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及賞析
對《琵琶行》(并序)音樂描寫的賞析。
在此,我們小組通過找到詩句描寫音樂的句子,分析了它代表的音樂發展階段。總寫,引出: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先寫琵琶女略撥琴弦試音,便已經令人贊嘆“未成曲調先有情”,足見琵琶女技藝之高超。
接著通過對琵琶女動作神態以及演奏曲目等一系列的描寫,既體現了她彈琴的技藝精湛,又表現了她借曲子抒發內心情感的意圖。第一樂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用了“嘈嘈”“切切”模擬聲音,又用“急雨”“私語”的意象來表現,使得音樂的描寫更加形象。
但這還不夠表達這時的曲調,于是出現了私語急雨交錯,大珠小珠落玉盤聽覺與視覺并現的描寫,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充分表現了音樂剛開始時急切愉悅的感情。第二樂段: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
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暫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音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此時的音樂充滿了幽愁暗恨,令人幾以為曲子已經結束了。
第三樂段: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無聲中蘊含了無盡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像銀瓶破裂水漿迸發,鐵騎突出刀槍轟鳴般,樂曲迎來了激越雄壯的高潮。
曲終: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樂曲才到高潮,卻又戛然而止。
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江心月白,余韻無窮:作者用最后一句的側面烘托,體現了無盡的音樂魅力) 音樂描寫運用的手法:比喻、雙聲通過讀詩句,我們感受到: 音樂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
二、關于音樂的詩句
以下是部分關于音樂的詩句: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贈花卿》【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聽蜀僧浚彈琴》 【唐】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唐】李白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聽彈琴》【唐】劉長卿泠泠七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拓展資料: 古詩的形式特點 1.句子的整齊 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體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對仗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兩大類。
在近體詩和詞、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須用平聲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須用仄聲字。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
對仗指的是一聯詩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屬于同一類,如“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東”和“西”,“圃”和“園”,“青梅”和“綠草”,“發”和“開”,各自相對。
3.詞藻和句法 因為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系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復雜多樣。例如,在“風”字后面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在句法方面,由于漢語的特點,以及漢字的獨立性,在古典詩歌中,常常出現把兩個漢字拆開,或者把某些漢字從后面移到前面的情形,這叫倒裝。典型的詩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的句法應是“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4.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岳|掩|赤城,這樣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古詩要求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押韻韻腳的位置一般在偶數句末,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光”“霜”“鄉”是韻腳。通常奇數句不押韻,首句入韻格式除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古詩。
三、關于形容音樂好聽或種類多的詩詞
還有:李憑箜篌引 作者: 李賀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楊柳枝詞 唐/劉禹錫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聽蜀僧浚彈琴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2、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3、《聽流人水調子》:“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4、聞 鐘 金鐘高掛玉樓中,清夜輕敲聲梵洪。有耳能聞歸落院,無聲解聽奏深宮。
數番訝韻和虛籟,幾度余音續晚風。借問圓通徹遍處,飄搖嘹亮半浮空。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憑箜篌引 作者: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楊柳枝詞 唐/劉禹錫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
四、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及賞析
對《琵琶行》(并序)音樂描寫的賞析。在此,我們小組通過找到詩句描寫音樂的句子,分析了它代表的音樂發展階段。
總寫,引出: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先寫琵琶女略撥琴弦試音,便已經令人贊嘆“未成曲調先有情”,足見琵琶女技藝之高超。接著通過對琵琶女動作神態以及演奏曲目等一系列的描寫,既體現了她彈琴的技藝精湛,又表現了她借曲子抒發內心情感的意圖。
第一樂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用了“嘈嘈”“切切”模擬聲音,又用“急雨”“私語”的意象來表現,使得音樂的描寫更加形象。但這還不夠表達這時的曲調,于是出現了私語急雨交錯,大珠小珠落玉盤聽覺與視覺并現的描寫,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充分表現了音樂剛開始時急切愉悅的感情。
第二樂段: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暫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音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此時的音樂充滿了幽愁暗恨,令人幾以為曲子已經結束了。
第三樂段: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無聲中蘊含了無盡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像銀瓶破裂水漿迸發,鐵騎突出刀槍轟鳴般,樂曲迎來了激越雄壯的高潮。
曲終: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樂曲才到高潮,卻又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
(江心月白,余韻無窮:作者用最后一句的側面烘托,體現了無盡的音樂魅力)
音樂描寫運用的手法:比喻、雙聲
通過讀詩句,我們感受到: 音樂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
五、關于描寫音樂的詩句
直接幫你挑出來描寫音樂的好了n n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六、有關音樂的詩句
李賀 《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七、描寫音樂的古詩詞
〖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馀慶。永徽之人舞而詠,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慶垂無疆。中宗肅宗復鴻業,
唐祚中興萬萬葉。法曲法曲合夷歌,夷聲邪亂華聲和。
以亂干和天寶末,明年胡塵犯宮闕。乃知法曲本華風,
茍能審音與政通。一從胡曲相參錯,不辨興衰與哀樂。
愿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聲如樂〗唐.劉軻
玉叩能旋止,人言與樂并。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聲。曲終無異聽,響極有馀情。
特達知難擬,玲瓏豈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楊柳枝詞〗唐.劉禹錫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嵩岳聞笙〗唐.劉希夷
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山人愛清景,散發臥秋風。
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唇吸靈氣,玉指調真聲。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愿言聞此曲。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贈花卿〗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冊上公太常奏雅樂〗唐.無名氏
司樂陳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語絕,清韻佩聲通。
應律煙云改,來儀鳥獸同。得賢因舉頌,修禮便觀風。
圣壽三稱內,天歡九奏中。寂寥高曲盡,猶自滿宸聰。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與音樂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