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頤和園中描寫長廊樣子的詞語和描寫十七孔橋的詞語】
十七孔橋西連南湖島,東接廓如亭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的一個重要景點.橋身長一百五十米,寬八米,由十七個券洞組成,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橋梁.遠遠望去像一道長虹飛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橋上所有匾聯,均為清乾隆皇帝所撰寫.在橋的南端橫聯上刻有“修蝀凌波”四個字,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彩虹,飛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橋的北端橫聯則有“靈鼉偃月”幾個大字,又把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橫臥水中如半月狀.橋北端的另一副對聯寫著:“虹臥石梁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此橋的風景,在優雅寧靜之夜游賞更加怡人.十七孔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橋兩邊的白石欄桿,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姿態各異的石獅,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有的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橋頭各有兩只大水獸,很象麒麟,十分威武.橋的兩頭有四只石刻異獸,形象威猛異常,極為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