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明自己如夢初醒的古詩
古代詩人表達自己如夢初醒的古詩,有唐代杜牧的《遣懷》、李商隱的《嫦娥》等。
(一)《遣懷》。《遣懷》一詩為唐代詩人杜牧所作。詩曰:“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該詩為作者追憶揚州歲月之作,也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詩中,作者描述了落魄江南期間,其與揚州青樓女子多有來往,詩酒風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憶,乃有如夢如幻、一事無成之嘆。詩的前兩句是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即潦倒江湖,以酒為伴;秦樓楚館,美女嬌娃,過著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而后兩句,“十年一覺揚州夢”,這是發自詩人內心的慨嘆,而這感慨又完全歸結在“揚州夢”的“夢”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華熱鬧,骨子里的煩悶抑郁,是痛苦的回憶,又有醒悟后的感傷。忽忽十年過去,那揚州往事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贏得青樓薄幸名”,詩人最后竟連自己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薄情負心。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暫,自己卻一事無成,絲毫沒有留下什么,“揚州夢”醒,大有前塵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
(二)《嫦娥》。《嫦娥》系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詩曰:“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該詩可謂是一首醒世詩作。作品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后,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令人驚醒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實的人應該選擇什么?作者顯然并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著更有意義。
二、表明自己如夢初醒的古詩
古代詩人表達自己如夢初醒的古詩,有唐代杜牧的《遣懷》、李商隱的《嫦娥》等。
(一)《遣懷》。《遣懷》一詩為唐代詩人杜牧所作。
詩曰:“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該詩為作者追憶揚州歲月之作,也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
詩中,作者描述了落魄江南期間,其與揚州青樓女子多有來往,詩酒風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憶,乃有如夢如幻、一事無成之嘆。
詩的前兩句是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即潦倒江湖,以酒為伴;秦樓楚館,美女嬌娃,過著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而后兩句,“十年一覺揚州夢”,這是發自詩人內心的慨嘆,而這感慨又完全歸結在“揚州夢”的“夢”字上。
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華熱鬧,骨子里的煩悶抑郁,是痛苦的回憶,又有醒悟后的感傷。忽忽十年過去,那揚州往事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
“贏得青樓薄幸名”,詩人最后竟連自己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薄情負心。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暫,自己卻一事無成,絲毫沒有留下什么,“揚州夢”醒,大有前塵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
(二)《嫦娥》。《嫦娥》系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
詩曰:“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該詩可謂是一首醒世詩作。作品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后,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
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令人驚醒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實的人應該選擇什么?作者顯然并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
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著更有意義。
三、還有哪些像如夢初醒的成語
與如夢初醒意義相近的成語:
茅塞頓開
【近義】恍然大悟
【反義】冥頑不靈
【釋義】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豁然開朗
【近義】豁然貫通
【反義】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釋義】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出處】晉·陶潛《桃花園記》:“極初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用例】寶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恍然大悟
【近義】豁然開朗、如夢初醒、茅塞頓開
【反義】如坐云霧、大惑不解
【釋義】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用例】袁太守和莊太守聽了,方才~,彼此相視而笑。(清·張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與如夢初醒結構相近的成語:
如鯁在喉
【釋義】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出處】漢·許慎《說文解字》:“鯁,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鯁之臣。《漢書》以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留咽者魚骨較多也。”
如火燎原
【釋義】燎:燒;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燒。比喻聲勢很大,難于阻抑。
【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
【用例】到期不能“剿滅”,反而~,他們有些做封疆大吏的,輕則降級、削職,重則下獄、砍頭。(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如箭在弦
【釋義】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勢在必行。
【出處】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用例】既然補之與漢舉二將軍已率兩萬人馬進駐葉縣與裕州之間,大軍繼續東進,~。(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四、如夢初醒成語大全
白日做夢、
魂牽夢縈、
如夢初醒、
夢寐以求、
酣然入夢、
半夢半醒、
重溫舊夢、
夜長夢多、
同床異夢、
癡人說夢、
醉生夢死、
恍如夢境、
云夢閑情、
一夢華胥、
分床同夢、
久夢初醒、
飛熊入夢、
生桑之夢、
好夢難圓、
如夢一場、
莊周夢蝶、
南柯一夢、
夢幻泡影、
眠思夢想、
夢中說夢、
癡兒說夢、
晝想夜夢、
夢里南柯、
黃粱一夢、
楚夢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