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暗花明又一村全詩
基本含義 山水迂回曲折,正懷疑前面沒有了路,卻又突然出現了一個花紅柳綠的小山村。 比喻在困難時一種辦法不行時,用另一種辦法去解決。通過探索去發現答案。
本段出處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儉樸古風存。 從今若得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本段賞析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寫出山西村山環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現了人生變化發展的某種規律性,令人回味無窮。表現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思維與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蘊涵著無限的希望。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編輯本段意境 這是一首記游抒情詩。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豐收歡悅的氣象。臘酒,指上年臘月釀制的米酒。豚,是烤乳豬。足雞豚,意謂雞豚足。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次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 此聯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下一聯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這一天農家祭社祈年,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充滿著豐收的期待。這個節日來源很古,《周禮》里就有記載。而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前三聯寫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無時,隨時。詩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后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于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
二、含柳暗花明的詩句的詩是什么詩
《游山西村》
(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不要笑話農家臘月做的美酒渾濁不澄,豐收之年用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山巒重重疊疊,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汩汩穿行,仿佛已經無路可走了,倏然看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又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即將臨近,農家雖衣冠簡樸,但古老的習俗卻很盛行.但愿從今以后,趁著月明之夜來閑游,能隨時拄杖,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柳暗花明柳暗花明寫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