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借月抒懷''的古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 《一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杜甫:《月夜》) 20.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詞《江城子》) 28.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王安石《春夜》) 29.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二、借月抒情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三、對月抒懷的古詩詞
對月抒懷的古詩詞: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望月懷遠》。
作品原文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輪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賞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長夜,徹夜不眠將你苦苦思念。
滅燭燈月光滿屋令人愛,披衣起露水沾掛濕衣衫。
不能手捧美麗銀光贈你,不如快如夢與你共歡聚。
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張九齡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后,于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望月懷遠》這首詩應寫于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應該屬于同一時期的作品。
整體賞析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景龍(唐中宗年號,707—710)初年進士。唐玄宗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是唐朝有名的賢相。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為李林甫所譖,罷相。其《感遇詩》以格調剛健著稱。有《曲江集》。
四、借月抒懷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海上共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我寄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五、借月抒情的詩句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
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
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秋夜月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 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宋 文天祥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輪 嗣布。[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 消息。宣清 殘月朦朧,小宴闌珊,歸來輕寒凜凜。
背銀〔钅工〕、孤館乍眠,擁重衾。
六、借月抒情的詩句有那些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2.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河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3.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 4.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5.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下獨酌》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業憶舍弟》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9.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10.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七、關于月的抒情古詩詞
《月》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月子彎彎照九州 (民歌(南宋)·南宋)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昌齡:南齋玩月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蘇軾: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齊已:中秋月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樸:中秋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詠月詩名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宋?歐陽修《生查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宋?柳詠《雨霖鈴》)?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
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詠月詩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3.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偶然一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5.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7.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9.月 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11.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13.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
八、誰知道有描寫月亮帶抒情的詩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滿意請采納
九、用月抒情的詩句有哪些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覺得這兩首膾炙人口,其他的枚不勝舉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一、借月抒情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28、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 29、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競夕起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 》。
Δ“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Δ“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 Δ“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Δ“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Δ“照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 詞:《蘇幕遮》 Δ“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Δ“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晏殊 詞:《蝶戀花》 Δ“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 登樓。”
吳文英詞:《唐多令》Δ“胡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技上月三更” 唐 崔涂:《春夕》 Δ“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遙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 漢。”
李白:《月下獨酌》Δ“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周邦彥 詞:《蘭陵王》Δ“孤燈不如思欲絕,卷惟望月空長嘆……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李白:《長相思》Δ“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晏幾道詞:《臨江仙》 Δ“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Δ“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Δ“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盧綸:《晚次鄂州》。Δ“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共看明月應淚垂,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二)河山破碎,望月抒懷,壯志激烈,示忠報國。
Δ“……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恥。猶未雪,巨子恨,何時滅……。”
岳飛 《滿江紅》Δ“回 昭陽辭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 妾身,不愿似天家,金 缺。”文天祥《滿江紅》Δ“拜將名歌,懷賢閣杳,空指沖冠鬃,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
胡世將 詞:《酹江月》 Δ“……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孤忠耿耿。劍铓冷侵秋月。”
(南宋)黃中輔 詞:《念奴嬌》。Δ“想故國,高臺月照,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
(南宋)劉辰翁 詞:《柳梢青》Δ“璧月初晴,黛云遠澹,春事維主?……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 劉辰翁Δ“龍虎敬,風云天。
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反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東曉碾關山月。
問姮娥,于我肯從容,月圓缺。” 王清惠;《滿江紅》Δ“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鄧剡 詞《酹江月》Δ“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赤璧懷古》詞《念奴嬌》Δ“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辛棄詞:《滿江紅》。Δ“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詞《江城子》。注:松岡乃作者之妻王氏葬地,原出于唐開元年間,幽州衙將張某之妻孔氏,死后忽自冢中出,并題付其夫,云“欲知腸斷處,明月照松岡”。
蘇軾在此,借用此典故。三)描述月亮和月夜景色的Δ“沙上棄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
張先 詞:《天仙子》Δ“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揚花過無影。”張先 詞:《木蘭花》Δ“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蔣氏女 詞《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Δ“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 呂本 《南歌子》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 詞:《雨霖鈴》Δ“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蘇過 《點繹唇》Δ“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詞《西江月》Δ“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月夜》Δ“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