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諷刺人貪得無厭沒有好下場的句子有哪些
1. 人心不足蛇吞象。--明·馮夢龍
2. 虛榮是貪得無厭的第六感覺。--蘇格蘭作家、歷史學家 托·卡萊爾
3. 貪得無厭是人作惡的主要原因。--希臘詩人 米南德
4. 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元·無名氏《醉太平·譏食小利者》
5.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元·無名氏《醉太平·譏食小利者》
6. 慳吝人好比地獄,吞咽得越多就越想吞咽,貪多無厭。--古羅馬思想家 奧古斯丁
7. 自愿的貧困勝于不定的浮華;窮奢極欲的人要是貪得無厭,比最貧困的而知足的人更是不幸得多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8. 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和燃燒。膽小如鼠、貪得無厭之徒選擇前者;見義勇為、慷慨無私之士選擇后者。--前蘇聯作家 高爾基
9.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佛家妙語》 《佛家妙語》
10. 至美素璞,物莫能飾也。--西漢·桓寬《鹽鐵論》
11. 身體的經久比美麗更好。--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寓言家 伊索
12. 幽雅比美麗更富有魅力。--美國作家 愛默生
13. 美麗是到處都受歡迎的客人。--德國劇作家、詩人、思想家 歌德
14. 謙遜可以使一個戰士更美麗。--前蘇聯作家 奧斯特洛夫斯基 《演講·論文·書信集》
15. 義務是我們語言中最美麗的詞。--美國軍事家,南北戰爭中,南方邦聯總司令 羅伯特·李
二、一首寫人本性貪得無厭的詩
江南小令--人心不足蛇吞象 終日忙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上綾緞身上穿, 抬頭才嫌房屋低,蓋了高樓并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忽慮出門沒馬騎,賣來高頭金鞍馬, 身前身后少跟隨,招來家人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時來運轉做知縣,抱怨官小職位低,做過尚書升閣老, 朝朝暮暮想登基,一朝面南做天子,東征西討打蠻夷, 四海萬國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洞賓陪他把棋下, 吩咐快做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起,閻王發令鬼卒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不知足,玉皇大帝讓他做, 定嫌天宮不華麗。
三、帶有諷刺的詩句
1、有一首詞曲《醉太平·奪泥燕口》專門諷刺挖苦貪婪之徒、貪得無厭的可憎嘴臉的,詩文如下: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醉太平》是曲牌名。這首詞曲被收入明代李開先的《一笑散》中,原題作“譏貪狠小取者”。
其語言生動逼真,平實易懂,用夸張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尖銳辣潑的諷刺了沒臉沒皮的貪婪者。2、“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是是明代翰林學士解縉所作。也很辛辣生動。
3 出水的蛤蟆著綠襖,下河的螃蟹披紅袍。4 紅綠錦衣滿身披,能言人語世上知. 勸君莫照貓畫虎,學舌效鳴笑談資.《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鋤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題臨安邸》 年代: 宋 作者: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詠史》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官倉鼠》 年代: 唐 作者: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板》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
靡非管管,不實于亶,猶之未遠,是用大諫。 天之方難,無然憲憲,天之方蹶,無然泄泄。
辭之輯矣,民之洽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囂囂。
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當芻蕘。 天之方虐,無然謔謔,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天之方懠,無為夸毗,威儀卒迷,善人載尸。
民之方殿屎,則莫我敢葵,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 天之牖民,如塤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攜。
攜無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自無立辟。 價人維蕃,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驅馳。
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 《名都篇》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膾鯉臇鮐蝦,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云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戲為六絕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才力應難夸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四、有沒有關于諷刺人不要臉的詩句
1、有一首詞曲《醉太平·奪泥燕口》專門諷刺挖苦貪婪之徒、貪得無厭的可憎嘴臉的,詩文如下: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
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
虧老先生下手!
《醉太平》是曲牌名。這首詞曲被收入明代李開先的《一笑散》中,原題作“譏貪狠小取者”。其語言生動逼真,平實易懂,用夸張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尖銳辣潑的諷刺了沒臉沒皮的貪婪者。
2、“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中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是是明代翰林學士解縉所作。也很辛辣生動。
五、諷刺不知足的人的句子有哪些
得隴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得無厭蛇吞象
1、得隴望蜀:拼音是dé lǒng wàng shǔ, 隴:指甘肅東部;蜀:指四川中西部。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進尺,貪心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出處有兩個:(1)《后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出自東漢光武帝劉秀對大將岑彭的書信“;(2)《二十四史 晉書 卷一 帝紀第一 宣帝司馬懿》中記載:成語得隴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對話。
2、人心不足蛇吞象:拼音是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指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勸世名言。同"貪心不足蛇吞象",另有同"人心不足蛇吞相"一說。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3、貪得無厭巴蛇吞象:拼音石是bā shé tūn xiàng,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三歲而出其骨。傳說古代有個窮苦的獵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獵時救了一條餓昏的小蛇,帶回家精心飼養。小蛇慢慢長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經常從外面給他帶回一些值錢的東西來報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為富翁,憤怒的青蛇便將這個貪得無厭的家伙一口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