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句只知道一半的經典詩詞,你能背出多少句整句
古詩,讓所有學生又愛又恨的民族瑰寶,愛她,是因為她“小小的身軀”包含了無窮的人生道理和先祖的智慧;恨她,是因為她的每次出現都意味著“記憶的重擔”即將襲來。但是,無論如何,她都值得我們深深銘記。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己亥歲》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黃庭堅《竹枝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春景》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黃增《集杭州俗語詩》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遣》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趙恒《勵學篇》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慈禧《祝母壽詩》
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袁枚《湖上雜詩》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俞文豹《清夜錄》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賈島《劍客》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
福王少小風流慣,不愛江山愛美人。——陳于之《題桃花扇》
供參考。
二、求以下古詩的后半句、知道的進、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3.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4.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5.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6.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10.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1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1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三、什么古詩或成語只流傳了上半句 而下半句的意思卻與上半句截然相反
這些千古名句,原來還有下一句
1、閉門造車
原文: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朱熹《中庸或問》
意思就是說,經過充分準備,精細制作,造出來的車子出門就會合乎軌道,可以暢行無阻。
2、老來多健忘
原文: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很明顯,這句話的重點在于后句,老來健忘,但獨獨忘不了那分相思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養生主》
這句話原來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 ,就會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竭而無所獲。
4、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論語·公冶長》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反復考慮很多次。孔子知道后說:凡事只要反復考慮就可以做了。是說做事不要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5、父母在,不遠游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論語·里仁》
原文:父母在世時,兒女盡量不要長期在外生活,免得父母為你牽腸掛肚;“游必有方”則是說如果要外出就一定要讓父母知道你的去處。
6、言必信,行必果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論語·子路》
說話算數,做事情有始有終是好的行為。但是如果世事變化的過于巨大,而你還在為了先前的目標不懈努力,那么你就是一個固執淺薄的人了。
7、相濡以沫
原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莊子·大宗師》
泉水干了,兩條魚一同被擱淺在陸地上,互相呼氣、互相吐沫來潤濕對方,顯得患難與共而仁慈守義。與其如此,為什么不各自游回江河湖海,從此相忘,來的悠閑自在嗎?
四、有哪些詩詞前半句出名,后半句鮮為人知但十分驚艷的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意思是“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沒有的當作有的,有的也就成為沒有的了。”
《紅樓夢》第一回中甄士隱炎夏伏幾盹睡,夢見一僧一道攜“通靈寶玉”下凡,上前搭話,請 一見此玉,不及細看,被僧奪回,說是已到幻境。于是看到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虛幻境”四個字,兩邊就是這副對聯。第五回是賈寶玉在游太虛幻境中所見。
曹雪芹開篇便設隱語,用甄士隱一生的際遇來隱喻賈寶玉的結局。世人這一生假的東西看的太多,把功名利祿等假東西當真,失掉了自我的真性情,功名搏的再多最終還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甄”與“賈”無非是殊途同歸罷了。正應了那句佛語“凡所有相,皆為虛妄”。可憐大家終究是世俗之人,能夠真正看破這世間真假的又有幾人?
五、急需 因上半句而流傳千古的詩句或成語俗語 而下半句卻與上半句意思截
"閉門造車",現用以比喻不進行調查研究;只憑主觀想象辦事;不符合客觀實際。關起門來造車,比喻固步自封,不與外界交流,關起門來搞建設,求發展;或者做事不考慮客觀情況,脫離實際,只憑主觀辦事。
而事實上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
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朱熹《中庸或問》
意思就是說,經過充分準備,精細制作,造出來的車子出門就會合乎軌道,可以暢行無阻。
給題主一個網址吧,這里面有許多符合你要求的詩句什么的喲
http://**juzi/guoxue/*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那些我們只知道上半句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