仗最基本的要求。
另外,對仗又分為工對和寬對之分,嚴格按照要求的對仗句叫工對,對仗時詞性、結構和要求略有不同的的叫寬對,拿本題為例,C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為工對,A、B、D三項勉強可算是寬對,如果再嚴格些B和D則算不得對仗了。
二、詩中對仗工整的句子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登高 作者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此日六軍同駐馬
當時七夕笑牽牛
三、求一個對仗工整的對仗句,注意是每部分都要工整
上聯除"一世"重復四次外,還有"以"字和"青"字的重復,都要對上.下面給兩副對聯第一對:曾以為 可以和你 青梅煮酒 筆墨丹青 曳一世江南 載一世春秋 撥一世蒹葭 攜一世子衿怎能信 只能與卿 紅豆牽心 朝夕泣紅 干幾杯藍尾 含幾杯苦辣 飲幾杯茱萸 掩幾杯杕杜注:藍尾、茱萸為古酒名,杕杜出自《詩經·唐風·杕杜》,表示孤獨.第二對:曾以為 可以和你 青梅煮酒 筆墨丹青 曳一世江南 載一世春秋 撥一世蒹葭 攜一世子衿怎能信 只能與君 褐冢焚香 鉛華艾褐 描半幅塞北 涂半幅愛恨 寫半幅死生 記半幅契闊最后的死生契闊當然是出自《詩經·邶風·擊鼓》。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下列幾句詩句中對仗工整的一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