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昔我往矣···全詩解釋
往日離家出征,楊柳輕柔,隨風而舞。
如今返回故鄉,紛紛雪花,漫天飄飛。 這是一首寫一位被遣戍邊的兵士從出征到回家的詩歌。
這四句,是詩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這兩組疊詞,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態、大雪的飛舞飄揚描繪得十分肯體、生動,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這一征人的內心世界。
“楊柳依依”表現他春天出征時對故鄉、親人戀戀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們聯想到他在征程中經受的許多磨難,并襯托出他在返家時滿懷哀傷悲憤心情。
清人王夫之說這四句詩“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
二、找引用詩句的句子~~
江雨靡靡江草齊nbsp;山色空蒙雨亦奇nbsp;山雨欲來風滿樓nbsp;雨過天青云破處nbsp;卻話巴山夜雨時nbsp;夜闌臥聽風吹雨nbsp;大雨落幽燕nbsp;白雨亂珠跳入船nbsp;好雨知時節nbsp;夜來風雨聲nbsp;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nbsp;落花人獨立,nbsp;微雨燕雙飛.nbsp;七八個星天外,nbsp;兩三點雨山前.nbsp;寒雨連江夜入吳,nbsp;平明送客楚山孤.nbsp;云青青兮欲雨,nbsp;水澹澹兮生煙nbsp;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晴卻有晴nbsp;一蓑煙雨任平生nbsp;也無風雨也無晴nbsp;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nbsp;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nbsp;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nbsp;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nbsp;青箬笠,綠蓑nbsp;衣,斜風細雨不須歸nbsp;紅樓隔雨相望冷nbsp;珠箔飄燈獨自歸nbsp;小樓一夜聽春雨nbsp;深巷明朝賣杏花nbsp;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nbsp;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nbsp;渭城朝雨邑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nbsp;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nbsp;習習谷風,以陰以雨nbsp;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nbsp;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nbsp;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nbsp;深秋簾幕千家雨,nbsp;落日樓臺一笛風nbsp;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nbsp;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nbsp;虞美人amp;#8226;聽雨nbsp;蔣捷nbsp;少年聽雨歌樓上,nbsp;紅燭昏羅帳。
nbsp;壯年聽雨客舟中,nbsp;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nbsp;而今聽雨僧廬下,nbsp;鬢已星星也。
nbsp;悲歡離合總無情,nbsp;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nbsp;惟有別時今不忘,暮煙春雨過楓橋。
nbsp;雨狂風正惡,勿厭草堂低。nbsp;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
nbsp;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nbsp;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nbsp;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廋nbsp;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nbsp;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nbsp;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nbsp;沾衣欲濕杏花雨,.nbsp;吹面不寒楊柳風。.nbsp;冬雷陣陣nbsp;夏雨(音欲,字是這個)雪nbsp;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nbsp;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nbsp;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nbsp;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nbsp;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nbsp;黃梅時節家家雨nbsp;青草池塘處處蛙amp;#8226;amp;#8226;amp;#8226;amp;#8226;nbsp;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支春帶雨nbsp;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nbsp;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樂》nbsp;雨霖鈴nbsp;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nbsp;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nbsp;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nbsp;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nbsp;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nbsp;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nbsp;若問閑情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nbsp;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nbsp;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nbsp;樂府古辭《長歌行》nbsp;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nbsp;賀知章《詠柳》nbsp;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nbsp;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nbsp;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nbsp;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nbsp;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nbsp;志南和尚《絕句》nbsp;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nbsp;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nbsp;―――――王維《鳥鳴澗》nbsp;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nbsp;描寫夏天的古詩nbsp;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nbsp;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nbsp;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nbsp;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nbsp;---------宋·陸游《初夏絕句》nbsp;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nbsp;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三、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出自《詩經·采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昔:指出征時。 依依:茂盛貌。
一說,依戀貌。 思:語末助詞。
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么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
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
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不敢想象,現在的男女會創造出如此動人心魄的圖畫。婚姻如同時尚,幾天過后就覺得不新鮮了。
流行歌曲唱幾天,換新的是很正常的。新的式樣不新的,那么換上更新的吧。
如果是這樣還倒罷了,以心換心,沒什么不對。夫妻忠誠,戀人坦蕩。
合則留,不合則去,本來是一種理想狀態。 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銅臭。
所愛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社會關系,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金錢、地位等等。 為了金錢和享受,人幾乎會獻出一切,包括肉體,它本身就是賺錢的資源。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的時代已經終結。有時候我想,為什么我們時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遠影響后來者的作品,原因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更,文化這個精神層次的東西也成了賺錢機器,其他的能逃脫嗎。
“以哀景寫樂”是指詩歌創作中的情景反襯手法,這種手法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樂”。《采薇》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4句運用了這種手法,但并不具有對應關系。
運用對比的方式。將時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典型畫面。
短短4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同一個“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