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拋磚引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語
和拋磚引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語是(引玉之磚、一得之見、一孔之見、千慮一得、一得之功)。
拋磚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結構】連動式。
【用法】多用作謙詞;用于講話時的客套話。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引玉之磚、一得之見【例句】我的這些話不過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發言的興趣;請各位把自己的高論都談談吧。【英譯】give a thing with a view of getting sth。
better【成語故事】唐代高僧從諗撣師,主持趙郡觀音院多年。相傳他對僧徒參禪要求極嚴,必需人人靜坐斂心,集中專注,絕不理會外界的任何干擾,達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動的入定境界。
有一天,眾僧晚參,從諗禪師故意說:“今夜答話,有聞法解悟者出來。”此時徒眾理應個個盤腿正坐,閉目凝心,不動不搖。
恰恰有個小僧沉不住氣,竟以解問者自居,走出禮拜。從諗撣師瞟了他一眼,緩聲說道:“剛才拋磚引玉,卻引來一塊比磚還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個拋磚引玉的故事。
據《歷代詩話》、《談證》等書記述:唐代詩人趙嘏,以佳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博得大詩人杜牧的贊賞,人們因此稱趙嘏為“趙倚樓”,當時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詩人,一向仰慕趙嘏的詩才。他聽說趙嘏來到吳地,料他一定會去靈巖寺游覽,便先趕到靈巖,在寺前山墻上題詩兩句,希望趙嘏看到后能添補兩句,續成一首。
果然趙嘏游覽靈巖寺看到墻上兩句詩,不由詩興勃發,順手在后面續了兩句,補成一首完整的絕詩。常建的詩沒有趙嘏寫得好,他以較差的詩句引出趙嘏的佳句,后人便把這種做法叫作“拋磚引玉”。
其實,常建、趙嘏并非同時代人,他們各自的活動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續詩之說不可信,只是由于這段故事很出名,人們也就承認它是成語“拋磚引玉”的出處之一。引玉之磚yǐn yù zhī zhuān【解釋】自己表示謙虛的話。
比喻為了引出別人高明的意見而發表的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結構】偏正式成語【用法】作賓語;指拋磚引玉的話【近義詞】拋磚引玉【例句】**《新民主主義論》:“我們的東西,只當作引玉之磚,千慮之一得。”【英譯】serve as a modest spur to induce somebody to come forward一得之見yī dé zhī jiàn【解釋】見:見解。
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結構】偏正式。【用法】多用在書面語里;常作自謙之詞。
一般作賓語。【正音】見;不能讀作“xiàn”。
【辨形】之;不能寫作“支”。【近義詞】一孔之見、千慮一得、一得之功【反義詞】博學多才【辨析】~和“一孔之見”;都指一點不全面;不深刻的見解;都可以作謙詞。
有時可通用。但~偏重在見解的“膚淺”;“一孔之見”偏重在見解的“狹隘、片面”。
【例句】這是我對本文的~;很不全面;也不一定完全正確;只供參考。【英譯】a small opinion that might be suggestive一孔之見yī kǒng zhī jiàn【解釋】從一個小窟窿里所看到的。
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出處】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結構】偏正式。【用法】用作貶義。
常指目光陜隘的人。一般作賓語。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辨形】孔;不能寫作“恐”;見;不能寫作“劍”。
【近義詞】一得之見、坐井觀天、管見所及【反義詞】高瞻遠矚【辨析】~和“坐井觀天”;都比喻狹小片面的見解。但~偏重于“之見”;只是范圍的影響;而“坐井觀天”偏重在“觀天”;發揮的見解有極大錯誤性。
【例句】(1)不是滿足于個人的~;要虛心向群眾學習。 (2)今天所講的;只是我的~;僅供參考。
【英譯】a limited view【成語故事】從前有一個人看到別人布網捕鳥,發現被捕的鳥每只鳥頭才鉆一個網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結網呢?他回家便剪斷長繩做成一個個圈圈,別人問他作什么用,他笑而不答并慶幸自己一孔之見,就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安好這些小圈圈,結果一只鳥兒也沒捕上千慮一得qiān lǜ yī dé【解釋】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慮中也總會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來表示自謙。
【出處】《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結構】復雜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在書面語。
一般作賓語。【正音】得;不能讀作“děi”。
【辨形】慮;不能寫作“虛”。【近義詞】引玉之磚、拋磚引玉【反義詞】千慮一失【例句】(1)我們不應該鄙視那些~的好意見。
(2)對這個問題;我是外行;剛才的話僅供參考;所謂“~\"。【英譯】A fool may give a wise man counsel。
【成語故事】晏嬰是齊國的大夫。他父親死后,由他繼任齊國的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王朝的相國。
晏嬰為人正直,當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對他都很尊敬。一天,晏嬰。
二、和拋磚引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語
和拋磚引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語是(引玉之磚、一得之見、一孔之見、千慮一得、一得之功)。
拋磚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結構】連動式。
【用法】多用作謙詞;用于講話時的客套話。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引玉之磚、一得之見
【例句】我的這些話不過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發言的興趣;請各位把自己的高論都談談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和拋磚引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