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秋天遠去 冬天來臨的詩句
關于秋天的古詩
1、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9、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10、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1、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2、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3、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14、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5、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16、已涼(唐)韓翎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17、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二、秋去冬來古詩詞
《晚晴》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深居府夾城,
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
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后,
歸飛體更輕。.
新秋
杜甫
火云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
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
訴衷情
事多擾擾,秋去冬來無計.
關河滿目蕭索,落日一帆迢遞.
忍把歸鴻忘了,兩處愁思,又被風吹起.
孤煙細.聚散浮生曾幾?
驀覺獨坐,莫道憑欄意.
渾如洗.暮云指問,西樓醉飲,夢回千.
【游春辭三首】
唐 令狐楚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欽州守歲】
唐 張說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唐 王維 【雜詩三首】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送王翁信還剡中舊居】
唐 皇甫冉
海岸耕殘雪,溪沙釣夕陽.
客中何所有,春草漸看長.
【嶺外守歲】
唐 李德裕
冬逐更籌盡,春隨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三、關于秋天的冬天詩句大全
關于冬天和秋天景色的古詩句:
1、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2、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3、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小聲甘州》
4、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清·鄭燮《山中雪后》
5、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6、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8、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10、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11、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12、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1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甫《山行》
14、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15、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盧梅坡《雪梅·其二》
16、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7、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18、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19、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20、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21、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宋·楊萬里《觀雪》
22、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
23、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24、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25、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6、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南朝齊·蕭愨《秋思》
27、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南朝·柳渾《搗衣詩》
四、描寫“秋去冬來”的詩句有哪些
秋去冬來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四季輪回,秋去冬來;寒風飛雪,萬物收藏感慨萬分。又到冬季了,盡管寒冷,但詩人始終熱情高漲激情四射,寫下千古名句。
一.出自唐代張謂的《早梅》
原文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譯文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二.《四時》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一說顧愷之)創作的一首詩
原文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譯文
隆冬過去,一泓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云變幻莫測,大多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
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嚴寒中青松展現出勃勃生機。
三、南宋王微:《四氣詩》
原文
衡若首春華,梧楸當夏翳。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譯文
香草春天開放 ,梧桐與楸樹能遮蔽夏日的驕陽;吹簫的時候刮起了秋風,備酒的時候下起了冬雪。
此詩以 蘅若領春、梧楸遮陽、鳴笙迎秋、置酒賞雪等特定場景下的特定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分寫一年四時之景,并把春、夏、秋、冬四字嵌入每句的第四字中,雖無深意,卻見巧切。
四、唐孟郊《苦寒吟》
原文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苦調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譯文
春夏秋冬四時平分,氣候各異,一氣不能兼四季。冬天的寒氣奪了春天的氣候,冬神顓頊本不廉,因他奪了春氣。春天的神太昊放松了他的綱紀,害怕冬寒只是退避,遂使地下草木的根不能發芽,植物中有苦味甜味的都失去了。寒風攪擾天地,像刀鋒割肌膚。日月雖說尊貴,日中的三足烏,月中的蟾蜍都被凍死,不能保護。羲和駕車送太陽出來,太陽也害怕寒威,只能頻頻偷看。
五、描寫秋天,冬天的詩句
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唐·劉禹錫《秋風引》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棄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元·黃庚《江村即事》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唐·白居易《賣炭翁》
千里黃云白日曛,被風吹雁雪紛紛。——唐·高適《別董大》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盧綸《塞下曲(之四) 》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宋·盧梅坡《雪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卜算子·詠梅》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唐·崔涂《除夜有懷》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送李端》
六、描寫秋天.冬天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秋天的詩句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
秋思贈遠(唐·張仲素)
博山沉燎絕馀香,
蘭燼金檠怨夜長。
為問青青河畔草,
幾回經雨復經霜。
中秋(唐·杜牧)
暮云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立 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風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子夜秋歌(南北·無名)
秋風入窗里,
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
天凈沙 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水調歌頭(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參考資料:http://218.4.203.36/teacher/user1/31/archives/2006/*
七、描寫“秋天”、“冬天”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秋天”的古詩有:
1、唐·白居易《秋夕》
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
2、宋·趙蕃《洞庭秋月》
平湖萬里寬,秋月一天白。隱隱岳陽樓,有人自橫笛。
3、唐·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宋·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5、宋·無名氏《鷓鴣天·溪水連天秋雁飛》
溪水連天秋雁飛。藕花風細鯉魚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懷橘郎君衣錦歸。天上月,幾秋期。娟娟涼影畫堂西。堂前拜月人長健,兩鬢青如年少時。
描寫“冬天”的古詩有:
1、宋·韓淲《菩薩蠻·聚星亭下書堂水》
聚星亭下書堂水。冬來欲問梅花使。圭撮是何官。人間有底難。章泉詞和去。交道元如故。轉眼歲將窮。溪頭鶴發翁。
2、宋曾豐《冬景感懷》
草曾為底惡,霜乃得能嗔。罷曳木無守,虔劉風不仁。楓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浩嘆吾其老,猶為逆旅人。
3、宋·趙蕃《冬晴三首》
冰雪四十日,朝光開曉霜。短褐忘藍縷,茅檐失荒涼。緬思江南梅,安得置汝傍。明朝儻更晴,一葦柳可杭。
4、唐·白居易《湓浦早冬》
潯陽孟冬月,草木未全衰。 祇抵長安陌,涼風八月時。 日西湓水曲,獨行吟舊詩。 蓼花始零落,蒲葉稍離披。 但作城中想,何異曲江池。
5、宋· 楊億《冬夕與諸公宴集賢梅學士西齋分得今夕何夕探》
今夕知何夕,良交會以文。燭花寒旋落,漏滴遠稀聞。酒面輕浮蟻,歌喉細遏云。明河光未沒,候管氣初分。玉笛梅花怨,金爐蕙草焚。唯愁曙光發,搔首歡離群。
八、關于秋和冬的古詩句
【秋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望洞庭(唐)劉禹錫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玉樓春(宋)歐陽修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秋夜曲(唐)王維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唐)杜牧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唐)杜甫
涼風蕭蕭吹汝急,恐汝后時難獨立。——秋雨嘆.其一(唐)杜甫
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秋雨嘆.其二(唐)杜甫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秋雨嘆.其三(唐)杜甫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中秋月(宋)蘇軾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子夜秋歌(唐)李白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初秋(唐)孟浩然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明)張寧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戀花(清)納蘭性德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望秦川(唐)李頎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蘇幕遮(宋)范仲淹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秋月(宋)程顥
秋風落葉滿空山,古寺殘燈石壁間。——秋晚宿破山寺(唐)皎然
【冬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 卓文君《白頭吟》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 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 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李白《行路難·其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王冕《白梅》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留。 —— 張孝祥《水調歌頭·和龐佑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 杜甫《野望》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白居易《夜雪》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 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九、描寫秋春夏秋冬的詩句
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 一、描寫春的古詩 1、《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4、《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7、《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8、《春游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二、描寫夏的古詩 1、《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4、《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6、《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7、《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8、《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三、描寫秋的古詩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3、《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4、《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5、《秋日》 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6、《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7、《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四、描寫冬的古詩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3、《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6、《觀雪》 宋·楊萬里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7、《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