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碑林的詩句
《大唐中興頌》占據了碑林大部分壁面。
《金石萃編》稱“碑高丈二尺五寸,寬丈二尺七寸”③,高寬都在450厘米左右。左行直書,21行,滿行20字,不計題名款署,序頌共有263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陷洛陽,明年陷長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明年,皇帝移軍鳳翔,其年復兩京。
上皇還京師。于戲!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于歌頌。
若令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學,其誰宜為?頌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驕,為昏為妖。邊將騁兵,毒亂國經,群生失寧。
大駕南巡,百僚竄身,奉賊稱臣。天將昌唐,繄睨我皇,匹馬北方。
獨立一呼,千麾萬旟,戎卒前驅。我師其東,儲皇撫戎,蕩攘群兇。
復服指期,曾不逾時,有國無之。事有至難,宗廟再安,二圣重歡。
地辟天開,蠲除妖災,瑞慶大來。兇徒逆儔,涵濡天休,死生堪羞。
功勞位尊,忠烈名存,澤流子孫。盛德之興,山高日升,萬福是膺。
能令大君,聲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
可磨可鐫,刋此頌焉,于千萬年。”就在安史之亂基本結束的這年,歷經離亂之苦的元結感到“地辟天開,蠲除妖災,瑞慶大來”,乘興寫下了這篇頌文,所謂“歌頌大業,刻之金石”是也。
作為親身經歷戰亂,曾經領軍平叛的元結,理所當然地對戰亂平息表達了歡欣鼓舞之情。碑文后署“上元二年(761年)秋八月撰,大歷六年(771年)夏六月刻”,從撰文到刻碑,過去了整整十年光陰,只是這時的元結似乎不再像當年那樣激動了,刻碑前夕所增的頌文末尾六句稍顯勉強,“末篇三章頗辭費,筆力未能復鏗鏘”。
二、有關碑林的詩句
《大唐中興頌》占據了碑林大部分壁面。
《金石萃編》稱“碑高丈二尺五寸,寬丈二尺七寸”③,高寬都在450厘米左右。左行直書,21行,滿行20字,不計題名款署,序頌共有263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陷洛陽,明年陷長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明年,皇帝移軍鳳翔,其年復兩京。
上皇還京師。于戲!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于歌頌。
若令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學,其誰宜為?頌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驕,為昏為妖。邊將騁兵,毒亂國經,群生失寧。
大駕南巡,百僚竄身,奉賊稱臣。天將昌唐,繄睨我皇,匹馬北方。
獨立一呼,千麾萬旟,戎卒前驅。我師其東,儲皇撫戎,蕩攘群兇。
復服指期,曾不逾時,有國無之。事有至難,宗廟再安,二圣重歡。
地辟天開,蠲除妖災,瑞慶大來。兇徒逆儔,涵濡天休,死生堪羞。
功勞位尊,忠烈名存,澤流子孫。盛德之興,山高日升,萬福是膺。
能令大君,聲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
可磨可鐫,刋此頌焉,于千萬年。”就在安史之亂基本結束的這年,歷經離亂之苦的元結感到“地辟天開,蠲除妖災,瑞慶大來”,乘興寫下了這篇頌文,所謂“歌頌大業,刻之金石”是也。
作為親身經歷戰亂,曾經領軍平叛的元結,理所當然地對戰亂平息表達了歡欣鼓舞之情。碑文后署“上元二年(761年)秋八月撰,大歷六年(771年)夏六月刻”,從撰文到刻碑,過去了整整十年光陰,只是這時的元結似乎不再像當年那樣激動了,刻碑前夕所增的頌文末尾六句稍顯勉強,“末篇三章頗辭費,筆力未能復鏗鏘”。
三、求《碑林》古詩
《大唐中興頌》占據了碑林大部分壁面。
《金石萃編》稱“碑高丈二尺五寸,寬丈二尺七寸”③,高寬都在450厘米左右。左行直書,21行,滿行20字,不計題名款署,序頌共有263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陷洛陽,明年陷長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明年,皇帝移軍鳳翔,其年復兩京。
上皇還京師。于戲!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于歌頌。
若令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學,其誰宜為?頌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驕,為昏為妖。邊將騁兵,毒亂國經,群生失寧。
大駕南巡,百僚竄身,奉賊稱臣。天將昌唐,繄睨我皇,匹馬北方。
獨立一呼,千麾萬旟,戎卒前驅。我師其東,儲皇撫戎,蕩攘群兇。
復服指期,曾不逾時,有國無之。事有至難,宗廟再安,二圣重歡。
地辟天開,蠲除妖災,瑞慶大來。兇徒逆儔,涵濡天休,死生堪羞。
功勞位尊,忠烈名存,澤流子孫。盛德之興,山高日升,萬福是膺。
能令大君,聲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東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齊。
可磨可鐫,刋此頌焉,于千萬年。”就在安史之亂基本結束的這年,歷經離亂之苦的元結感到“地辟天開,蠲除妖災,瑞慶大來”,乘興寫下了這篇頌文,所謂“歌頌大業,刻之金石”是也。
作為親身經歷戰亂,曾經領軍平叛的元結,理所當然地對戰亂平息表達了歡欣鼓舞之情。碑文后署“上元二年(761年)秋八月撰,大歷六年(771年)夏六月刻”,從撰文到刻碑,過去了整整十年光陰,只是這時的元結似乎不再像當年那樣激動了,刻碑前夕所增的頌文末尾六句稍顯勉強,“末篇三章頗辭費,筆力未能復鏗鏘”。
四、為什么說**詩詞碑林是中國革命的一部史詩
韶山自古鐘靈毓秀,**詩詞碑林為韶山更添一景。
詩詞 碑林坐落在風景宜人的韶峰山腰,占地20000平方米,豎碑52 塊,鐫刻**詩詞54首,題詞一句。其中**手跡28首, 其余由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郭沫若、趙樸初、楚圖南、沈鵬等人 恭錄。
碑林按年代順序分為四個時期五個區。第一區是**少年 時代的作品。
這里地勢緩升,林木豐茂,象征著這位天才詩人的 人生之初。1925年**在韶山發動農民與地主階級斗爭,掀 起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被國民黨通緝,只得南下廣州,作了這 首《沁園春?長沙》。
《賀新郎?別友》是1923年,**去廣 州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與妻子**告別,依依不舍的情景。 第二區共收錄了**詩19首,主要反映井岡山革命根據 地建設以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戰略轉移。
《西江月?井岡 山》它描寫的是黃洋界保衛戰的戰斗場面;《沁園春?雪》是 1945年**在重慶談判時,柳亞子向他索取在《大公報》、《新民報》上發表后,全國轟動。 這首詩境界高遠,氣勢鎊礴, 是一個千古絕唱。
第三區收錄了**1930年前后所作的4首詩。《六言詩? 給彭德懷同志》是本區惟一一首1935年的詩,表達了對彭大將 軍在革命緊急關頭橫刀立馬的英雄壯舉由衷贊賞。
第四區收錄了**詩詞20首,《浣溪沙?和柳亞子先 生》,歌頌偉大祖國如“雄雞一唱天下白”,巍然屹立于世界東 方。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體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要 掃除一切害人蟲”的英雄氣概。
最后一區大碑上毛主手跡《七律?回韶山》記述意氣風發 的游子回到闊別了 32年故鄉的感受。1927年,他回韶山考察農 民運動時,曾充滿激情的說過:“我為人民謀解放,30年革命不 成功,我**絕不回來見父老鄉親。
”遠方的游子,今天終于 回到故鄉的懷抱。故鄉之行,使主席思緒萬千,便寫下了這首著 名詩篇,抒發了 “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
五、急~
青玉案*兵馬俑 千秋幸甚燒陶土,傭兵馬,從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顏無改,心聲欲吐,豪氣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為冥王載歌舞? 今見重光猶待鼓,總聽擂動,即行沖發,一樣驅胡虜。
觀秦兵馬俑雜感 酈山驅役血殷鞭,霸業蒸騰慮九泉。 冢下絕無藏匕客,何須兵馬俑三千。
韻新詞 5 兵馬俑絕句兩首 一 兵俑車馬一行行 猶如待令赴沙場 想是生前威不夠 死后依然征戰忙 二 龐大恢弘世無雙 耗工費時難估量 今人驚為天下奇 猶怨古人罵始皇 中華第一秦皇帝,泉下猶驅貔虎兵。 耳際雷鳴遺鼓震,坑中電閃斷刀明。
三軍怒目千騎烈,六國吞聲四海平。 手捧黃塵遙望處,春花又滿寢陵生。
武則天僅存的詩詞!!!!! 卷5_1「春游曲」長孫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卷5_2「曳鼎歌」武則天 羲農首出,軒昊膺期。唐虞繼踵,湯禹乘時。
天下光宅,海內雍熙。上玄降鑒,方建隆基。
卷5_3「唐享昊天樂。第一」武則天 太陰凝至化,真耀蘊軒儀。
德邁娥臺敞,仁高姒幄披。 捫天遂啟極,夢日乃升曦。
卷5_4「唐享昊天樂。第二」武則天 瞻紫極,望玄穹。
翹至懇,罄深衷。聽雖遠,誠必通。
垂厚澤,降云宮。 卷5_5「唐享昊天樂。
第三」武則天 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高明,闓陽晨披紫闕,太一曉降黃庭。圜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
丹襟式敷衷懇,玄鑒庶察微誠。 卷5_6「唐享昊天樂。
第四」武則天 巍巍睿業廣,赫赫圣基隆。菲德承先顧,禎符萃眇躬。
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微誠詎幽感,景命忽昭融。
有懷慚紫極,無以謝玄穹。 卷5_7「唐享昊天樂。
第五」武則天 朝壇霧卷,曙嶺煙沉。 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筵輝麗璧,樂暢和音。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卷5_8「唐享昊天樂。第六」武則天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
禮崇備物,樂奏鏘金。蘭羞委薦,桂醑盈斟。
敢希明德,幸罄莊心。 卷5_9「唐享昊天樂。
第七」武則天 尊浮九醞,禮備三周。 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卷5_10「唐享昊天樂。第八」武則天 奠璧郊壇昭大禮,鏘金拊石表虔誠。
始奏承云娛帝賞,復歌調露暢韶英。 卷5_11「唐享昊天樂。
第九」武則天 荷恩承顧托,執契恭臨撫。廟略靜邊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資先化,無為遵舊矩。 禎符降昊穹,大業光寰宇。
卷5_12「唐享昊天樂。第十」武則天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
三獻已周,九成斯畢。爰撤其俎,載遷其實。
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卷5_13「唐享昊天樂。
第十一」武則天 禮終肆類,樂闋九成。仰惟明德,敢薦非馨。
顧慚菲奠,久馳云?。瞻荷靈澤,悚戀兼盈。
卷5_14「唐享昊天樂。第十二」武則天 式乾路,辟天扉。
回日馭,動云衣。登金闕,入紫微。
望仙駕,仰恩徽。 卷5_15「唐明堂樂章。
外辦將出」武則天 總章陳昔典,衢室禮惟神。宏規則天地,神用葉陶鈞。
負?旱渫ネ蠐畋觥9思撼閑楸。詹言φ茲恕? 卷5_16「唐明堂樂章。
皇帝行」武則天 仰膺歷數,俯順謳歌。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卷5_17「唐明堂樂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則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謙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規載啟,茂典方陳。
譽隆三善,祥開萬春。 卷5_18「唐明堂樂章。
迎送王公」武則天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睿圖方永,周歷長隆。
卷5_19「唐明堂樂章。登歌」武則天 禮崇宗祀,志表嚴?。
笙鏞合奏,文物惟新。敬遵茂典,敢擇良辰。
絜誠斯著,奠謁方申。 卷5_20「唐明堂樂章。
配饗」武則天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輝。??影臨芳奠,休光下太微。
孝思期有感,明絜庶無違。 卷5_21「唐明堂樂章。
宮音」武則天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靈。 萬方資廣運,庶品荷財成。
神功諒匪測,盛德實難名。藻奠申誠敬,恭祀表惟馨。
卷5_22「唐明堂樂章。角音」武則天 出震位,開平秩。
扇條風,乘甲乙。龍德盛,鳥星出。
薦?篚,陳誠實。 卷5_23「唐明堂樂章。
徵音」武則天 赫赫離精御炎陸,滔滔熾景開隆暑。 冀延神鑒俯蘭尊,式表虔襟陳桂俎。
卷5_24「唐明堂樂章。商音」武則天 律中夷則,序應收成。
功宣建武,義表惟明。爰申禮奠,庶展翹誠。
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卷5_25「唐明堂樂章。
羽音」武則天 葭律肇啟隆冬,蘋藻攸陳饗祭。黃鐘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卷5_26「唐大饗拜洛樂章。昭和」武則天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臺畢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業,式播淳風。 卷5_27「唐大饗拜洛樂章。
致和」武則天 神功不測兮運陰陽,包藏萬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業昌,愿臨明祀兮降禎祥。
卷5_28「唐大饗拜洛樂章。咸和」武則天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
靈眷遙行秘躅,嘉貺薦委殊珍。肅禮恭?載展,翹襟邈志逾殷。
方期交際懸應,(下一句逸) 卷5_29「唐大饗拜洛樂章。九和」武則天 祗荷さ攏杖羥欏2煙柝柚茫司臃四9С繢裨潁嚳鉅切巍N┢菊咕矗壹齜擒啊?/P> 卷5_30「唐大饗拜洛樂章。
拜洛」武則天 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規。
撫俗勤雖切,還淳化尚虧。未能弘至。
六、碑林路人是哪國的詩人
西安的一個新浪博主。
就是咱們中國人。假如有來生,我愛民族風,三月,西藏---愛你的心一無所有,三月桃花,樂游原上憶吹簫,清峪的綠,只有云知道等散文詩歌。
我在路上 我的心似乎總在遙望遠方,我不知道遠方有些什么,是我生命里必須尋求的東西。我一次次地渴望,一次次地遠行,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夢與幻想,放置在行進的路途之中。
昨夜,我又看見有一朵祥云在我夢里漂過,那云象我白色的裙裾,在淡藍色的天空旋轉飛舞。我仿佛站在巨大的天幕之中,靈魂在頃刻間被洗滌的清澈而透明。
醒來以后,我看見清清朗朗的天上真的有云飄過,這個城市已經很久看不見藍天白云了。最近,突然發現雨后的天空,出現了很多漂亮的云霞,我不知道是城市在回歸自然,還是希望回歸自然的人們在改變著城市。
當我抬頭望天的那一瞬間,我知道,我的心又一次渴望遠行了。 在安靜的時候,我常常有一種被時光遺忘的感覺,好像自己被季節遺棄,被人群遺棄,被自然遺棄。
凝固的生活象一潭死水,站在死水的中間,我,像是一朵憂郁的花,寂寞地開著。 其實,行走并不只是為了風景,所有的山水不過只是人心背后的場景, 那么,每一個選擇向遠方行進的人,又是懷揣著怎樣的一顆心踏上行程的呢? 蝸居在都市里,總有一種潛伏的情緒,被壓抑著,象埋在泥土里的種子,渴望著新鮮的空氣和新鮮的心情。
當我趴在窗臺,又一次將目光望向遠方時,我的心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在我目光無法企及的地方,總有一種誘惑在向我招手,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埋在心里的夢想,希望和信仰? 總覺得自己丟失了什么,又覺得自己似乎總在想尋找些什么。
如果說, 每一個孤寂的靈魂都有一個歸宿的方向,那么,我們的行走,是不是就是為了尋找? 有朋友告訴我,返本還原為天地自然的孩子,與天地自然完全融合到一起,就能找到天人歸一的感覺。 我是凡人,我心有雜念,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在自然之中,無法體會出天人歸一的感覺。
但我知道,當我獨立于曠野之時,當我徜徉與無邊的草原之際,當我站在天與地離得很近的高原之上時,我的心便會了無雜念,我便會在知覺里與天地合一。 在青藏高原,曾經看見過那些朝拜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丈量著腳下的路程。
那種虔誠的姿勢,那種不為外界目光所打攪的圣潔的靈魂,給了我永生難忘的記憶。 每每想起那個場景,給我心靈震撼的不僅僅只是感動,而是一種無法言及的痛,仿佛在瞬間有一種圣潔的光環罩在我的頭上。
一個丟失了信仰的人,一個在紅塵中找不見方向的人,在這樣的靈魂面前,是多么的卑微與渺小。那些朝拜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沒有我們那么繁華,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比我們充實許多。
自然是神的孩子,他讓生命有了最虔誠的膜拜,山,水,開闊的草原,蒼涼的土地,無邊的大海,茂密的森林,都可以將這顆心凈化的明朗而潔凈。在離天離云很近的地方,人們的心離虛榮和貪婪便會很遠。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顆圣潔的靈魂,只是這顆靈魂在物欲橫流的都市里,被欲望腐蝕的面目全非。如果說生命就是一場孤獨尋找的過程,那我們不停的行走,不停的奔波,是不是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心,找一個圣潔的殿堂。
無數次的行走,無數次的歸來,似乎只有在行走的過程之中,才能感悟到生命的快樂。陌生的路途,陌生的場景,與陌生的感動,時時讓我無法舍棄在路上的感覺。
人本是自然的孩子,應該把心放在自然的天空里。當城市的塵垢將一顆潔凈的心漸漸侵蝕的時候,行走就是唯一能自我解脫的方式了。
除了墮落,除了放飛,我們別無選擇。 有些心情象曇花,只開在無人的夜里,只有風能看見她慢慢墜落的心事。
激起漣漪的不是日子,而是落在日子里的那些花瓣。留在掌心的也不是過去的那些情感,而是漸漸老去的歲月。
行走在自然的風中,可以忘掉許多身后的故事,忘掉許多恩恩怨怨,俗世糾葛,曾經的滄桑,曾經的淚水也會在風中飄散。我喜歡這樣的時候,在風里歌唱,在風里幻想,在風里演繹未來的故事。
在路上,總有一些感動在生命里留存;在路上,總有一些故事在記憶里定格,在路上,總有一些時光在掌心里流淌。 我走了,在路上……假如有來生 假如有來生,我還想做今世的我,那么你是否還想做今世的你? 我無法揣摩宿命里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因了前世的約定,還是我們從來就沒有分離過。
隔著一層層山水,我們在風中尋找,在雨中奔波,在漆黑的夜里彼此呼喚著。就這樣,在一天天的等待中,對方的音容笑貌漸漸地清晰起來,直到有一天突然相遇,你一定會問:我們是不是前世有約? 如果前世可以約定,那我們能不能相約生生世世? 假如有來生,你愿做什么?是一棵樹?一株草?還是一朵花?如果你是一棵樹,我就是攀緣向上的藤,如果你是一朵花,我就是你圍繞在你身邊唱歌的蜂,如果你是一株草,我必定就是黎明前的露珠。
假如可以有來生,我愿做一汪清泉,你就是那光滑晶潤的紫砂。你在被反復雕琢、揉捏的過程中想我,你在被烈火燒制的爐窯里喚我。
我從冰山那端走來,我翻越千山萬水尋你,深溝險壑、繁華市井我都不曾停留,我知道修煉好身形的你,一定會。
七、贊美陜西的詩句
西安就是古代的長安;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長安》)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長安重游俠,洛陽富財雄(盧照鄰《結客少年場》)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張說《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李山甫《寒食二首》)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崔顥《七夕》)
憶長安,九月時(范燈《憶長安??九月》)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手環堵(杜甫《秋雨嘆三首》)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李商隱《滯雨》)
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閑。唯有茂陵多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韋應物《酒肆行》)
長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長安路》)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李賀《沙路曲》)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李白《長相思》)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西安碑林對聯
周秦漢唐文武圣地
鐘聲鼓瑟聲聞于天
二、驪山明圣宮對聯
臨仙神往塵世飛天外
入境情真景滿胸懷
三、黃帝陵軒轅廊對聯
開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輝千秋永照遍九州
四、黃帝陵誠心亭對聯
院內千秋柏祥云浮紫閣
亭中誠心人喜氣繞朱軒
誠心圣地人文祖
心寄神州兒女情
五、大雁塔楹聯
秒法傳東土,慈云重蔭光被萬劫眾生
勝地自西來,竹杖四春特開千載梵境
大雁塔底層四個門洞兩側分別有一幅磚雕對聯。按照南、西、北、東的方位如下:
寶舟登彼岸
妙道辟法門
西極引法雨
東垂布慈云