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詩中說不似春光勝似春光詩人為什么如此贊頌秋天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自古以來,秋天多與凄涼掛鉤,大部分的詩人,一寫到秋天,免不了就多了殘敗與悲涼的心情,然而,此闋中,詩人卻道,每年強勁的秋風,帶來的是威猛之勢,引起的是振奮之情。
在詩人心中,這萬里秋景,雖然不似春光那么明媚,但是,比起春光,勝在多了一分壯美。江天遼闊,一望無際,泛著白霜,此壯闊之景,讓人心中頓起豪情。
出自**《采桑子·重陽》,全詩如下: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白話文釋義: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1929年的重陽節(10月11日)。此時距離**領導的秋收起義也有兩年了。
而此一階段**過得并不舒心: 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落選,丟掉了前委書記的職務,前委書記的職務由陳毅同志代替,他的游擊戰術被冠以“流寇主義”,被指會像黃巢和李自成一樣難成大器,而他在會上強調黨對軍隊的領導必須加強,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長制度的傾向”,遭到部下的反對。 身染瘧疾,缺乏科學的醫治,并且在永定縣蘇家坡養病期間差一點兒被捕;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他被擔架抬到上杭縣城繼續養病,卻沒有恢復前委書記的職務。
當時,**在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病,重陽佳節來到,院子里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 重陽,一個秋高氣爽、登高壯觀天地間的日子,一個把酒臨風、月下賞菊、遍插茱萸懷念先人的節日,**的夢想和現實再一次發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詩歌的開頭,便深含人生哲理。“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在這里,“人生易老天難老”,詩人化用了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將人生的短暫與宇宙的無窮無盡對比,點出生老病死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規律,韶華苦短,稍縱即逝。 詩人暗示,在有盡的人生中,理當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艱苦奮斗,不要辜負美好時光。
而“歲歲重陽”,四字,既承接著上文的“天難老”,又引出了下文的“今又重陽”,點出了詩歌的寫作背景。 “戰地黃花分外香。”
自然的秋天,是菊的天下,漫山遍野中,都開滿了美麗的菊花。而這些菊花,并不是長在文人雅士的小院之中,也沒有受到盡興的照顧,反而,在戰火紛飛的那個年代,他們常常經歷的是炮火的摧殘,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依然傲然綻放著,風姿卓絕。
在這里,詩人贊美“戰地菊花”,其實也是在贊美那些始終堅持革命,奔赴在前線的將士們,他們就如同這菊花一樣,飽經風霜,卻依然昂揚不敗,這種崇高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斗志,使他們的生命顯得越發的美麗和充滿著意義。 到了下闋,詩人登高臨遠,將對重陽菊花的贊美,推向對整個秋天的贊美。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
自古以來,秋天多與凄涼掛鉤,大部分的詩人,一寫到秋天,免不了就多了殘敗與悲涼的心情,然而,此闋中,詩人卻道,每年強勁的秋風,帶來的是威猛之勢,引起的是振奮之情。 在詩人心中,這萬里秋景,雖然不似春光那么明媚,但是,比起春光,勝在多了一分壯美。
江天遼闊,一望無際,泛著白霜,此壯闊之景,讓人心中頓起豪情。 這首《采桑子》,詩人借重陽之景,融詩情畫意和哲理為一體,一方面,贊美了戰地將士們的百折不撓和英勇頑強,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無限豪情和愿意為理想奮斗的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陽。
二、秋詞中寫秋天勝過春天的原因是哪一句
劉禹錫《秋詞》原文及賞析【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賞析】 “詩言志”。
這首詩是作者第一次被貶郎州(今湖南常德)時寫的,但他雖被貶謫,卻不悲觀消沉,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歌頌秋天的壯美,表達了他的樂觀、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 這首詩的可貴,在于詩人對秋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歷來他人悲秋的情調,熱情贊美秋日風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揚奮發的勵志之歌。
答案句——“晴空一鶴排云上”,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注腳。 “排”,推,這里是沖的意思。
這句選擇了典型事物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壯美的畫面。你看,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碧藍藍的,一只雪白的仙鶴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絢麗,動作多么矯健,充滿了勃勃生機。
“便引詩情到碧霄”——這句僅是使“秋日勝春朝”的觀點表現得更鮮明,更有力度。
三、顯得秋天荒謬,蕭瑟勝過春天的詩句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準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融,情景互為一體。
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四、贊揚秋天風景的詩詞名句
贊美秋天的詩句
1、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5、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6、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7、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8、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9、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10、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1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1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13、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14、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15、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16、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17、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18、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1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20、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21、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22、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23、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24、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25、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26、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27、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五、贊美秋色的古詩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
紅藕香殘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虞世南《蟬》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 ——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
六、贊美秋景的詩句有哪些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嶠《風》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今宵樓上一尊同。 ——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愁凝處,渺渺殘照紅斂。 —— 吳文英《宴清都·秋感》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 閻選《河傳·秋雨》
外湖北嶺云多,小園暗碧鶯啼處。 —— 吳文英《水龍吟·過秋壑湖上舊居寄贈》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 ——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與誰同度可憐春。 —— 姜夔《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
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 張說《鄴都引》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春山碧樹秋重綠,人在武陵溪。 —— 劉基《眼兒媚·秋思》
眼中人去難歡偶。 —— 晏幾道《秋蕊香·池苑清陰欲就》
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 —— 納蘭性德《一絡索·過盡遙山如畫》
鳳幃寂寞無人伴。 —— 朱淑真《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
此意有誰知,恨與孤鴻遠。 —— 楊無咎《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 —— 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彥猷》
七、贊美絢麗秋景的詩
赤壁懷古
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
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紅。
去常德州中感賦
一出江城百感生,論交誰可并汪倫?
多情不若堤邊柳,猶是依依遠送人。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
賦柳
獨向東風舞楚腰,為誰顰恨為誰嬌?
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
杜鵑花
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凄。
殘菊
嶺梅開候曉風寒,幾度添衣怕倚欄。
殘菊由能傲霜學,休將白眼向人看。
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折磨。
莽紅塵何處覓之音?青衫濕!
如此江山
蕭齋謝女吟《秋賦》,瀟瀟滴檐剩雨。
知己難逢,年光似瞬,雙鬢飄零如許。
愁情怕訴,算日暮窮途,此身獨苦。
世界凄涼,可憐生個凄涼女。
曰:“歸也”,歸何處?
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內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
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
翠樓怨
題王澤環亡姬遺像,因庚子兵亂,此像失職,后其友朱望清見于市上,贖回歸之。
寂寞庭寮,喜飛來畫軸,破我無聊。
試展朝云遺態,費維摩幾許清宵?
紫玉煙沉,驚鴻影在,歷劫紅羊跡未消。
賴有故人高誼,贖得生綃。
環佩聲遙,縱歸來月下,魂已難招。
故劍珠還無恙,黃衫客風韻偏豪。
自敘烏闌,遍征紅豆,替傳哀怨譜《離騷》。
但恐玉蕭難再,愁煞韋皋。
劍歌
炎帝世系傷中絕,芒芒國恨何時雪?
世無平權只強權,話到興亡眥欲裂。
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饑時欲啖仇人頭,渴時欲飲匈奴血。
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剛剛則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漢王誅暴由三尺。
五胡亂晉南北分,衣冠文弱難辭責。
君不見劍氣棱棱貫斗牛?
胸中了了舊恩仇?
鋒芒未露已驚世,養晦京華幾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鋒,知音落落世難逢。
空山一夜驚風雨,躍躍沉吟欲化龍。
寶光閃閃驚四座,九天白日暗無色。
按劍相顧讀史書,書中誤國多奸賊。
中原忽化牧羊場,咄咄腥風吹禹域。
除卻干將與莫邪,世界伊誰開暗黑。
斬盡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職。
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
但恃鐵血主義報祖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贊美秋景勝春光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