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含情”的詩詞
滿院花飛人不到,含情欲語燕雙雙。
弟第一百五十三
沙晚鹡鴒寒,風吹紫荊樹。
忍淚獨含情,江湖春欲暮。
半開梅
含情笑不言,政是多情處。
參得個中禪,此事嘗分付。
琴
置琴曲幾上,慵坐但含情。
何煩故揮弄,風弦自有聲。
殘鶯
花闌鶯亦懶,不語似含情。何言百囀舌,唯余一兩聲。
中秋
寂寂中秋夜,含情出玉閨。
河長看雁遠,月皎覺云低。
擬娼樓節怨
上苑離離鶯度,昆明冪冪蒲生。
時光春華可惜,何須對鏡含情。
詠笛詩
柯亭有奇竹。
含情復抑揚。
妙聲發玉指。
龍音響鳳凰。
襄陽蹋蹄歌 一
陌頭征人去。
閨中女下機。
含情不能言。
送別沾羅衣。
擬玉臺體七首其六
落日窗中坐
含情獨不語,落日窗中時。
妾意與君意,相思只自知。
在杭日作
時乖事轉拙,端居徒含情。
不似階前草,春來隨意生。
奉梨詩
接枝秋轉脆。
含情落更香。
擎置仙人掌。
應添瑞露漿。
題水西寺
三日去還住,一生焉再游。
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樓。
擬玉臺體七首·落日窗中
朝聞驚禽去,日暮見禽歸。
瑤琴坐不理,含情復為誰。
寄韋秀才
荊臺蘭渚客,寥落共含情。空館相思夜,孤燈照雨聲。
二、花的傳情達意的詩句及其解釋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為花之君子,是高雅純潔的象征(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在某些詩詞中還是愛情的象征,因“蓮”與“憐”同音,是情的意思(如南朝樂府《西州曲》)。
梅花:不畏嚴冬酷寒,環境艱難,暗香浮動,即零落亦清香如故,是高潔的志士,也是報春的使者(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菊花:凌寒傲霜,是高潔的志士,也象征孤高的隱者(如陶淵明的《飲酒》)。
牡丹:花開熱烈燦爛,一片繁華景象,一派富貴氣象,是豪華富貴的象征。
楊花:隨風飛揚,輕而易變,是輕薄和不堅貞的象征。
蘭花:有“空谷幽蘭”的雅稱,是典雅高貴不染塵埃的象征。
桃花:象征美人,“人面桃花相映紅”
丁香花:象征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桂花:象征團圓,“八月十五桂花香”
楓葉:象征鴻運 ,楓葉不僅至秋呈紅色,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麗景色,而且因為“楓”與“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許多圖畫中,畫著一個猴子棲在樹上,樹上有一個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杏花:象征幸福美滿。“杏”“幸”諧音。
水仙花:象征來年走運 “水仙”字面意思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節(舊歷年節)前后開花,又稱作“年花”,因此就成為來年走運的一個合適的標志。
郁金香:愛的表白、榮譽、祝福永恒。
百合:順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貴。
牽牛花:愛情、冷靜、虛幻。
桑梓:象征故鄉 《詩經·小雅》載:“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意謂家鄉的桑樹與梓樹乃父母所栽,對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鄉。
三、運用典故表情達意的詩句
1.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唐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 李商隱《錦瑟》
3.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唐 李白《行路難》
4.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宋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5.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宋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6.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宋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7.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 杜牧《泊秦淮》
8.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9.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宋 辛棄疾《破陣子》
四、用典故來表情達意的詩句
其實很多,只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一講起這首詩,很多人就會想起“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而我更喜歡“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向秀的《思舊賦》。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爛柯人:傳說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片刻,童子問王質為何不去,王質才驚悟過來,見斧柄已經腐爛。回到家鄉,已歷百年,無人相識(見《述異記》)。劉禹錫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