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壓歲錢的詩句
王安石的
《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二、有關壓歲錢的傳說和詩句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由來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有兩種
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清人吳曼云《壓歲錢》的詩中云:“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 此外,還有一種名副其實的壓歲錢,是由晚輩給老人的,歲,就是年歲,歲數,壓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相關故事和傳說
故事一
關于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故事二
另有一說源于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背走,于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后才發展為“壓歲錢”。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后,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 小孩的是“壓祟錢”,老人的才是“壓歲錢”。老人的“壓歲錢”是指為了他們不再增長歲數,可以多活幾年。
清人吳曼云《壓歲錢》
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王安石的
《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三、描寫壓歲錢的好詞好句好段
1.壓歲錢,是每一個小孩子過年時的企盼;可不知何時開始,壓歲錢成為許多孩子心中的傷心處。對于我來說,壓歲錢就像鏡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2.每逢歲末年尾,孩子們的心情便會變得難以抑制的澎湃和激動,幼稚,浪漫的心底涌出一個個不可思議,大膽新奇的希望與計劃,設想著親朋好友送給自己的年終獎賞:壓歲錢。
3.每年除夕夜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同時收到好幾份壓歲錢。而且不管多晚入睡,大年初一我總會老早起來,然后拉著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拜年,那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壓歲錢唄。
4.壓歲錢,其實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的,他們用真情實感聯絡起親棚好友的紐帶,同時也為我的成長創造鋪平了道路。
四、我的壓歲錢作文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紛紛揚揚的大雪瀟瀟灑灑地下了一天一夜,整個世界也變成了一望無際的銀色的海洋。
郁郁蔥蔥的林帶,一改往日翠綠的裝束,已換成潔白的銀裝素裹。高高的白楊樹枝就像一把把利劍直插云霄。蒼翠的針葉松,紋絲不動的挺立在哪兒,高傲地接受著風雪地洗滌;針葉上積滿了毛松松的雪球,像披上了潔白的外套。垂柳和垂榆的枝條不再顯得那么癟色,上面綴著的白雪就像朵朵含苞待放的白梅花。
我踏在潔白的絨絨雪上,猶如走在家中的地毯上。看到身后留下的深淺不一的腳印,仿佛做了一件不該做的錯事。看到晶瑩剔透的雪兒被踩得面目全非,不忍心再往前走半步。我情不自禁的停下腳步,緩緩的蹲下身子,從地上輕輕的捧起一捧雪,小心翼翼的把它揉成一團,用舌尖情深意濃的聞舔著它。
我不小心碰了路旁的一棵香樟樹,樹上的白雪猶如盛開的梨花,紛紛從樹上飛落下來,飛落在我的頭上、臉上、衣服上,我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遠處的孩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有滋有味的堆著各式各樣的雪人------有的像奧特曼,有的像孫悟空,有的像喜洋洋。姿態萬千,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