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有序的古詩
序言的意思。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一個并序。序言有很多題材,比如說解釋這首詩詞的創作背景,序言可以幫人們了解很多東西的。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 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令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 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爐。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消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清衫濕。
二、關于有序的詩句
1、井然有序 解釋:井然,整整齊齊的樣子。
井然有序,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形容做某件事有條理。
一般多用于人多的場合。 出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2、井井有條 解釋:井井,形容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條理分明,整齊不亂。
出處:荀況《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3、有條不紊 解釋:條,條理。
紊,亂。 形容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亂。
4、魚貫而入 解釋: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5、秩序井然 解釋:指有條不紊,做事有序,不雜亂。有條理的樣子。
褒義。 6、按部就班 解釋:部(班):門類,次序;就:歸于。
原指寫文章按照內容需要來安排章節、選詞、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
7、按堵如故 解釋: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
三、十二生肖詩詞,對聯
鼠
利嘴尖牙心眼小
寸光短視肚腸貪
牛
瘦驅負重犁,田野平添春色
闊肚容粗草,人們喜獲瓊漿
虎
常伏深林藏霸氣
偶出幽谷嘯雄風
兔
藥杵雖輕,寂寞蟾宮深似海
賽程不遠,驕狂跳步慢于龜
龍
首尾無形,駕霧騰云興海浪
尊卑有序,使民稱帝坐江山
蛇
情義堪深,斷橋甫遇情添義
恩仇不辨,野徑方蘇恩報仇
馬
追風踏雪報伯樂
涉水跋山識路途
羊
假冒善良,狼子披皮須警醒
真行孝順,母恩跪乳要銘心
猴
瑤池無請怒偷酒
虎穴有空樂稱王
雞
唱曉三聲茅店月
催白五鼓劍鋒霜
狗
何問曲直,不少豪宅門下走
但憑忠義,更多貧戶苦中留
豬
拈花惹草最來勁
貪睡飽食不用心
四、
注:洪生:鴻儒,有名望的儒生.資:憑借.制度:指儒家的禮樂制度.被服:穿衣服.常:規定.規矩.齊:遵守.紀綱:禮法.磬折:腰像磬一樣彎曲.圭璋:過去朝見王和后時拿在手里的禮器,此處代指笏板.玄酒:祭祀用的水.稻粱:指祭祀用的糧食.厲貞素:高尚正直純潔.芬芳:代指美好的事物或本性.放口:放縱的言談.從衷:發自內心.方:方術.儀:樣子.愁:令人發愁.厭惡的意思.這是一首嘲笑鴻儒官僚的詩,大意是:那些鴻儒憑借著禮法制度,穿衣戴帽都有常規.他們講究尊卑有序,做事都要遵守儒家的禮法.朝見君王時要先休整儀態服飾,再手拿笏板把腰彎的跟折磬似的.他們經常在家里放著祭祀用的物品,以示恪守禮法.他們在外面大談高尚純潔的禮樂宗法,在家里做的卻是滅絕人性的丑惡勾當.他們偶爾也會放縱自己說出一些真心話,可一旦發現自己說漏了嘴就馬上改口大講仁義道德那一套說教.他們這種虛偽造作的樣子,看著都讓我心生悲傷厭惡之情.。
五、什么的有序詞語
【井井有序】有條理,有秩序.
【井然有序】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序:次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忙中有序】充:秩序,引申為條理.工作很多或事情很急,但仍能做得很有條理.
【雁行有序】雁行: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指兄長弟幼,年齡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言之有序】說話和寫文章很有條理.
【尊卑有序】尊:地位或輩分高,與“?卑”相對;序:次第.指尊?卑之間有嚴格的順序
【長幼有序】指年長者和年幼者之間的先后尊卑.同“長幼有敘”
六、在尊卑有序的古代,仆人對主人的稱謂有哪些
一、對男主人的稱謂(一)通用稱謂:老爺、主子。
老爺:舊時官僚地主的門客、仆人對男主人的通稱。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鮑廷璽道:‘我在老爺門下,蒙老爺問到這一句話,真乃天高地厚之恩。
’”主子:奴仆對主人之稱呼。 《儒林外史》三十一回:“你買些酒與他吃,叫他在主子跟前說你是太太老爺極喜歡的人,他就連三的給你銀子用了。”
(二)對有官職主人的稱謂:大人、王爺、候爺、將軍等。二、對女主人的稱謂(一)通用稱謂:老夫人、老太太、夫人、太太、少夫人、少奶奶。
夫人:夫人之“夫”,字從“二人”,意為一夫(外子)一妻(內子)組成的二人家庭, 用來指“外子”。“夫人”意為“夫之人”,即外子的人,也就是內子。
漢代以后王公大臣(即官在“執政”以上人)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從高官的品級。一品誥命夫人是她的丈夫是一品高官,她是皇封的一品誥命夫人。
后來用來尊稱一般人的 妻子和下人對主人的妻妾的 稱呼。現在多于正式場合用來尊稱已婚或年長的女性。
太太:清朝的人,喜歡叫家庭主婦為太太,不過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紅樓夢》襲人笑道:“好沒意思!真個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認真的要去,也等把這氣下去了,等無事中說話兒回了太太也不遲。
這會子的當作一件正經事去回,豈不叫太太犯疑?”(二)對有誥命女主人的稱謂:王妃、郡主、縣主等。三、對男性小主人的稱謂:少爺、少主、公子。
四、對女性小主人的稱謂:小姐、姑娘。
七、古人崇尚尊卑有序這種觀念與表現在建筑上喬家大院是如何體現這一點
孔子的思想影響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建筑上,就有了等級和尊卑之分。
喬家大院也不例外,它也遵循儒家“禮制”思想。比如,正院與偏院在結構的高低、房頂的標志、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每個四合院的正房必須是單數,如果地面只夠蓋四間,那就要“四破五”,蓋成三間標準正房,兩邊各蓋半間耳房。
正房是父母長輩的居住,東廂是哥哥居住,西廂是弟弟居住,這就叫“兄東弟西”,小姐則被安置在很隱秘的繡樓之上。這不僅是顯示建筑學意義上的高低有致、層次分明,更體現出中國古代宗法制度下每個社會成員,按照禮制規定的秩序,各安其位,各守本分,形成一個等級分明,上下尊卑,有序而又和睦的家庭倫理關系。
再比如:過廳,即廳堂,是傳統宅院建筑中規格較高的建筑。在古代,住宅的外形和布局,必須符合宅主人的身份等級,品官的府第也不能超越他的品味應有的間數、進深、裝飾、色彩等級。
這也充分體現在喬家大院中,它采用了五間八架梁前后出廈的結構,(間是指房屋的寬度,兩根柱子算一間,架是指房屋的深度,屋頂內部用幾根檀條就叫幾架),標明了宅主人二品官員的身份地位,而王府的規制不過是“五間七架”。 喬家大院的建筑組合總體上追求一種秩序井然的空間序列。
從大門、過廳、正樓都運用軸線貫通、左右對稱的空間序列和節奏,也體現了一種符合封建禮制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