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夕》詩句是什么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今譯] 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我手執綾羅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涼;臥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 [解說] 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寫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
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詩詞賞析 詩詞賞析一:此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冷"和"涼"既是深秋的季節感覺,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
她生活在一個非人的環境里,沒有人氣,沒有朋友和親人,當然也沒有愛的溫暖生活的樂趣。但他似乎滿有興致,在凄涼的秋夜里,時而獨自撲打流螢,時而癡癡地凝望著夜空中的牽牛和織女星。
詩中的三個意象值得注意。小扇,因其秋來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詩人用來象征被冷落遺棄的女子。
流螢,古人認為腐草化螢,螢總是生于荒涼之地。而宮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螢,可見她被冷落很久了。
牽牛織女星:象征愛情也象征離別。但那是有團聚期望的離別。
這位宮女被冷落已久,或許她早已沒有得到恩寵的希望了,但她卻仍然苦苦地期待著。因為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義。
詩人不動聲色地寫出了深宮怨女寂寞歲月中無限凄涼的生命況味。詩詞賞析二: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
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此詩一作王建詩。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
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有《樊川集》。
(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
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
《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人謂之小杜,以別于少陵。
七絕龍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人號“小杜”,以別于杜甫。
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
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
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
《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字。
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
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
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
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
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詩歌創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
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
七律《早雁》用比興托物的手法,對遭受回紇侵擾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表示懷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齊山登高》卻是以豪放的筆調寫自己曠達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注重辭采的一面。這種重辭采的共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
二、《秋夕》的內容詩句意思
秋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此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冷"和"涼"既是深秋的季節感覺,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她生活在一個非人的環境里,沒有人氣,沒有朋友和親人,當然也沒有愛的溫暖生活的樂趣。但他似乎滿有興致,在凄涼的秋夜里,時而獨自撲打流螢,時而癡癡地凝望著夜空中的牽牛和織女星。詩中的三個意象值得注意。小扇,因其秋來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詩人用來象征被冷落遺棄的女子。流螢,古人認為腐草化螢,螢總是生于荒涼之地。而宮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螢,可見她被冷落很久了。牽牛織女星:象征愛情也象征離別。但那是有團聚期望的離別。這位宮女被冷落已久,或許她早已沒有得到恩寵的希望了,但她卻仍然苦苦地期待著。因為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義。詩人不動聲色地寫出了深宮怨女寂寞歲月中無限凄涼的生命況味。
詩詞賞析
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
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
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
身靈動。”
三、《秋夕》詩句是什么
秋夕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今譯]nbsp;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畫屏;我手執綾羅小扇,輕盈地撲打流螢。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涼;臥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對織女星。nbsp;[解說]nbsp;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寫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
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nbsp;詩詞賞析詩詞賞析一:此詩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冷“和“涼“既是深秋的季節感覺,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
她生活在一個非人的環境里,沒有人氣,沒有朋友和親人,當然也沒有愛的溫暖生活的樂趣。但他似乎滿有興致,在凄涼的秋夜里,時而獨自撲打流螢,時而癡癡地凝望著夜空中的牽牛和織女星。
詩中的三個意象值得注意。小扇,因其秋來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詩人用來象征被冷落遺棄的女子。
流螢,古人認為腐草化螢,螢總是生于荒涼之地。而宮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螢,可見她被冷落很久了。
牽牛織女星:象征愛情也象征離別。但那是有團聚期望的離別。
這位宮女被冷落已久,或許她早已沒有得到恩寵的希望了,但她卻仍然苦苦地期待著。因為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義。
詩人不動聲色地寫出了深宮怨女寂寞歲月中無限凄涼的生命況味。詩詞賞析二: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
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此詩一作王建詩。nbsp;〔作者簡介〕杜牧:(803-852)唐代詩人。
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nbsp;有《樊川集》。
(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
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
《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人謂之小杜,以別于少陵。
七絕龍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nbsp;nbsp;nbsp;人號“小杜”,以別于杜甫。
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
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
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
《張好好詩》,行草墨跡,杜牧太和八年(834)所書,此時年32歲。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字。
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
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
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
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
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
nbsp;nbsp;nbsp;nbsp;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詩歌創作上,杜牧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
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
七。
四、古詩秋夕的意思是什么
1、注釋
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
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
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秋夕》全文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銀,一作“紅”。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⑶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⑷天階:露天的石階。天,一作“瑤”。
3、賞析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一作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宮怨詩。這首詩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現了一位官女舉目無親、百無聊賴的苦悶心情。
五、秋夕的意思
杜牧《秋夕》原文及賞析【原詩】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注釋】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輕羅:柔軟的絲織品。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
【賞析】這詩寫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 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
在一個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輕羅小扇撲流螢”,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層意思:第一,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凄涼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見她的寂寞與無聊。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
她用小扇撲打著流螢,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驅趕包圍著她的孤冷與索寞,但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宮女手中拿的輕羅小扇具有象征意義,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秋天就沒用了,所以古詩里常以秋扇比喻棄婦。相傳漢成帝妃班婕妤為趙飛燕所譖,失寵后住在長信宮,寫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此說未必可信,但后來詩詞中出現團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寵的女子聯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齡的《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王建的《宮中調笑》:“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都是如此。
杜牧這首詩中的“輕羅小扇”,也象征著持扇宮女被遺棄的命運。 第三句,“天階夜色涼如水”。
“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襲人,該進屋去睡了。
可是宮女依舊坐在石階上,仰視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民間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嫁與牽牛,每年七夕渡河與他相會一次,有鵲為橋。
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就是寫他們的故事。宮女久久地眺望著牽牛織女,夜深了還不想睡,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產生了對于真摯愛情的向往。
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說:“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
(見《六一詩話》)這兩句話恰好可以說明此詩在藝術上的特點。一、三句寫景,把深宮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冷”字,形容詞當動詞用,很有氣氛。“涼如水”的比喻不僅有色感,而且有溫度感。
二、四兩句寫宮女,含蓄蘊藉,很耐人尋味。詩中雖沒有一句抒情的話,但宮女那種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復雜感情見于言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另,宮女手中拿的輕羅小扇具有象征意義,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秋天就沒用了,所以古詩里常以秋扇比喻棄婦。相傳漢成帝妃班婕妤為趙飛燕所譖,失寵后住在長信宮,寫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此說未必可信,但后來詩詞中出現團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寵的女子聯系在一起了。
六、秋夕的詩句
秋夕 杜牧秋夕書法帖[1] 唐·杜牧 銀燭②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③撲流螢。
天階④夜色涼如水, 臥看⑤牽牛織女星。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銀燭:白色而精美的蠟燭。 ⑶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
⑷天階:天庭上宮殿的臺階。 ⑸臥看:坐著朝天看,同“臥看” 【譯文】 秋夜,精美的白色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畫屏上添了幾分清冷之色;一位宮女、手執綾羅小扇,輕輕地撲打飛舞的螢火蟲。
天階上的夜色,清涼如水;坐榻仰望星空,牽牛星正遙望著織女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秋夕這個詩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