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干旱的詩句
夏日嘆
——杜甫
夏日出東北,陵天經中街。朱光徹厚地,郁蒸何由開。
上蒼久無雷,無乃號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
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萬人尚流冗,舉目唯蒿萊。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與豺。浩蕩想幽薊,王師安在哉。
對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諧。眇然貞觀初,難與數子偕。
元稹:《旱災自咎,貽七縣宰》
吾聞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茍有罪,胡不災我身。
胡為旱一州,禍此千萬人。
一旱猶可忍,其旱亦已頻。
臘雪不滿地,膏雨不降春。
惻惻詔書下,半減麥與緡。
半租豈不薄,尚竭力與筋。
竭力不敢憚,慚戴天子恩。
累累婦拜姑,吶吶翁語孫。
禾黍日夜長,足得盈我囷。
還填折粟稅,酬償貰麥鄰。
茍無公私責,飲水不為貧。
歡言未盈口,旱氣已再振。
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區區昧陋積,禱祝非不勤。
日馳衰白顏,再拜泥甲鱗。
歸來重思忖,愿告諸邑君。
以彼天道遠,豈如人事親。
團團囹圄中,無乃冤不申。
擾擾食廩內,無乃奸有因。
軋軋輸送車,無乃使不倫。
遙遙負擔卒,無乃役不均。
今年無大麥,計與珠玉濱。
村胥與里吏,無乃求取繁。
符下斂錢急,值官因酒嗔。
誅求與撻罰,無乃不逡巡。
生小下里住,不曾州縣門。
訴詞千萬恨,無乃不得聞。
強豪富酒肉,窮獨無芻薪。
俱由案牘吏,無乃移禍屯。
官分市井戶,迭配水陸珍。
未蒙所償直,無乃不敢言。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蒼旻。
借使漏刑憲,得不虞鬼神。
自顧頑滯牧,坐貽災沴臻。
上羞朝廷寄,下愧閭里民。
豈無神明宰,為我同苦辛。
共布慈惠語,慰此衢客塵。
水滸傳《紅日》
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二、形容干旱的詩句有哪些
一、水滸傳《紅日》
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二、《鋤禾 》
卿譽龍(原創)
鋤禾艱辛日當午,汗流浹背民幸苦。
可惜蒼天對不住,憐惜雨滴屈指數。
但愿今年收成多,求神拜佛意如何。
明知天地靠不住,自力更生尋快樂。
三、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四、夏日嘆
作者:杜甫 (唐代)
夏日出東北,陵天經中街。
朱光徹厚地,郁蒸何由開。
上蒼久無雷,無乃號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
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
萬人尚流冗,舉目唯蒿萊。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與豺。
浩蕩想幽薊,王師安在哉。
對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諧。
眇然貞觀初,難與數子偕。
五、《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干旱:
1、干旱是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一般是長期的現象。干旱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它造成的災難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類的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水資源短缺現象日趨嚴重,這也直接導致了干旱地區的擴大與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趨勢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
參考資料
無.唐詩宋詞元曲.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6月
三、描寫夏云的詩句
【神情詩】顧愷之〖亦見陶淵明集〗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寒松。
【夏歌二十首】
暑盛靜無風。夏云薄暮起。攜手密葉下。浮瓜沈朱李。
【贈別司馬幼之南聘詩】 隋文帝楊堅
故交忽千里。?車蒞遠盟。幽人重離別。握手送征行。(《類聚》作行行。文苑作行征。)晚霞浮極浦。落景照長亭。拂霧揚龍節。乘風溯鳥旌。楚山百重映。吳江萬仞清。夏云樓閣起。
【使還湘水】張九齡
歸舟宛何處,正值楚江平。
夕逗煙村宿,朝緣浦樹行。
于役已彌歲,言旋今愜情。
鄉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
【夏日仙萼亭應制】宋之問
高嶺逼星河,乘輿此日過。
野含時雨潤,山雜夏云多。睿藻光巖穴,宸襟洽薜蘿。
悠然小天下,歸路滿笙歌。
【四月一日過江赴荊州】張說
春色沅湘盡,三年客始回。
夏云隨北帆,同日過江來。水漫荊門出,山平郢路開。
比肩羊叔子,千載豈無才。
【奉送從兄宰晉陵】韋應物
東郊暮草歇,千里夏云生。立馬愁將夕,看山獨送行。
依微吳苑樹,迢遞晉陵城。
慰此斷行別,邑人多頌聲。
【對韓少尹所贈硯有懷】韋應物
故人謫遐遠,留硯寵斯文。
白水浮香墨,清池滿夏云。念離心已永,感物思徒紛。
未有桂陽使,裁書一報君。
【夏景園廬】韋應物
群木晝陰靜,北窗涼氣多。
閑居逾時節,夏云已嵯峨。搴葉愛繁綠,緣澗弄驚波。
豈為論夙志,對此青山阿。
【夏景端居即事】韋應物
北齋有涼氣,嘉樹對層城。
重門永日掩,清池夏云生。遇此庭訟簡,始聞蟬初鳴。
逾懷故園愴,默默以緘情。
【古劍行】韋應物
千年土中兩刃鐵,土蝕不入金星滅。
沉沉青脊鱗甲滿,蛟龍無足蛇尾斷,忽欲飛動中有靈。
豪士得之敵國寶,仇家舉意半夜鳴。
小兒女子不可近,龍蛇變化此中隱。
夏云奔走雷闐闐,恐成霹靂飛上天。
【云】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
四、形容干旱后雨季的詩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
五、形容禾苗的詩句
1:
原文:一把青秧趁手青, 輕煙漠漠雨冥冥。——《橫溪堂春曉》虞似良·宋
翻譯:將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間變得青蔥。就好似農夫的手,將它染綠。天空中,飄灑著朦朧如煙的細雨。
2:
原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憫農》李紳·唐
翻譯: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3:
原文:種豆耘鋤,種禾溝甽。——《田野狐兔行》元稹·唐
翻譯:種豆需要鋤頭,種禾苗需要溝渠。
4:
原文:東皋與西隴,禾苗盡枯槁。——《南風熱》王冕·元
翻譯:太陽上升的地方和下降的地方,禾苗都枯萎了。
5:
原文:年來蝗旱苦頻仍,嚼嚙禾苗歲不登。——《古風 李巖》金庸·當代
翻譯:每年都蝗蟲災害頻頻發生,吃的禾苗每年都不夠。
1: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橫溪堂春曉》虞似良·宋
2:
種豆耘鋤,種禾溝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鵠喂鷹,烹麟啖犬。
鷹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須,鷹犬相盡。
日暗天寒,禾稀豆損。
鷹犬就烹,狐兔俱哂。——《田野狐兔行》元稹·唐
3: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嚙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塵飛爨絕煙,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微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浪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業垂難過饑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班。——《古風 李巖》金庸·當代
4:
炎風來何狂?
似欲吹山倒。
狼籍樹底云,散漫屋上草。
赤日熾大爐,泥沙熱如炒。
東皋與西隴,禾苗盡枯槁。——《南風熱》王冕·元
六、描寫冰雹成災的古詩有哪些
1.【七絕】《冰雹》
雨急并攜雹子來,時間較短險成災。天嗔環境人為破,上界靈霄污染頹。
2.宋-張鎡《楊柳枝》
綠蠟芽疏雪一包。綻云梢。清香卻暑置堂坳。晚風飄。 冰雹無聲棲碧葉,笑仍嬌。相隨茉莉展輕綃。伴涼宵。
3.元-張野《滿江紅 寄磁下諸公》
楓落衡漳,猶記得、離觴鯨吸。驚又見、宮槐禁柳,綠陰如織。行止難窮天素定,功名有分誰能必。任近來、參透妙中玄,床頭易。梅雨過,芹池碧。松月山,丹房寂。問此時曾念,京塵蹤跡。七碗波濤翻白雪,一枰冰雹消長日。尚得星、多處望*山,空相憶。
4.宋-蘇軾《蝎虎》
黃雞啄蝎如啄黍,窗間守宮稱蝎虎。暗中繳尾伺飛蟲,巧捷功夫在腰膂。跂跂脈脈善緣壁,陋質従來誰比數。今年歲旱號蜥蜴,狂走兒童鬧歌舞。能銜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龍覓云雨。守宮努力搏蒼蠅,明年歲旱當求汝。
5.宋-蘇軾 《次韻答賈耘老》
笑語炎天出冰雹
6.宋-陸游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寶釵艷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亂
7.宋-陸游 《贈劉改之秀才》
筆底六月冰雹寒;有時大叫脫烏幘
8.近代-汪精衛 《自苦》
恰一似那冰雹打碎了并蒂蓮
9.宋-蘇轍 《雪中洞山黃蘗二禪師相訪》
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
10.宋-胡寅 《示上封長老洪辯》
群松何人種,凜立傲冰雹
七、《樂游原》的詩句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注釋
1、不適:不悅,不快
譯文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駕車登上樂游原,心想把煩惱遣散。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今天到了傍晚時,我心中有些不愜意,于是就坐上馬車,到古時的樂游原上游玩。這時望見將要落山的太陽,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黃昏,不多時就要消滅了。
這首詩是作者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和表現自己的感受。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詩也表示: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嘆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 對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偉大與不可超越,而借此抒發一下內心的無奈感受。
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古詩賞析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抑郁,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后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借此抒發一下內心的無奈感受。 幼時讀李義山這首《樂游原》,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卻不知為何。現在回頭想想,應當是因詩的意象使內心產生共鳴,從而由內至外心生出一種孤傲、寂寞、寥落之感,但是內心又還有所向,有所托。總而言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 這僅是我個人的看法,而一些專家品讀此詩時,則是說從詩中看到了灰色的朦朧,看到了逐漸黯淡的夕陽。不知李商隱是在哀嘆自己的不得意,還是在哀嘆唐王朝的日暮途窮。 由此得出的義山詩境顯然低沉了許多,既沒有初唐時代陳子昂登上幽州臺時那樣雄渾慷慨而又意氣風發,也沒有杜甫“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沉郁頓挫和悲涼… 但我仍是覺得詩中又隱隱留下了美麗的向往與希望的影子。 難道此詩盡可使心境不同的讀者讀出不同的感情嗎?若是如此,真可算是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了! 無怪周汝昌先生賞析這首詩時動情地說:“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將近黃昏這一刻尤為令人驚嘆和陶醉!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
樂游原簡介
樂游原,是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東北部、曲江池北面的黃土臺塬。塬面長約4公里,寬200-350米,高出兩側平地10-20米,最高處海拔467米。 樂游原實際上是由于河流侵蝕而殘留在渭河三級階地上的梁狀高地。樂游原的南面有大雁塔、曲江池,上有青龍寺遺址,遺址內還建有空海紀念碑、紀念堂,種植著多株名貴櫻花,是人們春游踏青的好去處。 樂游原得名于漢代。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漢時代,曲江池一帶就以風景秀麗而負有盛名。漢宣帝時,這里被稱為樂游苑。一次,漢宣帝偕許皇后出游至此,迷戀于絢麗的風光,以至于“樂不思歸”。后來在此處建有樂游廟,樂游原就以廟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